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查对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查对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1 .开具医嘱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等。2 .应班班查对医嘱。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总查对由护士长组织,每周1次。其内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3 .查对、处理医嘱者,须签全名。4 .对转抄医嘱须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5 .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完整复述一遍,经医师复核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应在6小时内补开医嘱并签名。6 .查对时有疑问的医嘱,必须与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和转抄。二、服药、注射、输液、处置查对:1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1)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
2、;注射、处置后查。(2)八对:对住院号/门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2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号、姓名、住院号、出生年月等)确认患者身份,禁止将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3 .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无法陈述姓名的患者,由陪同人员陈述患者身份信息,并及时佩戴腕带。对无法陈述姓名且无人陪伴的患者,可临时采取其他方式标记其身份(如无名氏+性别+来院时间等),并佩戴腕带,由双人查对确认。4 .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靓、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有效期和批号有无超期。如不
3、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5 .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6 .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特殊管理药品及高警示药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规定,经过双人核对,特殊时间段,本岗位仅有一人时,采用单人双次复核查对和两次签字。用后保留空瓶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7 .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8 .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空瓶,经另一人核对并在药袋或药瓶上签名后方可使用。三、输血查对:1.交叉配血查对:(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出生年月、姓名、性别、住院号。(2)抽血时
4、要有2名护士(只有1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1人抽血,1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3)抽血(交叉)前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粘贴写有科室、住院号、患者姓名等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4)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经治医师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5)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得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6)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2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1人工作时要重做1次。使用条形码进行核对。2.取血查对:(1)输血科应对血袋包装核查:血站名称及其许可证号;献血者姓名(
5、或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时期;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或条形码);储存条件。(2)取血者应与发血者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编号、输血数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血液效期及外观。(3)血袋须放入专用容器内取回。(4)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并在自取出后半小时内开始输注,2小时内输完。3.输血过程查对:(1)输血前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确保医嘱单、输血记录单、血型单、血袋标签上的信息完全一致;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即查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对出生年月、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剂量、血液种类、血型及交叉配血
6、结果的各项内容;让患方陈述患者姓名及血型,确认无误;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患者出生年月、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2)输血时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腕带,询问患者姓名、血型;查对按输血规范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3)输血后查对。医嘱;患者出生年月、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编号、供血者姓名、采
7、血日期;确认无误后于输血记录单上签名。(4)查对血袋条形码是否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入病历保存。(5)查血袋是否冷藏保存24小时。四、营养膳食查对:1 .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护理单为依据,核对患者床前饮食标志,查对饮食种类。2 .发放饮食前,应准确核对患者身份,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3 .开餐前在患者床头查对饮食种类与患者的医嘱及病情是否相符。4 .查对禁食患者的饮食单及床尾禁食标识,并告知患方禁食的原因和时限。5 .对限制饮食的患者,医护人员需查验外来食物。五、无菌物品查对:1.消毒供应中心。(1)收回器械及待消包时,应查对名称、数量、质量完好程度及清洁处理情况;(2)对一次性使用
8、无菌物品,应查对每批检验报告单,并进行抽样检查;(3)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4)包装准备器械、敷料包时,要查对名称、数量、质量、湿度及清洁度;(5)进行器械、敷料灭菌前,应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6)器械、敷料消毒灭菌完毕,查验化学指示卡是否达标,包外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完整、有无湿包,置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分类放置;(7)发放各类无菌用品时,查对名称、数量、消毒日期、包装完好性;(8)发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内容包括物品出库日期、名
9、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2.使用科室。(1)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保管;(2)定期清点,分类保管,及时检查;(3)产品外包装严密、清洁、干燥,无菌物品无潮湿、霉变、过期;(4)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5)对过期、不洁、潮湿、包装破损及未达灭菌效果等物品,一律禁止使用;(6)已开启的灭菌物品,使用时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及包装是否平密、有无污染。六、检验标本查对:1采集标本时,查对患者科别、住院号(门诊号)、姓名、检验目的。2 .各种血标本注入容器前,须再次查对标签上的
10、各项内容。3 .收集标本时,查对患者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4 .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以及标本的质量。5 .检验后,查对项目、结果。6 .发报告时,查对送达科室。七、病理查对:1 .接收检查申请单时要核查申请单填写是否齐全,临床诊断及检查目的是否清楚。2 .标本接收和取材时要核对申请单号码与标本号码是否一致、标本号码与病理编码是否唯一。3 .取材后医师与技术人员交接时核对数量,出片时要核对切片数量及号码是否正确。4 .切片观察和出具报告时要核对患者姓名、病区、病床号、住院号、送检材料和部位是否与申请单一致。5 .外借病理切片时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病历号
11、和病理诊断是否正确。还片时要核对会诊意见是否与原诊断一致并做好记录。八、医学影像查对:1 .检查时,查对患者科别、病房、姓名、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片号、部位、目的等。2 .治疗时,查对患者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3 .使用造影剂时应查对患者造影剂过敏试验结果。4 .发报告时,查对送达科室。九、药剂调配查对:1调剂处方或医嘱时,药剂人员应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5 .严格落实“四查十对”,查处方或医嘱,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6 .对处方或医嘱所列药品不得
12、擅自更改或者代用。7 .对有配伍禁忌、用药错误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及时告知医师;必要时,经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8 .药师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9 .药师须对处方或医嘱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重复给药;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其他不适宜用药。10 发药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效期;患者姓名、年龄,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十、理疗针灸查对:1各种治疗时
13、,查对患者科别、病房、姓名、住院号(门诊号)、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2 .低频治疗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3 .高频治疗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4 .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十一、特殊检查(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等)查对:1 .检查时,查对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2 .诊断时,查对患者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3 .发报告时,查对送达科室。十二、其他工作查对:患者入出院、转院、转科、麻醉、抢救、介入、血液透析、自备药品使用及制剂、静脉用药配制、麻醉精神药品管理中的查对工作。十三、制度落实执行监督检查1制定、完善查对制度
14、、配套制度及工作流程。组织开展查对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培训I,要求各临床、医技科室、药事等相关医务人员对查对制度全员知晓并落实执行。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必须进行复核查对,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2.查对包括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医疗器械、设施、药品、标本等查对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3 .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
15、核对。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4 .无论直接或间接用于患者的各种治疗、检查物品及其生活用品,(如药物、敷料、器械、压缩气体及治疗、急救和监护设备等),必须具备品名正规,标记清楚,有国家正式批准文号、出厂标记、日期、保存期限,物品外观表现符合安全要求。5 .按规定对用于患者的各种治疗、检查物品及其生活用品进行查对丁凡字迹不清楚、不全面、标记不明确以及有疑问的医疗用品、物品,应禁止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如有不适等反应,必须立即停用,再次进行查对工作,包括应用的一切物品,直至找出原因。所用物品不得丢弃,应按要求妥善保管备查。6 .医务科、护理部、药学等相关部门定期对查对制度进行考核,检查医务人员的知晓、执行情况,将查对制度的相关内容纳入质量考核体系,有持续改进的相应措施,达到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