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指导思想与任务第一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口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高口号)和XX学院关于深化课程信息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德院政字口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在线开放课程指XX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中校外的()以及学校自主建设的在线开放课程等。第三条依托引进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构
2、建协同育人课程建设机制,组织教师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平台应用培训I,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完成新老平台教学资源迁移,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营造开放合作的网络教学与学习空间。第四条以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为重点,兼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自主建设具有校本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认定一批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校级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并遴选推荐申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优质在线开放课程。第五条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和教学效
3、果评价办法,整体推进学校、专业、课程等多个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二章建设要求与内容第六条在线开放课程须经长期教学实践形成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社会学习者、行业企业专家认可,在同类课程中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示范性。在线开放课程应参照XX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评价标准(试行)的具体要求,围绕以下方面加强建设。课程团队与服务。在线开放课程应有相应的课程团队,团队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团队主讲成员均应有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丰富经验。支持和鼓励教学名师、知名专家主讲课程。除主讲教师外,课程团队还需配备必要
4、助理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能长期在线服务课程建设,承担课程内容更新、在线辅导、答疑等。课程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合理,主讲教师能够承担课程相关教师的培训及教学研讨工作。课程内容与资源。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关领域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核心内容,能够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每门课程的课程资源应包括课程介绍、负责人介绍、教学大纲、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在线作业、试题库、参考资料和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教学视频。教
5、学设计与方法。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围绕教学目标并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根据课程内容采取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活动与考核。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通过网页嵌入在线测试、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建立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教学效果与分析。
6、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的学习过程、行为和效果,促进因材施教,提高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第三章组织实施第七条课程申报课程负责人填写项目申报书(见附件);系主任、教学单位院长(主任)审核签字;教务处审核签字;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确定立项;第八条课程建设学校评审通过的课程遵循“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的原则,按照XX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评价标准(试行)进行立项建设,自批准立项起建设周期为一年,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内容的长期更新与维护。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已立项的课程经验收不合格的取消立项;鼓励教师立项外开展在线
7、开放课程建设,经个人申请达到课程建设验收标准,可纳入同期立项建设课程。第九条评审验收。建设期满,学校组织专家对立项课程进行评审验收,届时课程应完成所有课程建设任务,对于建设进度迟缓、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的课程,学校将根据情况取消其立项建设资格,且一年内不允许再次申报。第四章课程管理第十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制。课程负责人在课程建设期内应积极开展课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包括课程团队的管理建设、制订建设计划、推动建设方案实施、接受评估与验收等。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开展专项评估。第十一条经认定的校级及以上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可纳入培养方案中,授课教师可申请上线教学,经课
8、程开设学院及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开展教学活动。第十二条上线教学的在线开放课程均在选课时向学生开放,供学生自主选择。在线开放课程在录入教学任务时,应注明“慕课”字样,向选课学生说明其授课性质。第十三条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教学时,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原则上课堂教学时间不得少于总学时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以学生线上自学为主,见面课不少于次,每次不少于学时。第十四条课程建设教师应及时关注教学效果与影响、学生访问量、课程好评率、注册课程学习情况等,结合学科、课程发展情况,不断更新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考核方式,保证在线开放课程的持续建设和不断改进。第十五条课程运行期间,授课教师应及时发布课程信息,适
9、时更新教学资源,发布、批改作业,在线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等。同时做好过程考核,按照考核要求给出期末总成绩。第十六条学校鼓励主讲教师实施助教制,择优选拔符合要求的助教,指导并督促其完成在线教学辅助任务。助教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在课程平台上发布课程通知通告、课程视频、作业题、考试题;参与课程论坛讨论、答疑等。第十七条教务处通过在线监管、使用评价、年度检查等方式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监督和管理课程的运行、维护和更新,实现常态化、安全化运行,促进课程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不断提高。第十八条学校安排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对开展网络教学课程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教学视频的发布、课程通知
10、的发布、学生观看视频进度、教师在线辅导答疑情况和课堂教学情况等。第十九条在立项建设、运行周期内,学校对上线课程组织检查,对使用效果好、师生评价高的课程,优先推荐参加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各学院建设、使用在线开放课程情况纳入学校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检查不合格的课程,学校将取消其课程建设资格。第五章课程修读第二十条在线开放课程应设计足够的、高质量的讨论主题,以引导学生讨论。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设计好后续混合式教学的讨论内容或活动主题。第二十一条学生按照要求学习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内容,独立完成在线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并积极参与在线开放课程讨论。平台根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度形成量化数据计入
11、课程成绩。第二十二条教师通过课程平台监控学生在线学习状况,并及时取消学习不认真学生的修读资格。第二十三条授课教师按规定的比例计算出学生的期末总成绩,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第二十四条混合式教学在线开放课程成绩由在线学习成绩、课堂教学互动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三大部分组成,具体各部分成绩构成比例由教学团队在开课前确定并向学生公布。第二十五条在线开放课程成绩录入均参照正常选课授课模式,由任课教师登录教务系统进行填报。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二十六条学校成立由分管校长为组长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推进。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XXX成
12、员:XXXXXXX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教务处处长任办公室主任。各教学单位成立由学院院长为组长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组,负责本单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第二十七条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情况评选,评选结果作为教师教改立项、职称评聘、名师评选、教学单位年度教学工作评价等的重要依据。各教学单位可制定适合本单位的激励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激励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第二十八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务预算,专款专用。第二十九条工作量认定。学校自建的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教学,在计算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时,前三次按传统课堂教学的倍计算,第四、第五次按倍计算,以后按倍计算,人数系数均按计算。学校引进的
13、在线开放课程,首次开课按照传统课堂教学工作量计算,以后按照传统课堂教学工作量的二分之一核算,人数系数均按计算。第三十条成果认定。验收通过的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教学两学期运行平稳、使用效益好、师生评价高,优先推荐参评省级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获得省级及以上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荣誉称号的,按照XX学院教学质量建设奖励办法予以奖励。第三十一条技术保障。教务处、网络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学校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的运行和维护;教务处负责组织和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举办教师培训和经验交流会,提高教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制作水平。第七章其他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XX学院教务处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