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入门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学专业入门指南.docx(3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建筑学专业入门指南目录一、心态上的准备41 .全面理解建筑学42 .应试教育的缺陷和因此产生的障碍63 .建筑学的学习方法74jj5c75 .长远的人生规划8二、基础知识101 .哲学和宗教102 tj*113 .艺术124 .历史12三、专业路线141 .建筑设计技能为主的路线142 .建筑理论学习的路线203 .团队合作:寻找你一生的合作伙伴们244 .读硕读博和出国深造245 .就业选择与行业发展趋势25四、实践建筑271 .硬件准备272 .参观调研273 .自主实践:竞赛、私活与个人研究284 .如何面对信息时代的建筑学的未来29宗W-第4k术哲社艺123.筑A“二5.一、心态上的准
2、备各位来到建筑系的同学们,都已经跨过了高考的门槛,是中学教育的成功者;但是在开始学习建筑学这样一门“新鲜”的学科之前,还有必要在心态上做一些准备。1.全面理解建筑学建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按照很多学者的观点,建筑学横跨科学、工程、艺术、宗教等人类活动的几乎一切方面。建筑界对建筑学的理论概念和实践领域也有很多争论,具体的理解和操作更是千差万别。对于建筑学的理解,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而应该将其当作一个长期的课题去研究。宏观上看,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理论上,需要在人类思想史和艺术史中去把握建筑理论如何演变;实践上则需要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理解建筑产业,并在建筑行业的产业
3、链中把握建筑设计的地位和作用,则一切明晰可辨。但这样宽泛的概念对初学者还是难于把握。其实与各位同学最直接相关的是教育部的建筑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E务院学位委员会第J次会议原碉过,1992年月1。乩却教育部官方网站.1其中关于建筑学学士学位的要求如下:1 .掌握必备的建筑设计的方法与理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理论,了解中外建筑的历史和理论、美学理论,了解人的心理、生理行为与建筑内外环境的相关性理论。2 .掌握必备的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安全和建筑材料等知识,以及有关的建筑设计标准与规范;了解有关的建筑经济知识与我国现行的建筑法规,了解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以及从工程立项到设计施工、
4、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了解与建筑师从业有关的法律、条令和规定。3 .具有从事实际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群体、单体、局部、细部设计)所需的能力;具有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具有不同设计阶段所需的表达能力;了解建筑师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职责;了解组织协调各工种的基本做法和要求。4.掌握正确的调研方法,并具有从事建筑专业调研工作的初步能力。这一段文字确实非常全面、精炼、深刻而且前瞻(尤其是考虑到其颁布于近20年前),值得全文摘录。其中每一个要点都包含了太多内涵,新人还是难以把握。所以如果还要更简单直接的话,那么与大家未来的饭碗直接有关的是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的九门科目规定:1
5、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2 .建筑设计(知识);3 .建筑结构;4 .建筑物理与设备;5 .建筑材料与构造;6 .建筑经济、施工及设计业务管理;7 .建筑方案设计(作图);8 .建筑技术设计(作图);9 .场地设计(作图)。相比抽象的概念,这“独孤九剑”式的九项科目确是中国建筑师必须了解的关键内容,虽然只是获取职业资格的底线而非全部,但已经相当繁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看一下考试的有关教材,心里会大概有个底,当然真的翻烂看熟那应该是十年后的事情了。但这还远不是全部。仅从可能就业的领域来看,建筑学涉足的领域就已经非常广泛。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建筑设计是建筑师的立身之本,但眼界决不能仅限
6、于建筑设计本身。不管是与建筑设计并列的城市规划、景观设计,还是施工管理、房地产、政府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甚至金融证券投资银行,都需要建筑学人才。而想进入更广阔就业领域的同学们,也要为之做好更全面的准备,切勿将自己的眼界束缚在建筑设计特别是建筑形式的小范围之中。建筑施工行业房地产行业政府管理体系(图:建筑行业视野图。建筑形式虽然重要,但毕竟只是建筑单体设计的一部分,而建筑设计在建筑产业中也只是一小部分。而整个建筑产业,又只是社会经济各产业中的一支。建筑学是令人着迷的行业,但也应该放眼整个社会来把握它。)简而言之,建筑学的真谛蕴含在每一个建筑案例、每一本建筑史、每一个建筑师的传记里,这值得我们用整个建
7、筑生涯去学习和理解。2 .应试教育的缺陷和因此产生的障碍,是一个令人郁闷的消息:各位考入建筑系的同学们.诸位从前擅长的十八般武艺,赖以战胜高考的利器,很多都要失效了。诸位曾经如鱼得水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知识对象很多也将失效,甚至将会成为下一步前进的障碍。因为我国的中学应试教育是比较狭小和机械的。虽然传授具体的知识并无不妥,但是针对高考的应试思维将难以适应更丰富更复杂的大学学习与就业形势。所以当你对建筑学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感到不适应、困难、迷茫的时候.先不要急于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去评判和指导自己,也不要希望退回到年少时简单愉快的思维状态中去。因为按照我们的中学教材,多数的同学(特别是理科生)
8、仅仅受过这样一些教育:科学上是源自18世纪牛顿时代的简单数理逻辑;哲学上是被严重简单化的辩证法;艺术上完全无知或者只有针对考级加分进行的较为机械的技能训练;宗教上不但无知而且往往有不正确认识;方法上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并且在少量固定的知识内容里钻牛角尖;对于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问题也所知极少一以目前国内的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沉重程度,大家不可能有时间了解太多。这样局限的知识基础对于建筑学这样的综合学科当然是相当不利的,但这也是目前建筑学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一甚至也是整个中国教育面对的难题。所以明智的对策是不要固执己见或者轻下断言,先尽快地广泛了解各方面的知识,等到自己大概齐对各种问题都有
