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20章 祛痰剂.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09323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20章 祛痰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20章 祛痰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20章 祛痰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20章 祛痰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20章 祛痰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20章 祛痰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20章 祛痰剂.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二十章祛痰剂凡是以祛痰药为主组成的,具有排除或消除痰涎作用,以治疗各种痰证的方剂,称为祛痰剂。凡内伤、外感、饮食不节,皆能导致生痰,而痰又每可引起咳嗽、心悸、眩晕,以及中风、癫痫、惊厥等病证。然从其性质而言,不外寒痰、热痰、燥痰、风痰几种。其治法与方剂,因此也有燥湿化痰、温化寒痰、清热化痰、治风化痰的分类。治病必求于本,治痰自不能例外。其由肺热熏蒸而生痰,清热降火则痰可自除;脾虚湿盛生痰,健脾燥湿则痰无由生;故善治痰者,必须联系脏腑病机进行分析,配合祛寒、清热、燥湿、治风等化痰方法,方能提高疗效。一、燥湿化痰剂燥湿化痰剂是在燥湿化痰指导下,以即可健脾又可燥湿化痰之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它具有健脾

2、燥湿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脾失健运,水湿停留、凝聚为痰的湿痰证。如痰多易咯,胸闷恶心,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苔白滑腻等。代表方如二陈汤。二陈汤和剂局方【组成】半夏橘红各1O克炙甘草4.5克(原方加生姜三片,乌梅一个,水煎。现多不用。)【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脾气不运,湿痰为患,症见咳嗽痰多、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等。【方解】方中半夏苦温质燥,即能燥湿化痰,又能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橘红辛苦,性温而燥,行气和胃,燥湿化痰,共为主药;茯苓淡能渗湿化痰,甘能补脾,以除眩晕而宁咳嗽,为辅药;生姜和胃止呕化痰,乌梅性寒质润,以制夏、陈过燥之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能健脾燥

3、湿、理气化痰,使湿去痰消而诸恙自愈。【临床应用】本方为治疗脾气不运,湿痰为患的主方,临床上可化裁运用于多种痰证。Is加苏叶、杏仁,治二陈汤证兼有表证者。2、加麻黄、杏仁,治寒邪犯肺,咳喘痰多者。3、加干姜、砂仁,治咳吐稀痰,呕吐恶心,胸膈满闷者。4、加瓜篓、贝母,治咳嗽痰少,粘稠难咯者。5、加竹茹、黄连,治胆热呕甚者。6、加南星、枳实,治头目眩晕,风痰上扰者。二.温化寒痰剂温化寒痰剂是在温化寒痰法指导下,以温里祛寒药与温化寒痰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它具有温里祛寒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脾虚生痰、肺寒留饮的寒痰证。如咳痰清稀,遇寒易发,舌淡苔白滑,脉沉迟等。代表方如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汤金贵要略【

4、组成】茯苓12克甘草6克五味子6克干姜9克细辛6克。【功用】温化寒痰。【主治】脾虚生痰,肺寒留饮,症见咳嗽稀痰,喜唾,胸满喘逆/舌苔白滑,脉迟。【方解】本方证是脾虚生痰,痰由肺寒而贮留成饮,引起肺失宣降所致。治宜温暖脾肺,祛寒化痰。方中重用茯苓健脾,以绝生痰之源,导行即聚之饮;而甘草、干姜温复肺之虚冷;细辛协助温肺散寒;又唯恐温散太过,耗伤肺气,而用五味子的酸敛来制约。使散中有收,开中有合,则肺寒得温,脾虚得健而痰饮消除。本方是温化寒痰之复方,较治疗肺中冷的甘草干姜汤,又有所发展而周密。【临床运用】本方肺寒留饮的基础方。如呕吐多痰者,加制半夏以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咳嗽甚者,加紫苑、款冬、杏仁以

5、降气止咳;弱见冲气上逆,可加桂枝以平降冲逆;弱见气滞皖胀,可加陈皮、砂仁等以行气消胀;脾虚食少,可加党参、白术等益气健脾。本方辛温药较多,对热证、燥证忌用。以舌淡、苔白滑、脉迟为辨证要点。三、清热化痰剂清热化痰剂是在清热化痰指导下,以清热泻火药与清化痰热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它具有清热泻火、化痰散结的作用,适用于火热内盛,炼液成痰的热痰证。症见咳嗽痰黄,粘稠难咯,面赤烦热,舌苔黄,脉数,甚至发为癫狂等。代表方如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清气化痰丸医方考【组成】陈皮杏仁枳实黄苓瓜萎仁(去油)茯苓各30克胆南星制半夏各45克姜汁为丸,每服6至9克。【功用】清热化痰,下气止咳。【主治】痰热内结,咳嗽痰黄、稠

