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南京市考前作文逐题简析上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南京市考前作文逐题简析上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届南京市考前作文逐题简析(上篇)(上篇)近日网传一份南京市2023届高考考前作文训练题,共14道材料作文题,多数见于外省模拟卷。我们逐题作了简析,在此发布前5题,供大家参考。各位老师、同学如果在这些作文题的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交流、讨论。0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从革命先驱李大钊到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从公而忘私的最美奋斗者雷锋到坚守初心的战斗英雄张富清,从最美逆行者坚定的转身到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一个又一个好故事展现着时代潮流的变迁,也铭记着个人的奋斗和奉献。在“好故事周围有聆听者,欣赏其意义与价值;有传播者,弘扬其传统与精神;有创作者,践行奋斗,书
2、写续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你会在“好故事中承担起什么样的角色?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本题见于2023届2月杭州等多地名校联合体(镇海中学等)高三联考】材料用故事来指称李大钊等人的事迹,不是取其虚构性,而是强调这些人物所处时代与新时代的青年学生的距离。青年无法复制他们的经历,只能聆听、传播和创作。引导语中说你会在好故事中承担起什么样的角色,表达不严谨,应该说面对这些好故事,你将承担起什么样的角色。材料显然引导我们去写创作者,写在当今时代如何继承他们的精神。当然,谈继承就少不了先
3、欣赏其意义与价值和弘扬其传统与精神。文章要想出彩,需要自行解读出好故事中的精神价值,而不是落入刻板印象。比如雷锋,一般印象是做好事。2019年9月,中宣部、中组部等9部委评选表彰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雷锋获评最美奋斗者称号。这提供了挖掘其精神的新角度。大家可以在“最美上做文章。当然,一切精神分析都要建立在对他们事迹熟悉的基础上。文章如能叙述一两个好故事”中的细节,能增色不少。材料对好故事”的举例中,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是乱入,可以无视。0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很讨厌形式主义,觉得它是“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但是很多时候,
4、我们又特别希望生活具有某种仪式感,为某个仪式轰轰烈烈的形式光鲜亮丽的外表兴奋不已,并认为它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对于“形式,你有什么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湖北2023届十一校联考】形式主义”是一种工作作风,只顾形式不顾内容,只做表面不做实质,形式脱离实际甚至与实际背离。而仪式中的形式是约定俗成的,是有象征含义的,是能满足精神需求的,如婚礼上的交换戒指,高考喜报时放炮仗。所以,关键在于形式与内容的匹配度。积极意义的形式并不限于仪式中,商品包装,电影海报,节日送花
5、,招生宣传,公开课,都有形式成分。匹配度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论说某一形式大于内容,就是在量上做文章,弄不好就是吹毛求疵。比较容易写的是形式背离内容,就是“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由此我们可以转换思路,讨论对于形式”的苛刻审视是否具有正当性。比如电影满江红热映时,网友抓住宣传海报上的错误指责创作者缺乏对岳飞的敬重。0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骨气立意用笔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三个术语。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常用是否有“骨气”来衡量一幅画作的优劣。这里的骨气”,就是精气神。而“骨气”取决于画家的思想境界、艺术追求,也就是画家的“立意。当然,一幅画作的完成还要依靠画家的功底和技巧,也就是
6、用笔。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见于福建省七地市(厦门、福州、莆田、三明、龙岩、宁德、南平)202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骨气”立意用笔是绘画术语,要把它们进行一番抽象提炼,才能向其他领域拓展。骨气”是精气神,是内在的,是人的气质、人格、修养、胸怀。当然,要用有无骨气”来评判优劣,说明骨气”是优秀的品质。立意是艺术追求”,是主观的判断、选择、构思,是行为的大方向,是人的理想、志向。值得注意的是材料把思想境界”归为立意而不是骨气,那么这里的思想境界”就
7、不是指人生态度或价值观,而是指理性决策能力,如着眼大局、放眼长远、关注细节等。用笔是功底和技巧,是具体能力,无需多言。下面谈三者关系。用笔”当然是实现立意的方法,立意为主导,所谓“意在笔先。材料说“骨气取决于“立意,易被误解为立意决定骨气,即理想志向决定内在修养。其实这里的“骨气”是指画作反映出来的人之“骨气。这种反映自然依赖立意决定的意象和构图。但能有怎样的立意,根本还在于作者有怎样的骨气。所以按照由本到末的顺序排列,应该是:人之骨气一立意用笔一画之骨气作文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讨论骨气与立意,即讨论人的修养和理想的关系。有时我们过早地让学生树立理想、规划人生,而忽视了基本品质的培养,而功利性恰是
8、对“骨气的伤害。结果是学生有了格局,失去了自我。0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想完成一项大事业,要有计划、有部署,在把握总目标的前提下,拿出落实的具体方案,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施工图,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未见于各地模拟卷】本题似脱胎于人民日报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论述。大家可以找报纸来看。0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说来说去,世上只有两桩难事:一是如何认识自己,一是如何认识他人。其实,这是一件事,知道如何认识自己
9、,也就知道了如何认识他人。对此,你有什么样的体验与感悟或认识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见于山东青岛市2023届高三一模】材料用了说来说去其实这样的表达,说得斩钉截铁。但世上的难事又怎么会只有认识这一件?什么叫知易行难?有没有读过实践论?另外,认识自己的经验真的可以移用到认识他人上吗?认识自己要以人为镜,认识他人难道要以己度人”吗?还是说认识自己要靠自我感悟发现,认识他人要靠听别人怎么自我表白?材料的BUg在加入如何一词。原本可以只谈“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在过程上的相关性,加了如何,就一定要说到“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的过程是一致的。认识自己”确实可以影响到“认识他人。比如知道了自己局限,才能知道他人成果的不易。比如认识了自己,才能给认识他人提供参考。但两种认识过程的起点在自己,结果一在自己,一在他人,那么起点终点的连线肯定没有交叉点,又怎么会一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