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浔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9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南潺区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二。一六年七月目录一、十二五农业发展成效与经验1(一)主要成效1(二)基本经验4二、十三五农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6(-)发展机遇7(二)面临挑战9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11(一)指导思想11(二)基本原则12(三)发展战略13(四)发展目标14四、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19(一)深化农业“两区”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19(二)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整洁田园建设21(三)不断优化农业发展空间,加强要素集聚整合23(四)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层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34(五)强化农业设施装备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9五、农业支撑体系建设51(一)着力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51
2、(-)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53(三)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55(四)不断强化农业生产安全体系56(五)努力构筑农业减灾防灾体系58六、重点建设工程59(-)粮食生产安全保障工程59(二)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工程60(三)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60(四)农业生态环境创建工程60(五)农业物质装备促进工程61七、主要保障措施61(一)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61(二)强化政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62(三)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发展基础62(四)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63(五)加强生态保护,实现持续发展63(六)推进依法治农,提升执法水平64甫WKM1i衣Jk发展I二五H胃NWI、QVXIAN|I
3、O(.YFFZ1iNSHISNM、,a刖S“十三五”时期,是我省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和“八八战略”总体部署,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着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为了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明确新任务,进一步推进和指导南涪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高质量、高水平绿色农业强区建设,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两富、两美”南潺,根据南温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湖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3年)建设内容,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年2023年。一、十二五农业发展成效与经验(-)主要成
4、效1、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明显2011年以来,南潺紧紧围绕生态高效农业强区、特色精品农业大区建设目标,扎实开展现代农业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经济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全国著名的淡水鱼生产基地,蚕丝加工出口基地和粮食生产先进县(区)。2015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64亿元,比2010年增长13.25%,年均递增2.52%;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342元,比2010年增长82.21%,年均增长12.75%;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84.76分,位列全省第11位,现代农业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
5、、农业两区建设扎实推进五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两区”建设,集聚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要素资源重点向“两区”倾斜,到2015年底,全区共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18个,市级主导产业示范区6个、市级特色农业精品园25个,粮食生产功能区17.72万亩,其中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1个、面积1.46万亩。基本形成了以中片大虹桥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西片菱和现代农业综合区和东片沼练现代农业综合区为主平台的“一体两翼”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水平,示范带动效应逐步显现。3、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按照“五水共治
6、、治污先行”的部署要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区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着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和生猪温室龟鳖“双控双减”,探索农牧结合、水旱轮作、鱼稻(菜)共生、油(果)基鱼塘等各类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成功创建了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和南海、双林2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以及金牛、申浩2家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桑基鱼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亦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时,大力推进平原绿化工作,全区累计建成防护林面积3.7万余亩,林木覆盖率达19.3%,高于全省平原地区平均水平,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3个、
7、市级森林城镇6个、省级森林村庄(绿化示范村)30个,以及“省级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区”,国家级生态镇创建实现全覆盖。4、产业经营水平显著提升自“十二五”以来,南涛紧紧围绕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龙头培育为核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品牌创建为抓手,市场营销为突破口,有力推动了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粮油、水产、果蔬、畜禽产业初步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O2015年,全区年销售额百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23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市级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66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12家、市级19家;家庭农场108家;农产品批发市场1家。全区农产品年销售收入68
8、.02亿元,其中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企业有18家;农产品供沪金额达24.58亿元,自营出口额0.83亿美元;带动农户20.28万户、基地25.21万亩,实现订单收购额11.06亿元。5、科技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进入“十二五”以来,南潟区以深化农技推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区域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主要任务,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先后组建了镇级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和大虹桥粮油产业服务中心、菱和水产服务中心、话练综合区服务中心等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同时,加强与浙江大学、
9、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浙江省淡水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了南温区“1+1+n”(1个高校院所专家团队+1个本地农技专家组+n个产业主体)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以及粮油、蚕桑、水产、家禽、湖羊、蔬菜、水果等10个分联盟,形成内外结合、整体推进之势,进一步强化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服务支撑。6、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向好“十二五”期间,南海区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大力实施农产品安保诚信工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扎实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全面推进农产品检测机构对外免费开放,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每年定量抽检食用农产品合格率达99%以
10、上。到2015年底,全区累计建成“三品”基地27.6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2个、绿色食品18个、地理标志1个,先后获得省级著名商标7个、市级著名商标26个,省级名牌7个、市级名牌22个,省级名牌农产品7个;农业部认定的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练市湖羊、荻港青鱼、青藤葡萄、华鑫康大米、陈邑加洲鲸、温氏肉鸡等一批名特优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7、设施装备水平逐步提高五年来,南潺区以农业“两区”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推广应用,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2015年末,全区标准农田中一等田的比例达到88.61%,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2;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到3.88万亩
11、,畜禽设施养殖占比达73%;累计建立水稻机插育供秧中心11个,粮食烘干中心10个,各类农机化示范基地4个,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4.14万千瓦,农业作业机械动力水平93.1%,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基本经验1、把推进“两区”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重要抓手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南潟区坚持以农业“两区”为重要抓手,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结合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强化组织领导,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加大资金投入,创新经营机制,狠抓主体培育,创建了一批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在吸引工商资本、强化质量监管、创
12、新农作制度、推广先进技术、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效益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稳粮增效、结构优化、生态循环、质量安全、改革创新”的示范效应更加凸显,充分发挥了农业现代化的主平台作用,将全区现代农业建设推向了更高层次。2、把优结构转方式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根本动力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坚持创新发展模式与方式,紧紧抓住重点环节,凝聚工作合力,多措并举强力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特色精品农业的建设,兼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集群化,重点打造区域特色块状经济体,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基本形成了以东部种植业、西部水产业为主,畜牧业贯穿其中,休
13、闲观光点状分布的产业格局,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资源集聚、产业融合、功能拓展和转型升级,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建设,打造南滑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把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作为增强农业竞争力重要途径根据自身农业发展基础和要求,南济区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创品牌、强主体、优机制、构建全产业链”为行动指南,不断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争创了多项省级以上荣誉品牌及市级以上著名商标,大大提升了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
14、场美誉度,全面促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以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为目标,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和各环节的联结机制,推动农业三产联动,构建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和动力,为今后南济农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基本路径。4、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基本保障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治污为突破口,坚持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在“五水共治”全面实施的倒逼形势下,结合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作制度创新,通过发展以高效生态、绿色循环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注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水环境
15、治理,实现了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增强了南沼区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能力。5、把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作为创新农业发展主要举措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坚持把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制度创新作为破解体制机制矛盾,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来抓,紧紧围绕“三权到人、权跟人走”的精神,着力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等基本权益,进一步明晰农民权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并通过加强农村“三资”监管、健全管理制度、有序推进“三资”公开和规范、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等措施,有效激发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缓解了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加快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建设步伐。二、十三五农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央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进入“十三五”之际,现代农业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为现代农业建设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谋篇布局,成为今后推动农业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发展机遇1、“新常态”科学理念提出,为新时期现代农业提供深刻发展背景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以“降增速、调结构、转方式”为基本特征的“新常态”发展阶段,“新常态”本质上要求稳增长、优结构、强动力,实现“三生”融合发展,这为产业优化重组和改造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浙江省提出要全面深刻理解“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