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科学说课稿比较水的多少_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科学说课稿比较水的多少_教科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学科学?比拟水的多少?说课稿教材分析:?比拟水的多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四课。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液体的特征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继续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通过比拟、猜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的认识水的一些根本性质,以及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描述打下扎实的根底。教材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从形状不同而且装水多少也不同的瓶子.”哪只瓶子里装的水多,哪只瓶子里装的水少”入手用比拟的方法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假设(猜测)、制定实验方案、运用最简单方便的材料进行验证比拟、实验后得出结论,最后交流结果的过程,其次是引出量简这一测量工
2、具,比拟认识水体积多少的不同,并提出毫升的概念,引导学生测量比拟.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知识储藏上已经形成一定根底,但由于刚接触科学学科,对其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缺少了解和掌握,因此,要以兴趣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以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液体具有一定的重量、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因此比拟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有多种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拟容器中水的多少,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解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比拟水的多少的探究活动中形成
3、注重证据的意识,认识证据在证实假设的过程中的重要。教学重点:通过比拟容器中水的多少,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教学难点:通过用量简来测量水多少的活动,感受标准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教学准备:瓶子(每组1套)、记号笔、漏斗、量筒、课件等学法、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解决重难点。我设计了探究式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参与研究实践活动,寻找最简单找出水的多少的方法。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开展、形成的全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为了更好的凸显“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过程,本节课
4、我将进行如下教学:1、创设情境,通过学生喜爱的故事?西游记?导入,以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内在需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意识到身边的科学。这节课是学生在科学课中第一次接触探究性的实验活动,所以每一个环节的进行一定要清晰,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开始的问题情境,不但到达了这个要求,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后面比拟水的多少埋下了伏笔,同时顺利地导入了新课。2、提出猜测,任何的发现、创造都建立在大胆猜测的根底上。在平等轻松的课堂上,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猜测,通过猜一猜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去观察、比拟、思考,然后说出判断水多的理由,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
5、欲。3、设计实验。学生对三瓶水的多少有了一个初步的猜测,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证实你们的猜测呢?鼓励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此时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说出道理就要鼓励。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法教师可以按照水的特征给予归类。比方:比轻重(根据水有重量)、比液面(水在相同的容器中会有同样的液面高度)、比流速(水可以流动等。使学生对水的认识从概念转化到应用层面。4、实验验证。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包括研究材料的选择,研究途径、方法、手段的选择等,而是自己限定了实验材料,只用一只杯子和笔以及漏斗。其原因是我认为三年级的学生在科学探究
6、和实验方面还不具备自己任意选择材料进行实验的能力,如果让他们自己选择材料进行实验的话,会在操作上出现各种困难,只要他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描述,就应该给予鼓励。5、交流与表达通过探究,训练学生观察,划线记录、统计等根本技能,训练学生收集事实,分析事实的存在,来验证假设猜测的正确与否,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使学生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且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猜测都可能不准确,只有通过实验来证明,认识实验在我们科学课当中的重要性。6、测量水的多少由孙悟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描述多多少,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引出用统一的容器来测量,从而引出了量简及毫升。在学生对量筒的构造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量筒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很快地量出多出来的这些水是多少毫升。用比赛的形式练习使用量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懂得用科学、简便的方法,并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又能节约课堂时间7、课后延伸。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同是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比拟液体的方法很多,在生活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如:我们家里没有量筒我们如何测量液体的多少。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