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统编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一、说教材、学情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地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对比描写如今绿风荡漾的小院和昔日大风肆虐的晋西北的险恶环境,对比城里自在的晚年生活和山沟里艰苦的种树日子,来体会青山和不老。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教学时要根据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展开学习活动,重点让学生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抓住关键句的阅读策略感受奇迹的伟大,再关注课题,思考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老人与青山、
2、精神永存和青山常绿之间的内涵关联,最后让学生发现”事例+观点这一表达方式。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基于以上的理解与分析,我拟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关键语句,了解奇迹以及创造的条件。2 .通过对比阅读,深入感悟老人与险恶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绿化家园、造福子孙的无私奉献的精神。3 .理解课文青山不会老的等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文章主旨。(其中,第3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三、说教学预设及理念为了突破重点完成难点,我将本课的教学分四大板块完成,分别为:(-)电影链接,揭题导入(二)聚焦老人,走进故事(三)抓关键句,理解奇迹(四)批注阅读,领悟不老(五)点赞老人,感悟形象(-)电影链接,
3、揭题导入于漪老师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上课前带领孩子们重温经典电影我的我的家乡,并在导入新课时,让同学们说一说印象深刻的故事。这些都是平凡的人物,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教师顺势引入:在祖国的晋西北,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爱着他生活的那片土地。并揭示课题青山不老。【设计意图】重温经典电影,一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为引出课题做铺垫。诱发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强烈欲望,才能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二)聚焦老人,走进故事那么,如果老人的故事也是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中的一个片段,请你设想一个主题,并说说这位
4、老人做了一件什么事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人物+事件的方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设计意图】由我和我的家乡引导学生用上人物+事件的归纳方法,不仅巩固了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更为更好地为后面学习课文表达一一“事件+观点的写法做好铺垫。(三)抓关键句,理解奇迹成功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略读课文中的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了解奇迹以及创造条件;学习任务二:老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这部分的学习主要分四步走:1借助思维导图。借助语文作业本上的导图,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这张导图地使用贯穿在学习任务一和学习任务二中。2.抓住关
5、键语句。引导学生运用有目的地阅读策略,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抓住课文直接介绍奇迹的关键句,体会一组数据给人带来的震撼;抓住课文第2、3自然直接找到老汉在山沟“大环境和院子小环境的背景下,创造的奇迹。3,感受奇迹美好。通过阅读课文植树造林带来的变化的语句,进一步感受奇迹带给人们的美好;4.对比阅读体悟。通过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中创造奇迹的大环境的恶劣和小环境的艰苦,与现在的美好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城里自在的晚年生活和山沟里艰苦的种树日子形成对比,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感受植树造林难度之大和老人种树决心之大,丰富对奇迹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想象老汉植树的场景。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十
6、五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了这片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试想老人在植树时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通过侧面描写衬托奇迹之难。)5反复朗读感悟。在这样的对比阅读之后,孩子们内心一定有所感触。老师顺势提问:老人面对享福和吃苦,依然放弃了城里自在悠闲的晚年生活,选择了山沟里艰苦的种树日子,他为什么这样选择?是啊,就是这样的选择、坚守、奉献,十五年来,老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此时学生将情感都倾注在齐声地朗读中,有感而发,这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四)批注阅读,领悟不老师:那么,是什么力量驱使着、支撑着老人以自己的老弱之躯,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日日耕耘在荒山野岭
7、中,选择青山作为什么的归宿?引出学习任务三:作者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1.要求:自读课文5、6自然段,用画出重点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2,交流反馈。出示语句: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3,悟青山不老的含义。经过刚才抓住关键句体会,并对比阅读两部分内容,说说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预设:不老的是青山,这座青山代代常绿,生机盎然;不老的是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永存。)【设计意图】批注是阅读理解的有效方式。让学生在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的作批注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最后的这句“青山不老既升华
8、了文章的主题,让文章主旨更鲜明,人物形象更高大,又包含了作者对老人的感谢、敬佩和祝福。这篇报道就是采用“事例+观点的写作思路,先报道老人的事例,最后抒发自己的观点。(五)点赞老人,感悟形象1朗读点赞。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真让人肃然起敬!村口道别后,望着这位八十一岁高龄的老汉,作者触景生情,不由得赞叹起来一一齐读句子: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有个别点赞一一分小组点赞一一全体点赞)2,用笔点赞:大山的守护人,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是一首小诗。3 .小结点题。老人的伟大精神永存于这片他创造的绿洲中,永存于
9、这片绿波荡漾的青山中。所以,作者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起读一一青山不老!4 .介绍人物(1)出示简介。师:大家想知道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吗?教师出示课件,学生了解事迹。(2)出示视频:在沙漠中种树【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点赞十用笔点赞,让学生感受老人伟大的精神品质。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了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出示在沙漠中种树的视频就是最好的见证。最后链接单元主题,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本单元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明白一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保护地球。青山不老中,这位默默守护大山的老人,又让我们肃然起敬。让我们牢记一一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让我们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样,爱我们的家园,爱我们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