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得人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追风筝得人有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读追风筝得人有感之前看书评说,阿米尔因为内心扭曲,所以诬陷哈桑偷东西,逼迫阿里父子远走他乡。但当我细细读来,却发现这样的表述是不公允的。书中拉辛汉叔叔和阿米尔分享了自己的恋爱故事,提到自己心爱的女生远走他乡“或许是最好的下场”,因为当地严苛的宗教信仰所带来的身份等级差异会让她受苦”;没想到这句话给阿米尔很大的触动,他觉得或许远走他乡,既可以减轻哈桑的痛苦(不用再面对阿塞夫的羞辱欺凌),也可以缓和自己背叛朋友的痛苦。最终阿米尔偷偷把手表和钱藏在哈桑的床下了。我觉得,这个孩子内心的善良是始终存在的。由此可见,读书真的不能只看书评。我很喜欢书中塑造的“父亲”角色,他是依据自己规则而生活的自由人,一个
2、令周围人敬仰怀念的人。他们逃离喀布尔、过安检站的那一幕,是否让你联想起羊脂球的类似情节?他只身一人勇敢的站出来保护即将被欺凌的女子,他说“战争不会让高尚的情操消失”,他说“就算中了一千颗子弹,也不会让这龌龊下流的事情发生”。悲剧最终没有发生,女子的丈夫跪下亲吻他的手背,这一幕让生性懦弱的阿米尔永生难忘。父亲在踏入油罐车之前,郑重带走一杯故土,放入距离心房最近的口袋这是忠诚爱国;在癌症确诊日渐消瘦后,父亲依然挣扎着去将军家提亲,为儿子做最后一件事这是父爱深沉。留意那段求亲对话,你很难忽略字里行间的10处省略号。想象一下,父亲开口说话,然后停下来喘气的艰难。感动,致敬,他是一位非同寻常的阿富汗父亲!我也要为书中那么多的伏笔照应拍案叫绝。少年阿塞夫送的礼物竟是希特勒的书,而最终他成为屠城的种族主义分子。哈桑天生兔唇,被治愈后缝合处留下淡淡伤疤;而阿米尔因为救侄子受伤,也在同样位置留下淡淡伤疤,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啊。哈桑当年凭借一把弹弓吓退围攻的三个恶少(包括阿塞夫),他如是说:“如果你不让我们走,他们会叫你独眼龙阿塞夫”;真的,多年后索拉博用一把弹弓把杀人如麻的阿塞夫打成“独眼龙”,最终救出阿米尔叔叔和自己。书的开头,哈桑振臂喊出:“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飞奔去追蓝色风筝;而最后的最后,为了侄儿的微笑,阿米尔同样喊出“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飞奔去追绿色风筝。设计巧妙,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