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神论者的凛然正气──读韩愈《论佛骨表》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神论者的凛然正气──读韩愈《论佛骨表》有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韩愈其人韩愈出生的年代,唐朝已经由盛变衰步入中唐,当时正是唐玄宗的孙子史称唐代宗的李豫做皇帝,韩愈三岁没了父亲,幼年颠沛流离、饱尝辛酸。在他中了进土又苦等四年之后,才算正式进入仕途,那时的韩愈已经差不多三十岁了。我们所熟知的师说、杂说等文章都是韩愈在公元800年前后的作品,那时的作者,意气风发,有胆有识,但是仕途屡屡受挫,故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之论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叹。历代、德、顺、宪、穆五朝之后,韩愈在57岁时病逝于长安。韩愈和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属于同时代的文人,柳与韩、刘是好友。柳宗元早韩愈五年病逝于柳州任上,临终嘱托韩愈为其撰写墓志铭托刘禹锡为其编撰文
2、集,两人都不负所托,韩愈为之写下柳子厚墓志铭和祭柳子厚文;而刘禹锡为之整理遗稿编成柳宗元集传世,这些故事成为后世吟咏不绝的文坛佳话。(二)韩愈其文与一般文人不同,韩愈当世即有大名,而后世对其文学更是推崇备至。北宋苏轼曾这样评价韩愈: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等到明朝茅坤编篡唐宋八大家文钞之时,韩愈已赫然列为八大家之首了。时至今日,韩愈在文学创作上提出的诸如文以载道、不平则鸣、陈言务去、词必己出等观点仍然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三)论佛骨表的创作背景韩愈写下的这篇论佛骨表未必是其文章中最好的,但是我相信是对其一生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这
3、篇表状是在公元819年上奏给执政的宪宗皇帝的,各位看官请注意,当时韩愈是刑部侍郎(也就相当于司法部副部长吧),不司谏议,而且已经52岁了。在这之前的德宗朝,韩愈任监察御史时曾经上了一道表状论天旱人饥状,那时韩愈35岁,刚刚入仕,是一个考察官员、巡查地方的八品小官,因为当时京城长安周边地区夏逢亢旱,秋又早霜,田种所收,十不存一而官府税赋征讨却毫不相让,以致寒食妥道途,毙踣沟壑,于是韩愈有见辄言了一回,结果可想而知,德宗皇帝龙颜大怒,把韩愈贬到了广东的阳山县做了个小县令。如果说上次的上书是监察御史必须履行的职责的话,那么这次17年后,我们韩愈大人已经是正四品的中层干部了,具体分管的是司法工作,他上
4、这篇论佛骨表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大家知道佛教在两汉时代就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得到弘扬,而唐朝时达到了鼎盛。韩愈写这篇表状的时候距离玄奘从西天取经回来已经过去了174年,玄奘带回的经书大部已经翻译,带回的释迦佛舍利已经供奉在各地僧院,这次韩愈上表就是为了阻止宪宗皇帝将供于法门寺的一节指骨迎入长安,更不可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韩愈的主要观点是佛教是外国学说,不是儒家正统,没有佛教时,那些圣明的帝王身体也健,有国也长,如黄帝、少昊、颛顼;有了佛教后,统治者的日子未必就好到哪去,反而是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如宋齐梁陈、元魏以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如果不去论证佛教与国政的因果,仅从现实上看,韩愈
5、所说大抵是不错的。韩愈随之又抛出一个论据。说的是唐朝建国时,高祖曾命议除佛法;太宗时虽有玄奘一事妆扮,但是太宗本身崇尚文治,仍认为佛法无益于天下,他深深感念梁武帝父子好事佛教、国破家亡的历史,在朝堂公开宣称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这一论据在封建道统思想之下,可谓重磅武器,对宪宗皇帝的指摘大有其离经叛道、背祖弃宗的味道了。韩愈把表状写到这里恐怕已是凶多吉少了,但是这还没到高潮。韩愈接下来说在迎佛骨这件事上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这下子就把所有中层干部都打到对立面上了,龙颜大怒之时,还有多少人能站出来为其遮挡一二呢?而写到痛快处韩愈似已物我两忘: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
6、,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接下来的事大家是熟知的了。宪宗皇帝得表大怒,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行至陕西蓝关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四)读后感韩愈是耿介之人。从这篇表状的内容可见一斑。皇帝喜佛,关你鸟事?但是韩愈从佛教传播与本土文化冲突中看到了危害,所以不吐不快他终不愿做一个明哲保身的平庸之人他既不能媚上取宠,又不愿先意承旨,这也基本上决定了耿介之人的人生走势。韩愈是有识之士。从某些方面看,韩愈是个唯物主义者,他
7、是不相信生死轮回的学说的,所以他说佛祖真的有灵的话,就把所有祸患都加到我韩愈身上吧。事实上,宪宗没有太难为他,朋友也没有都抛弃他,正是由于宰相裴度求情,韩愈才得以被宽大处理,在潮州不久就改迁袁州(江西宜春),没有埋骨在瘴江边,这能说佛祖有灵吗?韩愈是有担当之人。在一个皇权大于天的极权社会里,在一个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大时代中,韩愈终其一生都没有学乖。他的仕途起伏都和这两次上表有关,而两次上表都是直接对皇帝说事,所谓逆龙鳞之事,谈及的是苍生百姓及社稷安危,唯独没有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有担当的人是让人尊敬的,或许是怕冷落了天下土子的心,穆宗即位便让韩愈再次入朝,历任兵部侍郎、礼部侍郎、京兆尹等,在公元824年病逝于长安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