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山路道路建设项目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尾山路道路建设项目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2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燕尾山路道路建设项目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及遵循的规范和设计原则:1、建设方设计委托书及与我院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委托。2、建设方提供的1:500片区地形图(电子版)。3、道路及相关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4、我院设计人员现场踏勘收集的相关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5、重庆市主城区李家沱组团S(南)、V(部分)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6、重庆市主城区李家沱组团V标准分区(部分)、W标准分区(部分)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关于燕尾山路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重庆市巴南区城乡建设委员会201664号)8、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
2、4-2006)(2016版)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O141-2008)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防洪标准(GB50201-2014)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I432010)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山地城市室
3、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9、本工程的设计原则是: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3)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4)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
4、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5)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6)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二、工程概述:1、概况本次设计的燕尾山路位于主城李家沱组团,起点接规划道路,终点接与南大道,路线全长3743.533米,为城市支路,双向四车道,K0+000-K0+745.787段标准路幅宽度为29米,KO+745.787-K1+433.289段标准路幅宽度为31.5米
5、,K1+433.289K3+743.533段标准路幅宽度为26米,车行道宽15米。重庆高职城燕尾山路排水工程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高职城片区内,为新建排水管网;重庆高职城燕尾山路雨水管网全长约7500m,设计管径为d400d2400,收集的雨水就近排入自然流域或者下游规划道路雨水系统中;重庆高职城燕尾山路污2、现状管网及管网设计本次设计道路为规划区域道路,区域内无现状管网,本次设计的雨水双侧布置,污水单侧布置。3、地形地貌规划范围以中丘、浅丘为主,由中东部南北走向的山体为界,梯度明显,由中间向两边逐渐降低。区内最低海拔175.2米,最高海拔314.4米,高差139.2米,平均海拔236.2米。中部海
6、拔较高区域内大于25度的坡度大分布较为密集,东侧则集中分布了坡度小于5度的狭长条带区域。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仍位于区域中部地形较为复杂的较高海拔区域。总体地形地貌较复杂。4、水文地质规划区地层上属于侏罗系中统沙溪苗族,无地质断层。大部分处于长江干流重庆段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区域内无滑坡和泥石流隐患点。规划区的主要河流是箭滩河,从规划区西侧穿过,汇入长江,目前污染较严重。原有现状河渠从K2+820处穿过,水利院对整个片区的水系进行梳理和设计,在本次设计的出水口处设计200年一遇洪水位为239.15米,常水位为237.85米,设计明渠底部标高为237.29米,本次设计的雨水管能满足要求,防止倒灌。5、
7、气象气候规划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早秋迟,夏热冬暖,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季有绵雨,冬季多云雾,霜雪甚少,无霜期长,日照少,风力小,湿度大。年均气温为18.5(C,最高气温年均为39.54C,一般8月为最热月,日最高气温大于35C。雾日一般从上年的10月至次年的1月出现,年均为37.40天。无霜期年均为351天,日照年均时数为1168.88小时,风速年均数为1.10米/秒,夏季雷雨时常出现短时大于17米/秒的阵性大风。相对湿度年均81%,年均降水量水管网全长约3700m,设计管径为d400d500,收集的污水就近排入下游污水管道中。本项目排水管道服务的范围为两侧的建设地块,排水体
