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领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38151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领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某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领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某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领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某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领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某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领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领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领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某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领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的重要平台,是保护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发展不仅是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载体,也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背景下,服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形成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一、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基本概况据不完全统计,某省有少数民族村寨约1.2万个,遍布全省。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不低于30%、总户数不于50户、特色民居不低于5

2、0%的村寨有5000多个,这些村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融入了多彩的民族文化,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开发价值。国家民委从2014年起,分三批命名的1658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某有312个,约占全国的19%,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全省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分布情况为:某东南126个、占40.4%;某南38个、占12.2%;某西南28个、占9%;某16个、占5%;遵义15个、占4.8%;安顺23个、占7.4%;六盘水13个、占4.2%;铜仁35个、占11.2%;某18个、占5.8%。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于2016年开始,省民宗委会同省委统战部、省文旅厅分五批命名了1328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

3、寨。从区域分布来看,大多数分布在民族地区。其中,某东南410个、占30.9%;某南253个、占19.1%;某西南117个、占8.8%;某64个、占4.8%;遵义82个、占6.2%;安顺92个、占6.9%;六盘水64个、占4.8%;铜仁146个、占11%;某100个、占7.5%。二、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的主要举措近年来,某省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作为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建设多彩某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促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相结合,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基层基础。(一)综

4、合施策抓特色民居保护一是组织专家对民族传统民居进行分类、风格、结构、符号等研究,绘制体现不同民族建筑风格的传统民居样图,为民居修建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开展整县推进村寨公共传统建筑保护修缮试点,探索保护修缮经验及路径。三是把环境整治和民居改造结合起来,保护和改造了村寨特色民居。四是按照国家民委统一安排部署,开展民族特色村寨规范管理,对每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综合评估,督促评估不合格村寨整改。五是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引导整合其它资金投入特色民居修缮和基础设施完善。通过这些举措,全省各市(州)都保护和修缮了一批特色民居和特色建筑。(二)集中资源抓人居环境改善一是抓住美丽乡村、脱贫攻

5、坚、乡村振兴契机,整合各方资金,对村寨环境进行大力整治。二是支持特色村寨参加国家A级景区创建,建设美丽村寨。三是明确投放特色村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基础设施建设比例,切实加强村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全省各市(州)加大民族特色村寨基础设施投入,村寨人居环境显著改变。目前,全省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串户路硬化率达到95%以上,饮水安全率达到99.98%,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8.06%,垃圾集中处理率94.64%,改厕率达到87.65%。(三)立足优势抓特色产业发展1旅游产业风生水起。一是“十二五”期间,实施500个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推进计划。将其作为“十二五”省政府民族工作的

6、重点进行安排部署,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市(州)和省直部门,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为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思想共识。二是“十三五”时期,围绕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紧紧依托特色村寨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良好的生态环境,以IOO个旅游景区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命名、国家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同时开展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优先对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和2760个深度贫困村(包括民族贫困村)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业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全省涌现出肇兴侗寨、西江苗寨、纳灰布依寨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目

7、前,全省38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19个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占总数的50%o仅某南、某西南、铜仁3个市(州)就有8个民族特色村寨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31个民族特色村寨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2 .特色品牌声名鹊起。一是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整体品牌建设,注重民族特色村寨农特产品品牌,培育打造履盖民族特色村寨极具影响力的公共品牌和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二是开展“某老字号”认定,弘扬发展某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支持特色村寨和辐射带动特色村寨的“老字号”申报认定。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岩博小锅酒”、某某粹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某粹行”等被认定为“某老

8、字号,3 .传统手工艺顺风而起。依托独特的刺绣、银饰、蜡染等民族传统手工艺,打造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手工艺旅游商品。全省产生了以某东南州为主的一批民族传统手工艺旅游商品名村,如某东南州凯里市舟溪镇新光芦笙村、丹寨县龙泉镇卡拉鸟笼制作村、丹寨县南皋乡石桥古法造纸村、雷山县西江镇控拜银匠村、从江县加榜乡党扭“稻饭鱼羹”村及安顺市黄果树布依石头寨蜡染村。(四)拓展平台抓文化传承保护1保护措施不断增强。一是完善机制、推动保护一批,集中投入、重点扶持一批,整合资源、合力打造一批,培育典型、示范引领一批,命名挂牌、激励带动一批“五个一批”,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意识得到普遍增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二是启动

