《管理制度-麻风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麻风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 精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制度-麻风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麻风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 精品.doc(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麻风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1 监测1.1 基本资料的收集与应用(1)目的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国麻风病(以下简称麻风)疫情和防治情况,了解麻风的流行动态与趋势、评价麻风防治效果,为制定和改进我国麻风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2)内容和方法a. 收集的内容人口资料:包括人口总数及不同性别、年龄组的人口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流动人口数等;省麻风病例年度情况(卫统l0号表:麻风病防治工作年报表);县麻风流行病学情况;以县为单位麻风基本消灭达标情况;省麻风联合化疗实施情况;省麻风联合化疗药物需求状况;麻风初发病例初诊、年度随访及复发的个案情况(麻风初发病例初诊、现症病例年度随访检查及复发病例
2、登记表);各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名称、通讯地址、从事麻风防治人员数、麻风村(院)数、留院病人数、联合化疗提供情况等。b. 收集的方法资料的收集采用横向收集与纵向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是通过上下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的途径收集资料。县为麻风疫情资料收集与报告的基本单位,收集和整理的资料逐级上报给上一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供进一步汇总上报。本单位必须保存备份。各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需要按照技术档案管理的要求对资料进行分类、编码、装订、存档,并妥善保管。(3)麻风疫情资料的应用a. 疫情状况和流行趋势的分析;b. 疫情资料的汇编和总结;c. 信息的交流和查询;d. 疫情状况的发布;e. 流行病学研究;f.
3、制定策略的科学依据。(4)职责与分工a. 各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负责收集本辖区的所有资料,下一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定期向上一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上报有关资料,并逐级验收。上一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应及时将有关资料信息反馈给下一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b. 国家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负责对全国麻风疫情资料的整理、汇总和分析,并呈报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和其它相关部门。(5)结果与评价a. 资料收集和上报及时、准确和完整;b. 收集资料的应用情况。1.2 疫情及相关资料的报告(1)目的及时、准确地掌握麻风的疫情,充分发挥麻风疫情报告资料在指导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中的作用。(2)内容与方法a.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麻风为监测
4、管理类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在发现疑似麻风病人后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向辖区的麻风防治专业机构报告;b. 进入计算机报告信息系统的,应按国家统一编制的计算机统计和报告软件系统录入计算机;c. 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通知病人就诊或到现场诊查病人。对确诊的新发或复发病人及时填写“麻风初发病例初诊、现症病例年度随访检查或复发病例登记表”,对尚未判愈的现症病人每年需要随访并填写随访结果;d. 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对每年的麻风流行病学、临床、治疗等情况进行资料汇总,填写相应的统计报表;e. 各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按下表规定时间上报上一年所有个案登记表和统计报表:上报的资料内容上报的时限上报至地级上
5、报至省级上报至国家麻风初发病例初诊、现症病例年度随访检查及复发病例登记表次年1月20日次年1月次年2月底省麻风病例年度情况(卫统10号表:麻风病防治工作年报表)次年1月20日次年1月次年2月15日县麻风流行病学情况次年1月20日次年1月次年2月15日麻风基本消灭达标情况次年1月20日次年1月次年2月15日麻风联合化疗实施情况次年1月20日次年1月次年2月15日麻风联合化疗药物需求状况次年1月20日次年1月次年2月15日各级麻风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名称、通讯地址、麻风防治人员数、麻风村院数、留院病人数、联合化疗提供情况等次年1月20日次年1月次年2月15日(3)职责与分工a. 各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必
6、须按规定时限逐级上报有关疫情资料。b. 国家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建立全国麻风疫情监测系统数据库,在完成原始表格数据的输人工作后,将该表格及时反馈原省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各地区在填写规定表格的同时,必须留有备份资料。c. 各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履行必要的手续(经省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后,可以向国家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索取全国麻风疫情数据库中本地区的有关资料。(4)结果和评价疫情报告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上报的及时性等进行综合评价。2 病例的发现与管理(1)目的早期发现病人,给予及时治疗,消除传染源,控制疾病传播,减少麻风畸残。(2)内容与方法a. 皮肤科门诊:日常
7、工作中充分利用综合性医院皮肤科门诊和麻风防治专业机构的皮肤病门诊,积极发现病人,并提供麻风诊疗服务;b. 患者家属及接触者检查:对所有现症或新发和复发麻风患者的家属和密切接触者每年做一次随访检查,直至该患者治愈;c. 线索调查:利用基层卫生防保网,每年对乡镇预防保健医生进行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通过他们提供麻风病可疑线索,专业防治人员对可疑线索进行调查、核实;d. 麻风报病: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宣传麻风病自我诊断知识,促进麻风病的自报和他报;e. 外来流动人口检查:对来自麻风高流行区的外来流动人口,定期筛查麻风可疑者;f. 团体检查:流行区利用征兵,招工、入学等团体体检的机会,派员指导筛查麻风可疑
