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二十四章 质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二十四章 质美.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二十四章质美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揭开了表现与情感,修饰与本质之间的关系。我们说:过分的解释就是掩饰,掩饰了事物的真实,而事物的真实情况与其所说的正好相反。事物本身是完美的,只是加入了人为的因素才变的不完美,人为因素一是在心,二是在能力。在心,在于有意识的将事物扭曲,这种扭曲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在能力,在于人的认知局限性,无法认知到事物的完美,也无法表达出事物的完美。世间一切一旦成文成系,就再也无法实现突破,屏障在成文成系时已经形成,开始只是为结束作准备。所以,佛教经典金刚经中佛祖告诫众生不可“住相”,就连佛祖也不能“住”,因为一旦住了,就无法向
2、前了,而人类的未来与希望就在于“永远向前”,只有向前才能走到光的尽头,看到事物的真相。真理,不在于表相,而是事物的真相;追求真理,不是追求表相,而是追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也许真理就是“空。意识可能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但机体无法接受,相对“实”而言,意识本就是空。可惜,能悟到“空”的思想意识却被一个实体包裹着,而这个实体却裹挟着思想,胁迫思想跟着实体生活在世俗世界里,让世俗的表相蒙蔽了思想,让我们生活在无边的痛苦之中,在假相中生活。机体需要刺激才能存在,而思想不需要任何存在前提。不管是恃貌论情,还是须饰论质,本就是机体对思想的侵蚀,皮囊掩盖了内心的完美。事物本身是完美的。韩非子自然知道这个真理,但
3、如何向世人说明呢,还是那句话实事胜于雄辩,理需要实践来证明和应证。韩非子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个是“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意思是和氏壁,不用五彩修饰。第二个是“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意思是隋侯珠,不用金银修饰。天下至宝,皆来自自然,皆为纯真之物。和氏之璧与隋侯之珠本已是至美之物,何须其它事物来装饰。所以韩非子说“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意思是它们的本质极美,别的东西不足以修饰它们。韩非子的意思是事物本身就是完美的,何须人为的去修饰。和氏之璧与隋侯之珠代表了事物的本身,而五采与银黄就是人为修饰。可世人就是喜欢五采之物与银黄之货。和氏之璧原相并不是大家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它其实就是一块从未打磨
4、过的璞玉,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一块石头,而在和氏眼里它却是一块美玉。大家只知道“无璧归赵”的故事,却不知道和氏献璧的凄残故事,只因为君主没有识玉的本事而妄然下结论。现实是真相被表相所包裹,需要我们去探索真相。是的,现实是真相被表相所包裹,本质被过分的修饰,让我们看不到真相,但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J意思是事物等待修饰然后流行的,它的本质是不美的。凡是能流行的,必是迎合了世俗的眼光,而这样的眼光本身就是装饰的结果。流行者必有过时之时,世间有多少被世人抛弃的曾经的流行。【何以论之?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能够禁止“恃貌论情、须饰论质”的思想与行为,只有制度。制度是规律的社会化衍生,能最大限度的展现出事物的真实性。在制度面前,一切的修饰都是苍白无力的。比如销售考核,只有回款数据是真相,其它的修饰都是没有价值的。在公司管理中,老板需要的是真相,而不是修饰物,如果老板过分的注意修饰,那就会离真相越来越远,自然管理就会苍白无力。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