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三槐堂铭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苏轼三槐堂铭有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读苏轼三槐堂铭有感近日读苏轼三槐堂铭,收获颇丰。苏轼不愧是文章大 家,叙事托物以言其志,简单的对比与兴叹,就可将生命的 道理点明说透,富有哲思。三槐堂铭开篇就以“天命”代 指万事万物运行发展的规律,尽管事物发展阶段中有曲折, 如逆境中的孔颜、生长初期的松柏,然而“天命有常”,这 个“常”在“德”,社会运行的规律就是一一人之立身在德, 家族兴旺之道在家风。彼时王祐握大权,奉宋太祖之命查实符颜卿“腐败失职 谋逆”之事,他秉公执法,查明真相,以一家老小百十口的 性命担保,直言上疏,确保公正,避免了君王的“滥杀无辜”, 符家得以保全。王祐却因不攀权贵、耿直中正,被他人忌惮, 丧失了 “丞相”之位。事后
2、,王祐于庭中种下“三棵槐树”, 不仅表明自己坚守“文武忠孝”品格的决心,更是寄望子孙 修德立志、不堕家风,家族昌盛,位列三公。“三槐堂”王 氏一族也确如王祐所盼,多人拜相,英才辈出。易经中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说的是同 样的道理。人之立身在德。“德者,本也。”道德对个人,对社会, 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就是崇德修身。司马 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智伯之败败就败在“有才无德”上; 蔡元培讲“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强调缺失道德人就无法健康发展。“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 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修身治国平天下”之说,把“治 国”和“修身”联系在一
3、起,强调“治国”需先“修身”, 要先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继而才能创造社 会价值。家族兴旺之道在家风。家风,亦称门风、家声等,是家 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家风优劣,不仅关乎个人品 行,更关系家国兴衰。忠厚传家,家声永振;克绍箕裘,家 道隆昌!重视家风是历代先贤立家处世之本,是我们民族家 齐、国治、天下平的前提和基础。良好家风能使子弟家人耳 濡目染,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约束和激励子弟在 家庭生活中继承父祖的优良品德和传统。如三槐堂铭中 的王家;再如汉代太尉杨震,以畏“四知”闻名于世,子孙 继承杨震廉政教诲,“能守家风,为世所贵”。不良的家风 会戕害子孙家族。从近年来中纪委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来看, “苏荣一人当官,全家贪腐”,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发人 警醒,令人深思。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建设重 要性,他警告“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 修身、廉洁齐家”。今天的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 定、和谐繁荣的“重要基点”,因而借鉴中华民族先贤智慧结 晶家风文化,加强新时代家庭建设仍然是当代中国人的必修 课。苏轼在三槐堂铭的最后感慨“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而我们当下立刻要做的,就是从我做起,修身厉行!大家说, 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