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弟侄书堂节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弟侄书堂节选.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题弟侄书堂节选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翻译: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颇,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家山虽在干
2、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尾联是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若就其佳句来说,真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人砚池中,写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同时,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的是杜荀鹤的一个显著艺术特征。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夜已深,少年仍在窗
3、前苦读,静谧的夜伴着少年丝丝入扣的诵唱之声,一切都是如此的未来可期。泉声幽幽,桌案上的竹影丝丝绕绕;墨声叮咚,吟吟的读书声带着潺潺的墨香,萦绕在身旁,与光阴交织,缓缓地织就一首光辉灿烂的锦绣华章。鉴赏:全诗前句谆谆教诲,年轻时不要害怕经历辛苦磨难,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事业打下基础;后句是危言警示,不要在怠惰中浪费光阴,点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本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无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家
4、山虽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写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可以想象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尾联是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其莫荒废时光、学业。全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令人不得不佩服其艺术之高超。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城(今安徽石台)Ao大顺进土,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殖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土、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