9、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再开始逐步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大概12年的时间。当然在此过程中,中学的训练也有其价值:特别是两样关键的东西需要继续发扬:一是积极向上的态度;二是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也是残酷的应试教育带给大家不多的两样好东西。当然,各位的中文修养,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和勤于思考、严谨认真的作风(真正接受过素质教育的同学有福了.),如果有的话,也应该继续保持。平时的各种课余爱好、人生经验往往也是很有好处的。3 .建筑学的学习方法如果说建筑学和中学教育内容有所不同的话,那么最主要的应该是在建筑的文化和艺术方面。作为工程的建筑,新生可以比较轻松地以理科思维去把握;但是作为文化和艺术的
10、建筑却需要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而建筑的人文艺术属性,却恰恰是建筑学里最核心的,我们的教育中又最缺乏的部分。具体说来,建筑学的方法主要是整体思维和经验积累:整体思维是个比较大的话题,后文再谈。经验积累是建筑学最基本的方法。因为建筑学所涉内容过于庞杂,不但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法则,特别是对于建筑学知识的总结归纳自古以来一直不好(这或许是因为我建筑学的匠人传统也因为隹筑工程实践性强,还因为艺术创作杉难于言传又能均教有关知识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因而建筑师不得不依靠长时间大量的阅读、实地调查和工程实践来积累经验。在大量的案例学习中,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才能
11、逐渐提高。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以五年为单位,仅仅是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就给予了八年的期限,可见一斑。个人以为,实际上学习任何一门知识和技能,这都不算长,只不过中学的应试教育过于功利和简单化,才使大家对新知识的正常学习周期产生了误解。4.耐心的态度建筑学是一场以整个人生为长度的马拉松。由于建筑学作为工科招生,社会上对于建筑学专业也了解颇少,所以大一新生往往对建筑学一无所知。大量实例表明这并没太大关系,新生此方面的不足,包括绘画和艺术素养的缺失,都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心态才是第一重要。第一是耐心。建筑学的素养提高通常是以十年计的。40岁还可以算青年建筑师,6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黄金年龄。90岁还
12、在干设计的也颇有一些。对于人生最初的18年的基础来说,后面的50年显然更为重要。幸运的是,建筑学博大精深而且就业出路宽广,没有特殊天赋和幼年基础的人也可以干得很好,这与有些艺术门类很不同。如果你不是要和高迪、柯布西耶这样的顶级天才火拼的话.那么尽可不必着急,安安稳稳地坐下来慢慢发力。靠耐心、持续而愉快的长期学习来赢得美好的未来。即便是比较功利的做法,也不必像中学考试那样每个学期都排出个一二三来。当然,虽不必悬梁刺股三天两头突击熬夜,但是踏踏实实地努力,而且是持续地不间断努力,不厌倦,不审美疲劳,长达十年、二十年以至五十年不停止,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在极度浮躁的当代中国,有几人不希望能
13、如超女般一夜成名呢?不过等到你对建筑系的老教授们有所了解,你会发现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的建筑师还真不少。不像发达国家有健全的社会条件、成熟的明星机制,能在中国做出成就的老先生们,其惊人的耐心毅力和超长的寿命,有时会令后来者绝望一当然,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加速度以及老一辈被历史耽误的二十年,各位新人还是大有机会的。关于这方面,读一些传记是必要的。建筑师梁思成是首选的好书。另外不少著名的大师传记也都值得一看。特别推荐建筑师的二十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四研究室纵王取王建闻费移山译,北京:清华大学出板社,2005)这本书,六位著名建筑大师对自己年轻时的回忆,很有意思。了解一下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艰辛
14、历程、工作乐趣以及可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对你决定是否这么一条路走到黑大有好处。如果你一心希望40岁挣够了钱退休或者18岁成为万众瞩目的娱乐明星,又或者希望成为与世无争但在自己的领域里绝对权威的科学家,那还是尽快改行的好。缺个图(图:建筑大师人生进度表。我粗略统计了一些著名建筑师的人生历程,主要是普利茨克奖历届得主的人生进度。可以看见,虽然多数都是十八九岁开始学习建筑,二十多岁就开始建筑生涯,但都是在三四十岁才成名,高峰作品更是几乎全都出现在五十以后。获得普利茨克奖的年纪近年来有所降低,但也在五十向上。最老的伍重到八十多岁才得到承认。而最长寿的尼迈耶如今已经102岁,仍然在从事建筑设计。)5.长远
15、的人生规划设计未动,规划先行,这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成功的职业生涯从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更不会让做事无计划性的人捡着。对人生有个长远而合理的规划,是从事建筑行业所必需的,但又很有难度的工作。规划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规划那是万万不能的。这时候有个建筑世家的背景会好太多了。信息就是力量,你看梁启超先生的儿子们个个成就惊人,少不了老梁先生百科全书式的博学和高瞻远瞩打底。如果你投胎时没有这么走运,那就多花些力气吧,多做一些概论性的阅读和调查,自己安排自己的人生,努力成为“世家第一代”。建筑学的教学主干课程是建筑设计。然而真正毕业后继续做建筑设计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没办法,现在简直是干什么都比干设计轻松和来钱,或者说市场更需要建筑师从事这些相邻行业。大学与中学的一个重要不同是:大学里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以及日后如何工作和生活,需要你自己拿主意。不幸的是,“为自己安排计划拿主意”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偏偏没有课程教过,而很多家长生长于计划经济时代,听从组织安排,也没有学过职业规划的知识(即使现在职业规划仍然不够普及)。这个恐怖的缺陷将会在数年后毕业考研选专业和再以后研究生选题以及再再以后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集中体现。前文的建筑行业视野图大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