8、制采用雨污分流制,燕尾山路东侧为开发地块,西侧保留现状山体不开发。根据规划道路路网及竖向控制高程,结合自然排水流域,按雨污水就近排放的原则,雨、污水均就近接入下游排水管网中。本次设计道路为规划区域道路,区域内无现状管网,本次设计的雨水双侧布置,污水单恻布置。燕尾山道路的流域为燕尾山山脊以西的地面集水区,以道路设计的最高点为分水岭;在规划区域内K2+815处、K3+240处和K3+480处有规划的水系,本次设计的道路K3+240之前雨水排入K2+815处规划水系。燕尾山有已经实施的综合管廊,综合管廊包含给水、燃气、电气和通讯,消火栓已经施工。K0+030至K0+360东侧有现状燃气管,一根DN3
9、25和两根DN219,因目前无法拆迁,雨水管靠近道路边线,此段采用钢板桩支护施工,此段施工应与五一技校协商,在Y56处会有部分燃气管架空,施工时加强保护;在K0+400处预留过街管,共三根DN400的II钢筋混凝土管供燃气管拆迁后穿越新燃气管使用。K0+000至K1+440西侧有现状的污水管和雨水管,但是没法使用,需要先拆除在实施本次设计的雨污水管。在K0+256.33处有一生态补水口,生态补水口排入本次设计的Y-12检查井,生态补水用于没有下雨的天气补充河道水,补水量为4501/S,最大绝对压力为330米,此处地面标高为234.812米,井底标高为230.812米,最大相对压力为99.188
10、米,所以此检查并应消能,采用消能井的形式。回复:同意审查意见,业主将对山体一侧进行平场,平场后统一考虑山洪的收集进入本次设计管道系统。三、排水体制及设计规模: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四、排水设计说明:1、基本设计参数1)最大控制设计流速:vmax=5ms:最小控制流速:污水管道:Vmin=0.6ms;雨水管道;Vmin=0.75mSo流水面粗糙系数:塑料管,N=0.0112)设计充满度:雨水1,污水0.653)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2、管线布置
11、:雨水系统的收集既要考虑到雨水能顺利地从汇水区域内排出,又要考虑到经济与合理性。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2)结合道路和地块规划布置,由于道路通常都是地面径流的集中地,所以雨水管渠应平行道路敷设。3)雨水排出口宜分散布置,以便雨水就近排放,使管线较短,减小管径。4)雨水口布置应使雨水不漫过路口,因此雨水口布置在交叉路口的汇水点上和低洼处,并适当增设雨水口。雨水口间距取决于道路纵坡、路面集水以及雨水口进水量,本次设计取值为2535m,同时检查井间距和雨水口配套布置。1187亳米。6、初设意见及执行情况1、建议暴雨重现期提高到5年,补充水系、排水流域说明。回复:同意审查意见,暴雨强度重现期提
12、高到5年,并补充水系、排水流域说明。2、补充引用水利院成果的相关说明,包括明渠设计,管道水力计算成果表。并与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成果进行比较,取大值。回复:同意审查意见,已经补充水利院成果,并与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成果比较,并取大值。3、污水设计充满度基本达到最大充满度,建议考虑今后由于不可预测因素造成调整而预留余量,适当增大管径。回复:同意审查意见,较大充满度的管段已经适当增大管径。4、PS-05排水平面图,补充标注上下游接口处现状接口资料和设计高程。回复:同意审查意见,已经在平面图中标注上下游接口处现状接口资料和设计高程。5、PS-05排水平面图,港湾式停车港的绿化带补充雨水口;回复:同意审查意见
13、,已经在港湾式停车港的绿化带补充雨水口。6、PS-05排水平面图,补充标注临时排水管道进出口高程、坡度,水力计算:回复:同意审查意见,已经补充临时排水管的进出口高程、坡度及水力计算。7、PS-05排水平面图,挖方边坡截水沟雨水收集排放。回复:同意审查意见,挖方边坡出增加急流槽进入本次设计雨水系统8、靠山体一侧,冲沟的山洪按永久考虑进行收集排放。雨水管段编号水积公汇面1即M现期(年)设计流量(m3s)设计流速(ms)管道坡度管径(mm)径流系数(P)过流量(m3s)K0+000至K0+740段西73.8514.94.40.005D20000.6515.5K0+74O至K1+44O段西33.857
14、.824.40.0057D180.6512.5K1+440至K2+330段西20.054.123.40.0057D120.654.25K2+330至K2+730段西10.052.844.20.03D8000.653.3()K2+730至K3+240段西17.054.614.30.0091D12000.655.37K3+240至K3+740段西0.7550.262.40.0091D50.90.52K0+0至K0+740段东201.059.474.20.005D180.1511.74K0+74O至K1+440段东121.8056.413.80.0057D140.156.52K1+440至K2+330段东63.153.793.40.0057D120.154.25K2+330至K2+730段东6.550.432.70.03D40.150.51K2+730至K3+24O段东14.550.851.90.0091D6000.150.91K3+240至K3+740段东0.7550.261.70.0091D500().90.52第d页3、雨水系统1)本工程雨水系统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暴雨流量公式为;Q=Fqq=1898(1+0.8671gP)/(t+t2+9.48O)o79式中:Q计算流量q一暴雨强度(升/秒公顷)t:降雨历时t=t1+t2,t1:地面集水时间,t1结合本工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