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建设.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42618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建设.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最先由美国科学家在2000年正式提出,它一反传统心理学对于人类心理积极品质的漠视,而主张唤醒人类心理的积极一面,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重要补充和重大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一些传统认识。在积极心理学看来,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每个人都可以而且应该重新发现自我的潜能与美德,认识内在的积极力量,从而产生积极进取的正能量。$对社会群体而言,也应善于发现并努力调动蕴藏在他们之中的一切积极因素,聚集正能量,释放正能量,进而增进人类心理健康与幸福愉悦感,促进社会良性推进与和谐发展。了解与运用积极心理学,对于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社

2、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独立学院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弱点。工作目标重在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问题。独立学院的学生社会活动能力较强、思维活跃;许多学生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好,从小在琴棋书画等方面受过良好教育,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但是,他们的文化基础总体偏差,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等相对较弱,学习上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当前,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习惯于从传统心理学出发,重在消除或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力图解决学生在文化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注意点往往落在学生消极面上。在这种消极心理学取向下,教师通常会忽视学生在才艺、人际交往上的优势,忽视学生人格积极的一面,

3、忽视个体发展中的正能量方面。这样,一味强调其学习上存在的不足,容易形成一种消极后果,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和过于在乎自身缺点,反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大部分独立学院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对象局限于心理有问埋的学生,而忽略了还有促进正常学生心理成长的任务。这种片面性的认识与做法,缩小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偏离了心理健摩教育的普遍性原则。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不平等。独立学院学生对自尊心有较强的敏感性,自尊与自卑交织在一起,相互撞击,难以保持稳定的心理情绪。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往往以话语霸权者自居,认为自己是心理健康教育者,握有高明的心理健康理论、高超的心理测试技能;而学生是受教

4、育者,他们必定存在若干心理疾患,等待我来诊断救治。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就人为地对立起来。在这种教育关系下,学生也认为似乎只有教育者的心理是健康的、完美无缺的,而自身或其他同学一定存在种种心理疾病,从而产生更多的焦虑、消极和自卑,造成排斥情绪、自我防御心理,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阻抗。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系统存在明显弱点。在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畴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咨询师等专业心理摩教育工作人员的事,其他学科的广大教师,以及家长与社会力量,都负有从事心理健教育的任务与义务。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一般人觉得心理学具有神秘性与专业性,只有相关学科专门任课教师才能从事并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

5、些家长也抱着托管观念,一切交给学校。他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业、身体,至多再问问思想情况,而很少主动关心或全然不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然,这种认识是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的,这种做法是不够到位、不够负责的。缺乏有效的组织支持系统、仅由专门任课教师单打独斗的教育模式,导致难以适应面向全体学生、跟踪全体学生的教育需求,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即使专门教师和咨询师辛辛苦苦激发出来一点积极人格的火花,也会在其他学科教师以及家长们恨铁不成钢的淬火冰水中戛然熄灭。显然,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二在传统心理学模式下,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往往侧重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减少他们因心问题带来的不良行为和违纪违法行

6、为;或在发生不良行为之后,从心理教育上做些亡羊补牢的工作。然而,消极心理的消除或限制,并不能代表积极心理的产生与成长。少数大学生心理问题消除,并不能保证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仍处于亚健的中性状态。因此,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存一定的消极性与局限性。实践表明,我们不能仅仅通过问题的修补来铸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积极理学的理论扭转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关注人类心理问题和神疾病等负性心理的局面,主张引导人们在不利的环境学会调适自己,挖掘自身个体的闪光点和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使自身心理愉悦。?所以,积极心理学对于我们重认识和矫正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具有

7、十分要的意义。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观照下,我们可以发现,有人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开设心理课,却忽视了许多原本要学生自己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才能获得的于非堂性的内容;以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搞心理测验,忽视了这种技术在实际操作中所带来的诸如技术局限、露信息等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积极心理学理念可以帮我们弥补这些缺憾与不足,重构比较完整的心理健康教组织支持系统。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如加心理课的活动实践环节,以增强非知识性教学内容;加渗透性教学,其他各科教学也适当渗人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强教育效果;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联系,以共同好积极心理教育等等。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拥有丰富和天

8、然的教资源,问题是我们是否善于发现、发掘、利用它。在学校里,每个教师、每个学生乃至每个员工,都是心理健康育的最有效的教育资源。在校园里,整洁、优美的自然境,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约束自己不规范的行为;文、和谐的人文环境,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学到许多美好的品德。社区也是学生成长、感受社会生活、发展社会性的一个站点,应得到进一步重视。我们应该实施积极心理学,充分挖拥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优势,注重学生发展。当前,改变传统的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积极地诠释和看待心理问题,关注学生内在的良

9、知良能,发展他们潜在的美德和优势。要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关注个体潜力和群体自我的积极面,发掘内部正能量,进而以学生发展的眼光,积极引导,逐步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塑造独立学院大学生们积极健康的形象。丑小鸭的故事有助于学生客观地正确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认识到自己居然也是美丽的白天鹅,从而带领他们从压抑、悲观、自卑等消极情绪中走出来,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坚定乐观地面对生活,成功地展翅飞向未来。总之,要破除以往问题关注式的教育导向,切实转变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提倡以积极心理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改进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课堂教学方面,应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人课堂教学,

10、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的心理获得充分自由舒展的空间,始终处于开放性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导学生的积极心理,让学生体验到积极心理学教育的乐趣。教师干预的关注点,应放在学生心理的积极方面,而不是仅限于心理间埋、心理疾病等消极方面。应帮助他们重新建构起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增强他们的自我期望值,从而实现心理健康的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课堂气氛的营造。要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积极品质,寻找学生的积极心理行为、积极心理细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引发学生心理共鸣,增进互信,消除压抑,在课堂中创造一种生动活拨

11、、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坦诚交流,相互启迪。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构建统一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在以传统的专业学科教育、活动课程实施为主的同时,应强调其他各学科都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人积极心理学理念多方努力齐抓共管一起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要利用各级团学组织和社团,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师生互相尊重,共同发挥教育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及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将积

12、极心理学的观念注人个人心理素养中。每一位教师不仅要乐于、善于关注自己的积极面,而且要善于推己及人,成人之美,乐于、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面;不仅要用自身的优势和美德去善待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还要能够汲取学生的优势和美德来充实、完善自我。学生也将会在被尊重、被鼓励之中,感受被肯定的心理愉悦。其次,学生应尊重教师。这种尊重,是学生享受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乐趣、收益之后,对教师的一种回报。学生得到了教师的理解与尊重,并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一定会对教师充满敬意、信任与感恩之情。这种情愫必将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建立自尊自信,积极面对现实,带着美德和优势去生活、学习、工作,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感与价值感,因而对教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崇敬。教师也必将为自己的成功教育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师生互相尊重,就能够把教师和学生两支积极力量起来,把师生两方面积极性发挥出来,建立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氛围,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当然,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因发展时间较短,某些理念还不是很成熟,带有理想化的色彩,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及可操作性,需要我们积极的进行研究和实践。作者:沈东华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副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