8、患者;g. 所有麻风病患者均须经麻风防治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检查确诊;h. 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对麻风疫情严重的县(患病率l万)可开展一次消除麻风运动,在政府的参与下,召开全县消除麻风运动培训班,发动基层干部和各级医务人员提供可疑线索,在短时间内发现“隐藏”的麻风患者;如有必要,可在23年后重复开展一次。(3)职责与分工a. 国家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结合疫情监测工作,每年在23个麻风流行省分别对23个未达到国家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县的病例发现工作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估。b. 省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病例发现工作:负责全省县以上医务人员的麻风培训;现场评估:未达国家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的县10个
9、的省,必须对所有未达标县(区)的病例发现工作进行评估:未达标县10个者,则至少对10个县的病例发现工作进行评估:负责有关县开展消除麻风运动的指导、培训和评估;承担全省疑难麻风病例的确诊。c. 地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按省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规定的病例发现要求,结合现场工作,每年对本地区未达国家基本消灭麻风指标的所有县的病例发现工作进行评估。d. 县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全县麻风病例的发现和确诊以及可疑病例的随访;每年实施一次的麻风线索调查;对本县外来流动人口的麻风筛查和团体诊查。(4)结果与评价a. 了解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频度;b. 每年培训乡镇医院预防保健人员数及其比例;c. 每年随访检查现症
10、、新发和复发麻风患者家属及接触者人数和比例;d. 每年全县上报的可疑麻风线索数和其中确诊的比例;e. 每年新确诊的麻风患者数;f. 每年新发现患者病期在2年以内的比例;g. 每年新发现患者中2级畸残的比例;h. 每年新发现患者中儿童麻风患者的比例。3 麻风联合化疗的管理(1)目的为及时控制麻风的传染,治愈病人,促进我国基本消灭麻风病的进程:必须实施麻风联合化疗的规范化管理。(2)内容和方法a.麻风联合化疗的对象、分类、治疗方案、疗期和观察方法(参见麻风病防治手册2001版)。b.患者达到治愈标准后应及时判愈,此后即不列为现症病例登记和统计。c.县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每年年底对现症病人的治疗情况作
11、一次统计分析,填写“麻风病防治工作年报表”。(3)职责与分工a. 国家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结合疫情监测工作,每年在流行程度不同的23个省分别对23个县的联合化疗实施情况进行评估。b. 省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结合现场王作,每年应对不少于10个县的麻风联合化疗工作进行考核评估。c. 地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结合现场工作,每年应对本地区13县进行麻风联合化疗的考核评估。d. 县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负责本县病例发现、麻风联合化疗、临床观察、随访检查和疗效判断等工作。(4)结果与评价a. 各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均应有人负责麻风联合化疗工作;b. 麻风联合化疗患者的病历、病程和有关记录完整,治疗的分型和方案准
12、确;c. 治疗期间的随访及完成治疗后的监测按规定要求进行(参见麻风病防治手册2001版);d. 判愈病例均符合临床治愈标准;e. 麻风联合化疗复发后能及时逐级上报至省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省级或地级麻风防治专业机构应予及时确认和处理;f. 统计麻风联合化疗覆盖率、规则治疗率、完成治疗率和复发率等;g. 按时上报有关麻风病麻风联合化疗的统计报表。4 麻风反应病例的管理(1)目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麻风反应,减少患者痛苦,避免或减轻麻风反应所致之畸残和失明。(2)内容和方法a. 专业防治机构应将麻风反应的临床诊断处理原则和方法作为基层防治人员的培训内容,使他们掌握麻风反应的分类和反应程度(轻、中、重)
13、,并及时作相应的处理。b. 预先告诉患者在抗麻风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神经痛、眼不适、视力模糊或其它急性症状时,要及时向专业医师报告,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处理。c. 麻风反应是麻风病的急症,专业防治机构接到基层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派专业人员前往检查,一旦确诊必须立即予以处理。d. 在院外治疗的患者发生麻风反应时,如仅有原皮损红肿扩大,出现少数新皮损,有轻度神经痛或轻度麻风性结节性红斑者,可给予抗麻风反应药物,继续院外治疗;原皮损红肿明显,新皮损扩大,伴中、重度神经痛,或麻风性结节性红斑溃破坏死,全身症状明显,或伴虹膜睫状体炎等重度反应者应予住院治疗。e. 患者一旦发生喉头粘膜水肿引起的呼吸困难和食
14、道上段麻痹者应立即转综合性医院紧急处理。f. 尽力查明引起麻风反应的诱因,并作相应处理。g. 因麻风反应用皮质类固醇长期治疗者,应继续或重新开始麻风联合化疗。(3)职责与分工a. 轻度反应可在县级防治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在基层医院门诊治疗;b. 中、重度麻风反应可在县级专业防治机构或综合性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必要时可由地或省级专业防治机构派专业人员协助处理。(4)结果与评价a. 患者发生麻风反应时能否及时报告;b. 医务人员能否及时诊断和处理;c. 治疗的药物、剂量、疗程是否确当;d. 患者是否发生畸残、视力降低或失明。5 麻风畸残的预防与康复(1)目的通过医学的、社会的以及职业技能的治疗、护理
15、、训练等措施,帮助麻风畸残者最大限度地重新获得生活和工作能力,使之在身心、社会地位、就业、经济等方面得到恢复,以利于他们重新参加社会生活。(2)内容a. 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麻风病及其引发的周围神经炎,预防原发性周围神经的损害。b. 对已有周围神经损害者,进行畸残预防的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训练,防止或减缓原有畸残的进一步加重以及预防继发性损害的发生。c. 对已有继发性损害者,进行必要的外科治疗和通过自我护理的实施,减少继发性损害的复发和加重,同时通过职业训练,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增强劳动能力。(3)方法a. 麻风残疾的分级、周围神经功能的检测、周围神经损害的治疗(参见麻风病防治手册2001版)。b. 眼、手、足的自我护理选择合适的对象(填好麻风畸残记录表);拟定培训计划,对患者逐个进行自我护理知识的培训:为病人提供自我护理有关的器材,建立医患指导关系;培训乡、村医生,使之能承担对病人经常性的督促指导工作;根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