9、编制全省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作出了典型示范。三是申报非遗项目,让民族特色村寨非遗文化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目前,全省有15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冠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占全省“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93.75%。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5项(140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28项(1026处)。2015年,某“十佳美丽乡村”评选活动中,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榜上有名,占总数的60%。2 .文化传承不断丰富。一是加大投入,支持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戏台、亭台、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长廊等。二是开展命名挂牌,支持符合条件的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手

10、工艺传承基地”和“少数民族手工艺传习所二三是实施民族节庆扶持计划,支持开展节庆活动。四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支持村寨组建民族歌舞队。全省民族特色村寨基本建成了文化陈列室和文化广场,全省建成民族博物馆、陈列室57个,命名挂牌130家“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基地”和724家“少数民族手工艺传习所二3 .人才培养不断加强。采取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学院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示范点,实施民族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计划,举办“某岭歌飞”民族歌曲创作大赛和民族文学创作“金某奖”大赛等措施,全省初步建立民族文化培养体系。(五)树牢导向抓示范引领1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一是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把民族团结创建作

11、为特色村寨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深入开展评比表彰,在特色村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党员示范户”“科技文化户”“文明家庭户”等评选。全省有434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命名为国家和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特色村寨涌现出余留芬等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一些市(州)创新性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某东南州把示范区(单位)创建同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保护发展结合起来,深化“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生态家园”的示范内涵,创建了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进乡村示范点1个,省级60个,市(州)级218个。4 .宣传教育深入人心。一是出版某少数民族百科全书,打造民族文化名片。二是深挖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背后的历史故事,提

12、炼村寨亮点、特色,形成“印记”,通过文字+图片+微视频等形式,多角度立体化展示某中国少数民族村寨魅力。三是利用民族传统节庆和“农家书屋”等资源,采取文艺演出、集中宣讲,在村寨设置宣传展板、悬挂环保标语、绘制民族文化墙等形式,让党的民族政策理论扎根各族群众心中。四是将“双培”促“双业”活动深入特色村寨,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移风易俗、崇尚科学等宣传教育。5 .村寨治理精准有效。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挖掘民族特色村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突出村民在村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村民参与村寨管理的积极性、自主性,建立相互制约的组织机构,提高村寨管理民主法治

13、化水平。全省民族特色村寨团结和谐,村民保护发展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产生了一批村寨自治的好典型。某东南州锦屏县隆里乡华寨村集聚传统民俗规约“教化”的正能量,推行“以歌劝和、合约管理”的村民自治,以“合约柱”“合约碑”“合约牌”为载体,通过放“劝和炮”、唱“劝和歌”、送“劝和匾”、创作“四和”三字经歌,打造“华寨经验”升级版。铜仁市江口县寨沙侗寨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行业协会,村寨民宿实行统一管理,村民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游客接待量同比增加23.4%,民宿实现零投诉。(六)健全机制抓政策保障1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政府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将民族特色村寨

14、保护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广泛建立了由各级政府领导、民族工作部门牵头、其他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全省形成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工作格局。6 .资金投入不断增强。“十二五”时期,全省实施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推进计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重点投放贫困村镇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十三五”时期,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由县级统筹,全省扶贫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重点投放贫困县和贫困村,民族特色村寨大多在贫困县,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资金支持。7 .规划编制不断强化。在省级层面,先后组织编制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指导规划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

15、(20162023年)。在市县级层面,在“十二五”期间编制5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编制了本地“十三五”专项规划、廊带示范规划、特色小镇规划及重点村寨详细规划。全省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分级分类规划体系。8 .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省级层面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特色小镇保护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某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某东南州还出台某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某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将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纳入某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和某省民族乡保护和发展条例,编制某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指导

16、规划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规划等。三、某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特色消失呈加快趋势一方面,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遭受巨大冲击,造成优秀传统文化流失、悄然变异和文化发展萎缩。村寨的民族特色和乡村特色急速消失。特色民居建筑破坏较为严重,民族村寨传统建筑正逐步被或简或洋的现代建筑所取代,个别村寨原始风貌荡然无存。另一方面,在村寨改造时对传统村落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不力,村寨建设缺乏整体指导,未深入挖掘自身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有的过分追求外部形象,忽略对内部功能及内在文化的思考,村寨缺乏文化记忆和生命力。(二)人居环境整治仍有一定短板一方面,虽然某省全面完成了全省30户以上自然寨的“组组通”公路道路水泥硬化路建设,但部分身处深山区、石山区的少数民族偏远农村串户路水泥硬化建设仍有待实施。部分地方人畜饮水安全和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仍有待完善。由于山地环境的特性,某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