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生活至高理想——《桃花源记》教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至真生活至高理想——《桃花源记》教学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至真生活,至高理想-桃花源记教学方案姓名:吴明芳年龄:29岁性别:女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职称或职务:中学二级教师,备课组长,年级组长通讯地址:号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中学部)邮政编码:100074联系电话:联系邮箱:教学方案字数:6231字学生参考资料:1681字一、教学背景分析1.课程标准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高。(1)课标7-9学段阅读教学强调:“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对应语言建构与运用。(2)课标7-9学段阅读教学强调:“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2、;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对应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3)课标阅读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这对应思维发展与提升。2.教材分析(1)本课的教材位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讲读课第9课。这一单元还选有小石潭记核舟记和关雎兼葭。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这一单元还包括陈涉世家与朱元思书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名家作品。(2)人教版单元教学思路和主题设计:单元主题设计单元课文单课主题设计桃花源记心向至真生活小石潭
3、记寄情清幽之景核舟记赞叹高超之技关雎品味重章之韵兼葭涵泳复沓之律桃花源记的教学落实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桃花源至美至纯的自然景致,感受至和至静的幸福生活,理解陶渊明至高的社会理想。(3)本课的文本特点:桃花源记文段长度适中,故事性强,陶渊明描绘了至美至纯之景,至静至和之境,至诚质朴之人,组成了至真的桃花源,这份真是没有繁杂雕饰,没有纷扰,没有俗尘的,是生活应有的最本真最天然的面貌,这与现实社会的人和事形成鲜明的对比,寄托了陶渊明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故事性强,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对本单元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通过本课的多元解读,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陶渊明
4、的作品及思想。3.学情分析(2个班共88人,学情调研上交70份)(1)学生文言文的积累情况。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册共学习过15篇文言文,这些都是桃花源记学习的有利基础。基于所教两班的学情调研,统计如下:在我目前学过的文言文中,桃花源记整体难易度()极容易理解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较难理解极难理解学生理解程度(2)学生文言文学习方法的运用。学生通过先前文言文的学习,已经能够通过参考课下注释,查阅相关工具书,大致疏通文意。基于所教两班的学情调研,统计如下:虽然整体感知难度适中,结合课下注能大致疏通文章内容,但是桃花源记是学生学过的文言文中较长的一篇,在通篇把握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
5、本课时的教学从对桃花源的整体感知入手,带领学生从细节处分析桃花源的特点,最终形成对桃花源的理性认知。(3)两班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对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概念化、标签式的理解。例如,在回答“陶渊明想通过桃花源记表达什么?”时,“渴望隐居”一词出现频率较高。学生有价值的疑问:作者笔下桃花源的景色虽美,但并不罕见,为什么就成了陶渊明寄托理想的地方?作者为什么写“太守”和“南阳刘子骥”?二、教学目标(语言层面)(思维层面)(审美与文化层面)感知作者创造的意境与形象。1 .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2 .朗读并感知作者创造的意境与形象。3 .理解作品中的人生情怀和社会理想。三、教学重难点1 .
6、教学重之:品味语言,分析关键词句,2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的人生情怀和社会理想。四、教学方式与策略1 .教法:诵读法、对话法、启发法,依文解言。2 .学法:诵读法、品读法、研读法,文言结合。3 .教学手段:板书、ppt、课前学案、补充材料导入新课一一整体感知一一细处品味一总结体悟(教法)启发法启发法对话法对话法(学法)诵读法品读法研读法诵读法五、教学活动设计(一)诗歌导入,引起关注1400多年前,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在陶渊明之后,历代名士对这片桃花源亦有咏叹和追求。(屏显)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一一唐李白古风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一一唐王维桃源行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
7、垢洗不去。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水流山重重。一一唐刘禹锡桃源行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片桃花源。学生集体朗读桃花源记。朗读要求:(1)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2)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二)桃源概况,整体感知朗读全文后,你一定对桃花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现在请为“桃花源”加一个修饰语,说一说文中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桃花源?回答要求:(1)加入修饰语。“这是一个的桃花源。”(2)在文中找到原句动情朗读。从“(原句)”可以看出。(3)解释并分析文中原句,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画面,说出自己的理解。(4)每个讨论组至少给出两个不同方面的思考。学生的回答有:美丽的桃花源、神奇的桃花源、神秘的桃花源、宁静的桃
