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习题库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基础习题库 (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4、意识:是指人以感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地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最该心理形式。5、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6、注意: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7、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8、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
2、注意。9、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一定目的,不需要意志的注意。10、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广的注意特征。11、注意的紧张度:是指心理活动指向并高度集中在某个事物上,而同时离开其余事物的注意特征。12、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特征。13、注意的分配:是指注意同时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14、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特征。15、注意的动摇:是指注意经常地间歇加强或减弱的现象,又称注意的起伏。16、感觉:
3、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7、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它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18、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宜性刺激的感觉能力。19、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者是刺激变化的强度,或者是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变化所需量的临界值。20、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器发生变化的现象。21、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2、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高级形式。23、观察力:是指有目的,主动地观察客观事物,并善于正确发现事物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24、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
4、的保持和再现。25、保持:是指己识记的知识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26、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27、再认: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是已识记过的事物的过程,称为再认。28、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29、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30、语义记忆:是指个人以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又称为语词逻辑记忆。31、情绪记忆:是指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32、运动记忆:是指个人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运动或
5、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33、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34、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感觉后像就是感觉记忆的一个例子。35、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36、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37、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与记忆材料的干扰。38、倒摄记忆:是指后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光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39、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与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
6、特征和内在联系。40、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或操作思维,是指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41、形象思维:是指以人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42、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43、聚合思维:又称为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思考并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的思维。44、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45*、概念: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46、问题解决:是
7、指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47、定势:又称为心向,是指人的心理的活动的准备状态。定势是个体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倾向。48、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50、想象:是人脑对己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51、无意想象:又称为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52、有意想象:又称为随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53、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产
8、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54、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56、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57、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着某个目标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58、需要:是个体真实存在的或主观感受到的某种必要物的缺失,它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60、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61、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62、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它是
9、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63、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自觉条件自己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64、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65、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又称性格的认知特征。66、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67、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是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共同具有的最基本能力,它适用与广泛的活动范围。68、特
10、殊能力:是指为完成某种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它是在特殊的专门领域内必须的能力。69、创造能力: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产生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特的、颖的思想和事物的的能力。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一般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部分。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紧密联系,统一在人的行为活动中。个性心理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己形成的个性心理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2、心理学研究的
11、基本原则有哪些?一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心理学研究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对心理学研究来说,就是要从心理活动产生所依存的客观条件及其表现和作用来揭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发展性原则是指把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系统性原则是指把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把心理想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去研究。3、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派及其主要观点是什么?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目的提出了不同看法,产生了不
12、同的学说。大致有以下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内容是对人的意识经验的分析。意识可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他首创内省法,对自己内在经验感受进行观察和分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而不是像构造心理学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例如I,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关心什么是思维,而机能主义心理学则主要关心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可测量的个人行为,并以刺激一反应
13、(S-R)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意识不能观察和测量,所以意识不应该包括在心理学研究范围内;个体行为的基础是反应的关系,即此反应的形成与某刺激相关,了解了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即可了解人的行为;个体的行为都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完形心理学。由德国一心理学家韦特海墨于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所创立。GeSta1t为德文,含有“整个形体”和“完形结构”的意思。完形心理学主要是研究知觉与意识,其目的在于探究知觉与意识的心理组织历程,它以直接经验或现象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他们既强调观察法,也不反对内省法,完形心理学的方法主要是一种纯粹的经验的观察。对完形心理学而言,
14、各元素的总和不是意识的整体,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为在集中知觉时,增加了一层心理组织,因此,它对知觉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此外,完形心理学研究知觉组织,而知觉组织与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历程有关,为此完形心理学的研究为后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所创立。精神分析不但是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上一世纪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最大的理论之一。精神分析理论极为庞杂,对于人格的发展动力,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等观念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对于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以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器和性征期以及认同、恋母情结等观念来解释
15、个体心理发展的历程;对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并以冲突、焦虑以及各种防卫机制来解释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因。以后的精神分析学者坚持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原则,但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所发展,如更加强调自我在人格中的作用,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或泛性论的作用,而重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这些心理学者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为代表在20世纪50年代所创立,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在理论取向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论对人的异化,反对他们的反理性观点;反对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论的观点,也反对行为主义以零碎的、片
16、面的反应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行为主义研究的是由零碎反应集合而成的行为,而不是表现行为的完整的个人。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人,应研究人类的狂杂经验,如动机、价值、情感、生活责任以及生命的意义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类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因此要改善环境以有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变而成。认知心理学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广义上说,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的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从狭义上来说,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指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和提取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是多学科结合的结果,它一方面吸收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如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也受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