6、厚较粘,甚则气急呕恶,胸隔痞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者。【方解】本方即二陈汤去甘草,加黄苓、瓜篓,枳实、杏仁,胆南星而成、方中黄苓、瓜篓清热化痰为主药,陈皮、枳实行气破结,杏仁司市下气,茯苓健脾渗湿,为辅药:更佐半夏、胆南星加强化痰之功。合而以收清热化痰、下气止咳的功效。【临床运用】本方为治疗痰热证的要方,长于化痰宁嗽。对痰热扰胆,出现惊悸不眠者,亦有显效。化裁作汤剂时,热甚可加石膏,胸满可加凝白;喉痛可加射干、板蓝根。小陷胸汤伤寒论【组成】黄连6克半夏9克枯篓实15克【功用】清热涤痰,宽胸开结。【主治】痰热互结,胸院痞满,按之疼痛,或咳嗽痰粘,舌苔黄腻,脉浮滑。【方解】本方证为痰热互结胸院

7、,气机郁滞不通所致。治宜清热涤痰,宽胸开结为法。方中黄连苦寒,清热泻火,半夏辛温,化痰开结,二味一寒一温,辛开苦降,善能泄热开结,治疗痰热内阻,胸皖痞闷之症,括篓宽胸涤痰,清热利肠,导痰热下行。全方药仅三味,而结构谨严,是较好的古方之【临床运用】1.痰热结胸,胸皖痞满按痛、便秘者,可加枳实以宽胸理气、散结消痰:若兼呕恶,可加入生姜汁少许,以止呕和中。2.痰热置市,胸闷气急者,加孽苗子、杏仁,以清泄肺热,降气化痰。四、治风化痰剂治风化痰剂是在治风化痰法指导下组成的方剂,具有治风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外风或内风所引起的风痰证。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故本类方剂又分疏风化痰剂与熄风化痰剂两类。疏风化痰剂

8、适应于外风所致的头目昏痛,恶寒发热、咳嗽多痰等症。处方以疏散外风药与止咳化痰药组合而成,代表方如止嗽散。熄风化痰剂适用于湿痰或热痰引动肝风的风痰证,如眩晕、头痛、惊厥、抽搐、肢体麻木,瘫痪及癫狂痫等症。处方以乎熄内风药与化痰药为主,酌配一定的药物组成,代表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止嗽散医学心悟【组成】桔梗(炒)荆芥(蒸)紫第(蒸)百部白前(熬)各9克甘草3克陈皮(去白)6克【功用】止嗽化痰,疏风解表。【主治】外感咳嗽,咯痰不爽,微恶风寒,脉象浮缓者。【方解】本方证为外感风邪,肺失宣降,津凝为痰所致。治宜疏风解表,才能顺利达到止嗽化痰的目的。方中荆芥疏风解表,桔梗、白前开宣肺气,百部、紫苑祛痰止

9、咳,陈皮理气化痰止咳,甘草缓急止嗽。全方以止嗽药物居多,故名止嗽散。此方温润和平,散寒而不助热,疏表而不伤正,为一般感冒咳嗽的有效方剂。【临床运用】本方治感冒咳嗽,为程钟龄氏经验效方。后人倍用紫苑,可显著提高疗效。如咳甚痰多,可加贝母、杏仁、半夏、茯苓以增强止嗽化痰力量:表证重亦可加防风、苏叶,以助解表之功。半夏天麻白术汤医学心悟【组成】半夏12克天麻10克茯苓15克橘红10克白术12克甘草3克【功用】健脾除湿,化痰熄风。【主治】风痰上逆,眩晕头痛,胸闷呕恶,痰多,舌白腻,脉弦滑。【方解】本方为风痰上逆诸证而设,以风痰之病,其根总由脾虚,治宜健脾除湿以清其本,化痰熄风以治其标,标本兼治,庶能收

10、到预期效果。方中以二陈汤调中去湿为主药,配白术健脾除湿,脾运健则痰湿去,运化复则肝得养。再有养肝熄风的天麻和半夏相伍,其化痰熄风之功,自较确凿。【临床运用】本方为治疗风痰眩晕、头痛的常用方。以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辩证要点。兼气虚者可加党参、黄茜;风痰甚加僵蚕、胆星;头痛甚可加川苜、蔓荆子。小结祛痰剂按其功效不同分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清热化痰、治风化痰四类。、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治疗湿痰咳嗽的基本方。故凡脾气不运,湿痰内阻,咳嗽痰多色白易咯之证,皆可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为治疗肺寒留饮的主要方剂,有温脾化寒痰的作用,适应于咳嗽稀痰,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而脉象见迟者。而舌、脉尤其是辨证要点,不可忽视。清气化痰丸与小陷胸汤都是清热化痰剂。清气化痰丸长于化痰宁嗽,适用于痰热内结的咳嗽痰黄、稠厚胶粘、舌质红苔黄的病证;小陷汤适用于痰热互结胸脱,气机郁滞不通,善于以辛开苦降来开泄痰热,导其下行。止嗽散、半夏白术天麻汤均有治疗风痰之能。前者以化痰止嗽为主,辅以疏散解表,开门逐寇,后者以熄风化痰为主,于平熄内风中辅以化痰,则眩晕的各种症状,可以自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