8、花源、和美的桃花源、和谐的桃花源、居民怡然自乐的桃花源、没有战争的桃花源、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虚构的桃花源、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理想的桃花源等。师生在课堂讨论中逐步归纳:景、境、人三个方面。()所见所闻,细处品味1.至美至纯之景(1)至美之景针对学生回答“美丽/美好的桃花源”,教师顺势推进桃花源“自然风景美”的讲解。学生找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等词句,解朗读并解释。面对这样的桃花源,渔人有何感受?学生齐答“渔人甚异之O如何理解渔人的“异”?此处学生结合课下注,理解“异”的文言用法,译为“对感到惊异”。学生讨论后总结如下:渔人所看到的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9、,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他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桃花林。“忽逢”,表示渔人路遇桃花林,是桃花林的美景忽然出现在眼前,与渔人之前看到的溪边之景迥异,因此会产生“甚异之”。(2)至纯之景如何理解“中无杂树”?这样写桃花林,有没有其他用意呢?“中无杂树”,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中间没有一棵其他种类的树,唯有桃花灼灼,这片桃花林不仅美而且纯,这与平日所见美景有所不同。这个问题为之后解读“至和至静的境、至诚至朴的人,至真(没有雕饰没有纷扰没有俗尘)的桃花源”做铺垫。学生讨论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桃花源的美丽与纯净,在于自然环境,在于灼灼桃花,在于潺潺流水。桃花源的野花,闪烁摇曳,清新明丽;桃花源的落英,纷纷飘
10、飞,似蝶起舞;桃花源的桃林,望之无尽,灿烂明艳;桃花源的溪水,潺潺流淌,澄澈清冽。陶渊明景物描写有妙笔,数个四字词连用的形式,以其韵律之美,文笔之畅,用词之清丽,紧紧抓住读者,使人心醉神往。我们需要细读体会。2 .至静至和之境(1)至静之境针对学生回答“宁静/和美的桃花源”、“美丽/美好的桃花源”,教师顺势推进桃花源“生活环境美”的讲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学生朗读并想象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动情生发。整整齐齐,袅袅炊烟;波光粼粼,鱼儿畅游;竹香萦绕,生机盎然。俨然、良、美。似乎在告诉桃花源内土地,平坦开阔,一望无垠;屋舍,桃花源内田地,肥沃丰饶,禾
11、稻茁壮;小池,桃花源内桑林,随风摇曳,碧绿繁茂;竹林,作者集多个美好的词汇来形容桃花源:平旷、我们,土地平坦开阔,或许可眼望数里;屋舍整整齐齐,似各家一致;田地丰美肥沃,侧写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池塘波光粼粼,仿佛暗写鱼虾肥美。如何理解“鸡犬相闻”?这是一种安静的美、真实的美。“相闻”凸显安静。苏教版课本中的课下注释为“(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字表示互相,陶渊明用“不静”的场景恰恰突出了桃花源的“静”,与桃花源外之境有所不同。“鸡犬”凸显真实。陶渊明笔下的“鸡”和“犬”常常代表了他自己最向往、最真实的田园生活,归园田居中也用“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在这里,陶渊明将鸡和犬
12、这两种常见的禽畜并用,写桃花源中的农家生活。历来读者都认为桃花源虚无缥缈,但是“鸡犬相闻”的场景又给读者一种至真的感受,至美的桃花源也有了一种真实的“人间烟火气息”。桃花源的居住环境至静至真。这里先解读“相闻”凸显安静,再解读结合陶渊明的诗作解读“鸡犬”,对学生而言有理解深度上的递进。(2)至和之境学生回答“和谐/和美/和乐的桃花源”、“居民怡然自乐的桃花源”、“没有战争的桃花源”、“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找到原文“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解释关键词语“悉、并、怡然”。问题1:居住在这样环境中的人的生活状态怎么样?“并”看似平常,极容易被忽略,其实别有内涵。“并”甲
13、骨文和金文字体分别为:I,意为人同立。这里“并怡然自乐”,其实强调写桃花源中的每个人都快乐,其意义与“悉、皆、咸”不同。桃花源人“怡然自乐”,“乐”从何来?。请根据课文合理猜想,并说明理由。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总结。他们享受美景带来的快乐,享受耕作带来的快乐,自食其力,丰衣足食。享受宁静带来的快乐,没有外界的干扰。桃花源内男子乐,乐在没有战争,免除兵役。(自食其力,安居乐业,生活无忧,宁静从容)桃花源内女子乐,乐在生活和美,平淡幸福。(采桑养蚕,缝衣织布,悠闲自得,生活安适)桃花源内垂髯乐,乐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玩耍嬉闹,远离纷扰,享受童年,自由自在)桃花源内黄发乐,乐在儿孙承欢,安享天
14、年。(天伦之喜,衣食无忧,老有所乐,老有所养)作者把乡间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朴素情感直接传达了出来。这里的人们显现出的是单纯、平凡又真实的生命状态,是陶渊明的毕生追求,与桃花源外之境有所不同(当时纷争的社会环境)。问题2:为什么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与世隔绝/封闭/和平/自由的桃花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中的人不知道外面世界时代的变迁,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平静地生活着。“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J问题3:为什么这里的人“皆叹惋”?请结合链接材料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的讨论角度可以总结为:历史角度一一“乃不知有汉,无
15、论魏晋”,即汉魏晋之事;现实角度一一渔人所处社会环境。“晋太元中”,即东晋孝武帝年间(376-396),战乱频发。最后,师生讨论并总结。有战争必定有兵役,百姓面临妻离子散的凄苦;有战争必定有赋税,一切重压由百姓承担;有战乱必定有死亡,有百姓的颠沛流离。这是一群停止在自然岁月里的人与一个生活在世俗政治中的人的对话。难怪村人听闻后,皆叹惋。一个“叹惋”,借村人之口,展现了外在渔人世界的苦难;“叹惋”是桃源人的至真感受,使我们看到,村中人与外人生活的不同,更能侧面反映出桃花源的和平和自由,反映出村中人生活的喜乐安宁,这是一片至和之境,与桃花源外之境有所不同(当时纷争的社会环境)。3 .至诚至朴之人我们如何理解这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桃花源”?学生找到原文如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