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施工工程文档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施工工程文档范本.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卷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施工第1章编制依据:JGJ/T92-9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2章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体系施工支梁、板模板一一梁钢筋制安一一穿内梁预应力束(先纵向梁,后横向梁)一一梁预应力束定位(包括固定端)一一梁钢筋笼入模一一检查预应力束定位,-一板底筋制安铺板内预应力束(按编网顺序)*板面筋制安板预应力束定位一f张拉端锚具预埋定位检查验收一一浇混凝土一一张拉端锚具处整理一-预应力张拉一-固锚、割束一-张拉端二次碎浇筑封锚.第1节关键工序的施工要点在上述工艺流程的多道工序中,模板制作安装,预应力束的穿铺定位,锚具的定位安装,碎的浇筑是整个施工的关健工序,这些工序的工艺能否
2、满足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快速施工的关键.所以,要高度重视这些工艺的要求,掌握好施工要点.第2节模板的制作安装无粘结预应力大平板楼盖均具有梁粗、板厚等特点,顶架、模板的承压力较大,板厚为2040厘米,因此,事先一定要进行精确地计算和支模系统的设计,保证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有可靠的支承面,支模时,一定要事先对基层进行处理,保证基层面对模板的承压力,要先浇好基层位后再支模.楼层支模时,下层的支顶不得盲目拆除,最好等上层位浇筑完三至七天后才完全拆除.总之要确保模板系统的刚度,不允许有下沉、变形现象,确保能正常施加预应力,减少预应力的损失.梁模要顺直,优先采用耐水性好的夹板,施工时,可
3、采用在一个柱网的工作面通铺梁底模,跳跨安装板底模,边轴上的模板一般等钢筋入模后再封模.也可按常规支好整体模板,钢筋笼穿好预应力束后整体入模.模板安装的整体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考虑到施加预应力时碎的“回复”作用,起拱高度不宜太大,一般控制在1100015/1000之间,避免造成预应力损失过大.第3节预应力束的穿、铺及定位预应力束到场时,一定要严格分类,按编号成盘或顺直地分开堆放在通风干燥处,露天堆放时,应用木材或其它东西架空垫好,保证不受雨水浸泡并通风,且用防雨布进行覆盖.梁内预应力束穿设时,事先应在梁的侧边上将计算出的曲线矢高注上明显的标记,梁板内预应力束穿束时应用专门工具(一般用6圆钢
4、做托钩),每5米左右一个托点顺直穿行,尽量避免预应力束与梁钢筋磨擦破损外包层.要按照事先编制的纵横梁顺序穿束,以免在交叉点或梁柱交叉点碰缠,以保证各节点的矢高点的位置;多跨连续板的铺束时,要注意纵横方向的铺放顺序,事先要计算出各矢高点的位置,并编好号(与板上“马凳”编号同步)明显标记于板模上.铺设时要平正、顺直,严禁缠绕、蛮力拖束,保证无粘结预应力束外包层完好.两方向交叉时,矢高点低的应先铺,避免两个方面的预应力束相互穿插铺放.所以,事先应编制预应力束铺设顺序图表,以便现场指导施工.梁内预应力束的定位,一般采用中8钢筋加工成固定支架,按不同的矢高点焊接或绑扎在梁筋上,然后再将预应力束绑扎在固定
5、支架上定位,板内预应力束的定位,采用中10的钢筋按矢高做成不同高度的“马凳”,将“马凳”固定在模板或板底筋上,然后再将预应力束绑扎在“马凳”上,为保险起见,宜在绑好束的“马凳”上再加“厂”式压筋,并绑牢.为保证无粘结预应力束的曲率,固定支架、马凳的间距应以1.5米2.0米为宜,预应力束位置偏差,在板内为5mm,在梁内为1Omrn.铺设预应力束应选派责任心强、文化素养较高的施工员,并固定一个专门的铺束班组操作,以便保证预应力束铺设的质量及定位的可靠性.第4节锚具的安装锚具的安装正确可靠是保证能按预期目标施加预应力的关键,建议选用的QM-Z15型挤压锚以及锚具垫板合一的QM-U15新型锚具有锚固可
6、靠,密封性好,质量稳定等特点,优于以往使用的墩头锚或焊板锚,但对施工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施工时应认真了解设计施工图中各张拉端,锚固端的位置,使用锚具的型号、规格、数量,及张拉端锚具的排列情况,并分类、编号详注于图上.据此,编制锚具制作安装表.根据锚具的型号、规格,排列形式及数量,选用20厚的优质模板加工成”长条形木槽盒或“口”(一般用于变角张拉处)上、下空的木盒.然后按锚固的排列方式和锚孔的大小准确地钻孔、木槽或木盒宜稍大于锚具排列的尺寸,梁上变角张拉端的木盒应根据梁的上部钢筋分布情况可做成多个锚具组合或单个锚具一个木盒的型式,以便能嵌入梁的纵向钢筋之间,木盒加工好后,锚具用铁钉固定于木盒内,
