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概论》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概论》课程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建筑工程概论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8051736建议课时数:30学分:2适用专业:工程造价课程类型:CzI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课程性质:Gi必修课;口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先修课程:建筑材料与检测后续课程: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性质:建筑工程概论课程是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属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讲授建筑施工图识读和房屋构造两大部分内容,是从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所必备的知识。课程作用:通过学习建筑工程概论,使学生了解建设
2、工程概述、建筑设计、民用建筑构造、单层工业厂房构造、建筑工程材料、建筑施工技术、现代建筑技术简介、高层建筑、建筑防火等基础知识。(二)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课程体系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建设工程管理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将工程法规,融于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
3、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了解”、“熟悉”、“掌握”、“能”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熟悉”、“掌握”用于表述对于基本知识点的学习程度,“能”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前导课程有:建筑工程材料;后续课程有: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等。该课程应用灵活的教学组织手段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应用灵活的教学组织手段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二)具
4、体目标1 .素质目标(I)培养工作中学法、用法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2)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3)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进取意识。2 .知识目标本章包括建筑及建筑工程的概念、建筑构成要素、建筑基本属性、建筑工程基本属性、建筑的分类和著名建筑物、构筑物介绍等。其中,重点是建筑及建筑工程的内涵及其基本属性,其他内容作一般了解。以使学生了解建筑工程专业及初步了解建筑工程专业知识为目标,来编写教材的基本内容。木书力求内容实用、精炼、重点突出,注重与建设工程现行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及标准紧密结合。3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建筑工程专业及初步了解建筑工程专业知识,了解建设工程概述、建筑设计、民用建
5、筑构造、单层工业厂房构造、建筑工程材料、建筑施工技术、现代建筑技术简介、高层建筑、建筑防火等基础知识。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学习领域的描述学习领域的描述见表。(二)学习情境规划和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设计见表一职业能力部分。学习情境1:房屋建筑工程图识图基本知识学习目标了解各种线型、尺寸的标注、比例的表示方法;2.掌握标高的标注方法、定位轴线、索引号和详图符号的表示方法以及主要材料的图学习内容1.各种线型、尺寸的标注、比例的表示方法;2、标高的标注方法、定位轴线、索引号和详图符号的表示方法以及主要材料的图例;3、掌握建筑总平面、建筑平面和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识读的基本方法,熟悉识读建筑立面图
6、、建筑剖面图、详图和基础平面施工图的基本知识及方法;理论6考核评价方式理论考试学时实践4权重10%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条件教室教学活动设计导入新课一一知识讲解一一下课前5分钟(总结重点内容布置作业)主要考核点知识各种线型、尺寸的标注、比例的表示方法;技能掌握建筑总平面、建筑平面和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识读的基本方法,态度学习态度是否端正、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参考资料建筑工程概论学习情境2:建筑材料基本知识学习目标熟悉建筑材料密度、含水率、孔隙率、软化系数等概念和计算;2、了解建筑材料表观密度、抗冻性、抗渗性、导热性等概念;学习内容1 .熟悉建筑材料密度、含水率、孔隙率、软化系数等概念和计算;2 .了解建
7、筑材料表观密度、抗冻性、抗渗性、导热性等概念;3 .了解钢材的分类,熟悉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牌号与应用,钢板的类型学时理论6考核评价方式理论考试实践4权重15%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条件教室教学活动设计复习上节课内容一一导入新课一一知识讲解一一下课前5分钟(总结重点内容一一布置作业)知识熟悉建筑装饰材料主要技能装饰工程中的运用考核点态度学习态度是否端正、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参考资料建筑工程概论学习情境3:民用房屋建筑构造基本知识学习目标1、掌握建筑的定义、建筑的分类;2 .掌握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了解结构的概念及组成;3 .掌握建筑物的耐久年限划分,了解耐火等级的划分及建筑模数;4 .掌握楼梯的组
