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师道之我见姜洪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师道之我见姜洪琼.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华师道之我见文山州麻栗坡县麻栗镇幼儿园姜洪琼通过这次网络培训学习,我又重新阅读了秀阳著的师道一书,结合从教14年实际,我认为师道内涵丰富,至少包括“师之重、师之责、师之慎、师之道、师之法、师之本、师之爱”等思想素养,是师道师德的浓缩,是为人师表的集中体现,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解读,是习总书记对“好老师”认可的重要标准。“见贤思齐焉”亦是师道的一种表现。比如,爱心,就是为师的一种表现。回首过往,脑海里更多浮现的是一张一张稚嫩童真的笑脸、一间间简单整洁的教室、学生那一幕幕附耳恭听的专注神情和老师那一幕幕苦口婆心的言传身教的影子陪伴我最多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求知若渴的孩子,教会我不断进步的也是这
2、一群群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孩子!是他们让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足、修炼身心、认识自我,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时光中让我变得越来越稳健求实上进!为师之道,于我而言也是学习进步之道,只要用心付出、用心思考、用心改进、用心学习、用心向善,师生之情日久弥深、从教初心愈发坚定、育人信念更加执着。对于师道,在自己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中也有一些自己粗浅的理解,略谈拙见如下:时至21世纪,时代赋予了师道新的内涵,师道需要与时俱进。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对教育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认为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渊博的科学知识,而且应具备富有成效的教学和指导能力;不仅具备独立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而且还要有终
3、生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精神。总结起来,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知识型、创新型、研究型和魅力型的。一、从教之基:道德高尚,人格完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道德、人格,是全面发展的人的灵魂。因而教师的道德、人格愈来愈成为新时代教师的一张核心王牌。教师应该首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是学生如何学会做人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从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道德升华、学业发展等产生深远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
4、人格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都德的最后一课之所以有那样的心灵震撼力与思想感染力,关键在于它表现了当异邦侵略者占领祖国本土并下令改变语言时,那位可敬的教师仍不顾个人安危,在上最后一课时用本国语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因此,教师必须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言行一致,率先垂范,这是每一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石。二、立教之本:渊博的学识,超前的见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逐渐缩短,知识老化正在威胁着我们。当今教师不但要熟练本学科的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做一专多能的杂家。此外,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
5、的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充电,更新知识。要不断学习,多读书,读好书。纵观古今中外,数以千万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其发展和成长的道路无不是沿着“读书、教书、写书”的轨迹走过来的。读书是教书的前提,谁都知道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要永远保持一桶活水,就要坚持读书。只有学富五车,才能在课堂上“粘”住学生,使自己的讲解引经据典、例古证今、纵横裨阖、左右逢源、潇洒自如,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心潮激荡,不知课时有限,只觉意兴无穷。读书又是写书的基础,一个志存高远的教师绝不会满足一辈子皓首穷经,只当一本教科书的传声筒。教师除了要看教育方面书籍外,还要多看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经常翻阅参考消息、科技博览等有关报刊
6、杂志,通过网络了解最新动态和利用节假日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等,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常教常新,教学方法越教越活。三、施教之德:走进学生,关爱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家庭、组合家庭、隔代教育以及许多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导致厌学、弃学、离家出走、人格缺陷等“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如何教育转化、挽救这些“问题学生“,如何使他们愿学、乐学?是对当今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怎么办呢?唯有用“爱”去融化那冰冻的心灵,去唤醒那麻木的神经,去教育转化他们。热爱学生,这是一种超越母爱的最无私、最朴实、最动人的爱。教师之爱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生
7、活、对他人、对社会的良好态度,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在教育界传为佳话。试想,如果没有伟大的爱心,又怎能做出伟大的举动呢?马卡连柯曾说:“不良儿童乃是失败了的教师的象征。”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沉思。动辄拿惩罚来威胁学生,是不尊重学生人格、摧残人性的行为,同时也是教师无能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要用爱去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要理解,要宽容,要体现原谅,要学会赏识,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四、优教之举: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未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坚决摒弃一切落后的
8、教学方法,改变不适于迅速提高教育水平的传统做法。对所教学的内容予以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创造性地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走上自主创新之路。这种意识和精神,适应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指向,是教师的优教之举。教师要创新,首先必须不再拘泥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不再以我讲得,详不详,对不对”为教学导向,也不再单纯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否为考核的惟一标准,而应当严肃认真地追问自己:“这节课有无新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无创新?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否激化?”只有这样才能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要善于打破常规,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地思考、探索、创造,在造就一代新人的创造性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