7、并编号分类堆放.一般张拉端的锚具可将木盒直接嵌固于梁端或板端边模上,与梁端或板端的模板衔接牢固.变角张拉端则嵌固于梁钢筋之间,或板内的模板上.锚固安装时要保证位置正确,不得随意压低或抬高,并牢固可靠.要有固定人员加工、制作并安装,锚具安装形色多种多样,可根据现场的情况灵活确定,原则是“位置正确,牢固可靠”.第5节混凝土的浇筑无粘结预应力碎的特点之一是分区面积大,碎强度等级高,一次性浇筑碎量大.分区一次性连续完成碎浇捣.把好碎浇筑的质量关,是确保整个施工质量的根本.根据碎量的多少,充分准备好商品碎的供应、机械、及劳力(日三班工作制),设置备用电源、水源及机械零配件.根据分区面积的布置规划好浇筑路
8、线,采用(平行往复后进式)浇筑,精确计算平行浇筑带的碎量,每浇筑一条碎平行带的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以保证位在初凝前往复一次,避免施工缝的出现.按规划好的运行线路搭设浇筑栈桥或平台,严禁作业人员踩踏预应力束和钢筋.确保预应力束的曲率完整正确.采用泵送商品碎,以保证浇筑速度和浇筑的连续性.严格按配合比搅拌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塌落度应控制好,并及时进行调整,塌落度宜控制在1215之间,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增加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以利于提前张拉,缩短工期,可选用可靠的混凝土外加剂,但事先一定要经过试验部门试配,外加剂的掺加量(减水、早强剂),宜控制在35%。.要固定专门的振捣手,振捣时不压、撞、碰
9、无粘结预应力束,张拉端、固定端,梁柱交节点宜采用人机结合振捣,既要确保该位置的碎密实,同时要保证锚具(特别是变角张拉端)无粘结预应力束不变形、不移位、不损伤.15、要派专人跟班作业,检查预应力束、锚具的变形、位移及损伤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修整.在校终凝前应对张拉端的锚具固定情况再一次检查,确保锚具安装可靠,位置正确.第3章常见事故的处理预应力无粘结碎的施工要遵循施工程序,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施工,施工质量是完全可以保证的,但由于施工中人为的或其它因素的影响,也常有质量缺陷发生,最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无粘结预应力束外包层破损:产生原因一般是在运输、搬运、铺设过程因碰、压、撞、磨擦而造成.因此在
10、铺设前、后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对无粘结预应力束进行严格检查,对局部破坏的外包层,采用水密性胶带进行缠包修补,胶带搭接宽度不应小于胶带宽度的1/2,缠包长度应超过破损长度(两端不小于5cm)张拉端锚板移位:常见有锚板搭叠或上露出混凝土表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安装时固定不牢.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振捣使其松动,加上混凝土的挤压力或浮力,使之移位.当锚板搭叠或上露出混凝土表面大于20Cm时,应及时凿除锚具前的混凝土,凿成一“”倒梯形,下边为锚具排列的足够宽度,夹角呈45度角,高度不小于500mm,深度为锚具埋没的必须尺寸.将创面用乙二胺清洁剂清洗,将锚具重新安装定位,并检查无粘结预应力束有无破损情况,
11、采用用高强度位或环氧树脂碎(环氧树脂的渗量为20%)进行二次浇筑,浇筑时要确促振捣密实,待混凝土达到90%以上强度后方可张拉.张拉端(或锚固端)张拉时碎被挤压破碎,锚具倾斜、前移、预应力束向上翘起(当锚具埋设位置不正确,锚板露出过多时,进行张拉时也会出现此种情况):产生原因主要是该处的碎不密实,碎承受不了一定的压力而破坏.处理方法先将施加的张力逐一松驰,调直变形的预应力束(用专用工具)取出锚具,清洗创面,然后按上述重新埋固锚具方法进行处理,此类事故的危险性很大,应尽量避免发生.因此,张拉前,一定要对各张拉点(锚固点)进行严格地检查,发现或怀疑混凝土不密实,锚具上浮等不可靠因素不得张拉,应及时处理.在施工中,我司结合现场施工实际,配合预应力分包单位按照上述的施工工艺流程,掌握好关键工序的施工要点,有序地组织劳力、材料和机械运行,合理地安排好工作面,即可大面积地展开立体交叉流水作业.预应力无粘结碎的大面积平板便于采用大模板,简化支模工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都是非常有利的.具体的施工方案由预应力专业施工单位编制作为本施工组织设计的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