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痈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93810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痈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医外科痈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痈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痈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痈痈是集聚在一起的多个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发生在容易受摩擦的皮肤上。发于颈后的,中医称“脑疽”,俗称“对口疽”;发于背部的称“背疽”,俗称“搭背”。上唇、腹部、大腿等处亦可发生。中老年患者,常因有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正气不足,容易发生火毒内陷。【诊断】1大多见于中年人和老年人。2 .初起局部为一红肿硬结,上有粟粒样脓头,痒痛并作,随后肿块逐渐扩大,脓头增多(成形期),皮肤腐烂,状如蜂窝(化脓期)。以后脓液畅泄,腐肉脱落,炎症局限(脱腐期)。脓腐脱后,肉芽、上皮开始生长(生肌期),疮口愈合。3 .一般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有高热、恶寒、头痛、烦躁,甚至引起全身感染。4 .血

2、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病情重者应作血培养及尿糖、血糖检查。【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辨证当分虚实。痈一般多属实证,治以清热解毒为主。虚证多见于年老体弱及糖尿病患者,病灶范围大,全身情况严重,治以扶正托毒。1实证局部红肿高起,病灶局限,化脓脱腐迅速。全身发热,口渴,便秘,溺赤,舌红,脉数有力。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举例:银花解毒汤加减。金银花、紫花地丁各30g,连翘20g,牡丹皮、夏枯草各10g,黄连3g。化脓期加皂角刺10g、炮山甲5g。5 .虚证分阴虚与气虚两种。(1)阴虚火炽证:病灶处皮色暗红,肿势平塌,根盘散漫,脓液稀少,多为血性分泌,炊热疼痛。全身高热,口渴,烦躁,便秘,尿赤,舌红

3、,苔黄。治法:清热养阴,托里解毒。方药举例:竹叶黄黄汤加减。生黄黄15g,麦冬、生地黄、竹叶、天花粉、黄苓各10g,金银花、连翘各20g,生石膏30g,紫花地丁、半边莲、玄参各15g。(2)气虚毒滞证:局部皮色灰暗,肿势平塌散漫,化脓脱腐迟缓,脓液稀少,沉重疼痛。全身发热不扬,精神委靡,脉数无力,舌质淡红。治法:益气助阳,托里解毒。方药举例:托里消毒散加减。人参、白术、茯苓各IOg,生黄黄20g,炙甘草5g,金银花30g,连翘15g,皂角刺、白芷各10g。二、中成药清解片每次服5片,每日3次。银黄口服液每次服1支,每日3次。六应丸每次服10粒,每日3次。六神丸每次服10粒,每日3次。以上均适用于实证。三、局部处理局部用药按概说处理。对脓腔深而范围大的病例,在麻醉下作“+”或“升”形切开,深达筋膜,清除脓腐,并撒提毒祛腐药,黄连膏纱布条填塞引流,腐尽生肌时用生肌药。上皮生长困难时贴夹纸膏,面积大者应植皮。四、简易方药生南星粉、五倍子粉等量,蜂蜜和冷水调匀,煮沸后成膏状,涂在纱布上贴于患处,每天换1次,脓多换2次。鲜茜草茎叶适量,洗净,捣烂,敷患部,每日1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