8、成部分及构造要求;5 .了解楼梯的分类、常见形式及使用范围;学习内容1 .了解屋顶的常见形式;2 .了解坡屋顶的承重形式;3 .掌握平屋顶的防水措施;掌握柔性防水及刚性防水的构造要求;4 .掌握分仓缝的设置要求,泛水的构造要求学时理论8考核评价方式实践考试实践2权重20%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条件教室教学活动设计复习上节课内容一一导入新课一一知识讲解一一下课前5分钟(总结重点内容一一布置作业)主要考核点知识民用建筑技能具有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以及运用的能力态度学习态度是否端正、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参考资料同上(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 .了解各种线型、尺寸的标注、比例的表示方法;掌握标高的标注方法、定
9、位轴线、索引号和详图符号的表示方法以及主要材料的图例;掌握建筑工程图的组成;了解识图的一般方法;2 .掌握建筑总平面、建筑平面和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识读的基本方法,熟悉识读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详图和基础平面施工图的基本知识及方法;3 .熟悉建筑材料密度、含水率、孔隙率、软化系数等概念和计算;了解建筑材料表观密度、抗冻性、抗渗性、导热性等概念;熟悉建筑材料强度的基本概念,了解建筑材料其他力学性质。4 .了解两种气硬性材料的化学组成及特性;掌握水泥的形成、硬化过程、技术指标;了解其它硅酸盐水泥的成分及特性;5 .掌握砂浆的组成、用途、技术性质;掌握五种混凝土的组成、技术指标、适用范围;6 .了解
10、各种砖的种类和性质;了解钢材的分类,熟悉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牌号与应用,钢板的类型;了解木材的技术性质和综合应用;熟悉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和沥青制品,了解塑料的特点、组成、分类和应用,了解涂料的组成、品种和应用;7 .掌握建筑的定义、建筑的分类;掌握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了解结构的概念及组成;掌握建筑物的耐久年限划分,了解耐火等级的划分及建筑模数;8 .掌握基础的类型,了解它们的构造特点;掌握基础埋深的影响因素;了解地下室的防湖防水处理。9 .了解墙体的分类;掌握承重墙的布置方案及使用范围;掌握墙身加固措施、防潮措施。10 .了解楼板的种类及各自特点;掌握单向板、双向板的特点;掌握预制板的搁置
11、措施,余缝的处理;11 .掌握楼梯的组成部分及构造要求;了解楼梯的分类、常见形式及使用范围;12 .了解屋顶的常见形式;了解坡屋顶的承重形式;掌握平屋顶的防水措施;掌握柔性防水及刚性防水的构造要求;掌握分仓缝的设置要求,泛水的构造要求。13 .掌握三种变形缝的构造要求、设置部位;掌握我国抗震设防的目标及抗箧构造措施;14 .了解门窗的构造要求。四、课程实施15 教材选用与编写要求教材要求体现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坑成目标以及内容标准。针对本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教材要体现实用性,学生按照书本指导,就能完成工程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软件应用中熟悉命令、掌握命令。教材选用:现有教材中,反映
12、工程应用实例的教材都可以使用,主要体现据图施教的目的。2、教学设计与活动建议(1)教学建议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目标要求来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的要求,也应作明确规定。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与成就感。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不同
13、专业知识侧重点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同,因此在授课中引入的实际工作案例也应有所不同不同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每节课的时间安排应有所不同。对于建筑工程监理的学习主要应以实践为主,在学生熟悉了基本理论知识以后,逐渐加大练习的数量和难度。以实际案例为主,学生能够完成实际工作目标为最终结果。(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内容内容选取: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内容组织: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
14、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内容表现形式:选用先进、适用教材,制定教学课件、精心准备教案、选择适合学生的习题,做好学习过程的辅导任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1)评价理念学生学习要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2)评价体制以系主任为主要负责人,在系部专业教学团队的指导下,建立“知识为辅,能力为主
15、,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绩效考核方案,经系部组织本系部专业教师和企业行业专家进行论证,通过论证后由课程教学小组组织实施。(一)合格标准1 .旷课不超过4节(约为总课时的10%);2 .平时成绩不低于60分;3 .总分大于或等于60分;4 .没有不诚信的测验、考试等学习行为。(二)成绩构成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40%)、期末考核(60%)二大部分组成。其中平时考核由书面阶段测验(时长不少于1课时,2次)、项目化操作训练考核、过程学习动态表现、课堂笔记、学生的作业成绩等构成。(三)考核内容主要有学习态度、知识点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表现(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素养等),见表二。(四)考核方案课程考核方案框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