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 雷电易发区内旅游景点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 雷电易发区内旅游景点编制说明.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雷电易发区内旅游景点气象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2023年10月,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发布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23年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及标准预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2336号)文件,批准立项开展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雷电易发区内旅游景点(项目编号:B-2023-014)编制工作。本文件由中国气象局提出,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2 .编制单位本文件由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等单位起草。3 .主要工作过程文件编制的主要工作过程如下:(1)资料分析与调研2023年10月至2023年3月,起草组围绕文件编制的技术需求
2、,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广泛收集旅游景点防雷安全管理规定、雷灾案例等,了解国内气象主管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对旅游景点防雷安全管理的现状;二是实地走访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以及福建省最大的天然草场一柘荣鸳鸯草场旅游景点,对旅游景点防雷安全现状及管理进行调研,三是结合气象主管机构对旅游景点防雷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编写工作组讨论稿。(2)第一次工作组会议2023年4月,法规司组织召开“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系列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会”。主编单位介绍了文件立项及文件编写前期准备工作和进展情况、文件框架及文本内容。与会专家从标题、范围及各章节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讨论,确定了文件框架及需要修改完
3、善的内容等事宜:一是应明确文件起草的工作原则。应紧扣气象主管机构监管职能履行,深刻领会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文件精神,与现有标准、工作机制协调一致,促进标准顺利实施。文件应简明易操作,方法明确、简明,适于管理人员使用。二是应明确文件名称。应根据国发(2016)39号文件中所确定的“雷电易发区内旅游景点”,以及文旅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确定文件名称。(3)第二次工作组会议2023年6月1日,起草组通过线上线下会议形式召开了第二次工作组会议,按照与会专家的建议,对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了认真修改,形成文件第二稿。主要修改内容包括:文件名称:由“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雷
4、电易发区内旅游景点”改为“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雷电易发区内旅游景区(点)”;术语和定义:增加术语“旅游景区(点)”“雷电易发区”“风险分级管控”:防雷安全风险分级: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进行风险分级,完善雷电事件发生可能性、雷电事件后果的严重性的赋值方法。管控内容与检查形式:应完善旅游景区(点)安全制度的内容,以及分级管控内容及具体要求(附录B)、检查记录及评分细则(附录D)。(4)第三次工作组会议2023年6月8日,起草组通过线上线下会议形式召开了第三次工作组会议,按照与会专家的建议,对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了认真修改,形成文件第三稿。主要修改内容包括:防雷安全风险分级:补充完善雷电事件发生可能性
5、、雷电事件后果的严重性的赋值方法。管控内容与检查形式:补充完善旅游景区(点)安全管理的要求及附录中相应表格。(5)第四次工作组会议2023年7月8日,起草组按照法规司关于标准制定的工作要求,对文件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细致梳理,多次深入探讨交换意见,主要进行了如下修改:正文:文件规定了雷电易发区内旅游景区(点)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一般要求、风险分级管控和监督检查。一般要求:明确了旅游景区(点)在组织落实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监督检查。风险分级管控:分级管控工作按照资料收集、风险单元划分、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等步骤,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将旅游景区(点)防雷安
6、全风险管控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风险等级进行管控。监督检查:详细规定了气象主管机构对雷电易发区内的旅游景区(点)实行差异化分级管控的监督检查。(6)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系列标准编制工作会2023年3月22日,中国气象局法规司组织召开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系列标准编制工作会,各标准项目负责人汇报了工作进展,介绍各标准编制思路和框架,提出标准编制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工作建议。法规司领导强调了该系列标准的重要意义,肯定了目前的中期成果,提出了进一步明确标准方向、框架内容、结构体系,增强标准的适用性以及标准之间的统一协调性的要求。会上对本文件明确了以下主要内容:文件正文采用基本
7、要求、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框架结构。基本要求应包含主体责任、开展程序、建立制度、重新开展分级工作(发生重大变化、新设备、灾害时)等内容;风险分级应包含资料收集、风险识别(风险单元划分、危险源识别)、等级划分和分级方法;管控措施应包含风险告知、风险防范和档案管理。文件名称为“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雷电易发区内旅游景点”。在术语和定义中增加“旅游景点”定义。删除“监督管理”章节。起草组按照会议要求对文件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二、文件编制原则和确定文件主要内容的论据1 .编制原则(1)科学性本文件依据相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定。一是按照灾害学、安全科学等专业要求,结合旅游景点行业特点,采用
8、风险矩阵分析法对旅游景点防雷安全等级进行划分。二是根据不同等级防雷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内容与形式,做到有的放矢。(2)适用性本文件的编写从旅游景点防雷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标准的语言及表达形式上尽可能简单、明了、易懂,保障标准便于使用,同时便于相关标准引用。(3)规范性本标准依据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符合标准编写要求。2 .确定文件主要内容的依据(1)相关标准1) GB/T18972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3) GB/T34312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规范4) GB500
9、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5)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6) QX/T1032017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2)调研成果文件编制过程中,起草组对福建省几处旅游景点进行了走访,主要情况如下:旅游景点防雷安全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旅游景点防雷工作大多仅注重较为传统的技术手段开展建筑物的防雷,忽视了防雷新技术方法的应用,例如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以及福建省最大的天然草场一柘荣鸳鸯草场旅游景点尚未引入雷电临近预警;旅游景点防雷安全管理方面。在雷电易发区内的旅游景点,由于防雷专业技术人员缺失,大多景点防雷安全管理的要求与手段还较为单一,特别是对于面积较大或雷击风险高的景
10、点安全管理的压力较大,迫切需要针对风险高低开展差异化防控。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1 .主要技术论述(I)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的考虑防雷安全风险分级方法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将旅游景点的风险等级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和一般风险三个等级。根据前期的景区调研结果,结合防雷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起草组从雷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雷电易发区等级、景区项目及设施情况、雷击事故情况、雷电防护装置、制度建设等5个影响因子,分别有3个层级的影响级别)和严重性(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源等级、建筑物防雷类别、可能造成的雷电灾害等级等3个影响因子,分别有3个层级的影响级别)两方面考虑,计算得到
11、防雷安全风险值。该方法便于统一关于雷电易发区内旅游景点的防雷安全风险划分标准,易于操作且执行性强。(2)管控措施的考虑在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的基础上,旅游景点管理部门可以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开展安全管理。主要从风险分级、防雷安全管理、雷电防护装置安装运行状况、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和防雷安全管理档案等检查内容设置了15个检查项目,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2 .预期效益本文件发布后,预期将获得以下效益:(1)实现雷电易发区内旅游景点防雷安全风险等级的分类。(2)实现对不同防雷安全风险等级旅游景点分级管理。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本文件未引用国际标准。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本标准遵循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防雷安全的要求,与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相协调。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文件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八、贯彻文件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建议文件发布后通过气象主管机构、文旅、应急等管理部门共同开展标准的宣贯、应用指导和安全检查。九、废止现行有关文件的建议无。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