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龙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遵循科学发展观,描绘龙沙区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主要阐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宏观形势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深刻影响,全球经济进入典型的后危机时代,“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环境总体上逐步走出衰退;增长模式面临调整;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产业转移范围更广;经济融合性更高;我国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影响力更大。从国内看:我国仍处
2、于战略机遇期,将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由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转型,由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向一元经济体制转型,将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从省内看:全省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配套政策,以建设“八大经济区”作为战略引领,以推进“十大工程作为核心措施,将会更加强调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强调科技创新,更加强调保障改善民生,更加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从市内看:全市以经济总量翻番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主攻方向,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根本方法,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最终目的,确定了着力培育装备、食品、化
3、工、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六大产业”的主体战略。二、现实基础“十一五”时期,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决策下,始终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以贯之地坚持“发挥中心城区优势、提升中心城区品位、打造中心城区品牌”的发展定位不动摇,坚持“工业强区、工业立区”和“合力抓企业、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招商、突出抓载体”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坚持“抓企业、抓招商、抓改革、抓环境、抓稳定、抓作风”的六项措施不动摇,全力推进“教育先进区、科技先进区、文化先进区、社区建设先进区”和“实力龙沙、活力龙沙、魅力龙沙、和谐龙沙”建设,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赢得了全市年度目标考核超
4、标区“四连冠”,结束了产业无特色、企业无支柱、财政吃饭型、发展不协调的历史,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过去的五年,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201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实现70.5亿元,是2005年的4.6倍,年均递增35.6%o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1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5.85亿元,是2005年的3倍,年均递增24.6%;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37亿元,是2005年的3.6倍,年均递增29.4%。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过去的五年,是产业集群快速聚集、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五年。三次产业比由2005年的5
5、.1:33.5:61.4调整为17:57.1:41.2o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30户发展到67户,五年中引进战略投资者23户。装备制造和绿色食品加工两大传统产业渐成集群规模;以龙华新能源客车为代表的专用车生产基地、以精铸良公司为代表的高铁配件生产基地、以景宏机械为代表的石油机械生产基地初具拉动效应。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加速推进、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的五年。国企产改面达到98%,事业单位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2010年完成招商引资57项,内资到位资金26.8亿元,是2005年的5倍,外资到位资金110
6、0万美元,是2005年的4.8倍。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752万美元,是2005年的2.33倍,年均递增18.41%。有效参加哈洽会、绿博会等经贸洽谈活动,与韩、日、俄、港、台、京、津、沪、鲁等国内外诸多城市建立了广泛的经贸往来。城乡建设统筹发展。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的五年。累计升级改造街路2.08万平方米;维修养护砂砾路21.7万平方米,建设通村公路151.6公里。棚户区改造拆扒面积63.19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5069户;泥草房改造264户,建筑面积21520平方米。棚室化种植达到3830栋,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达到30%。建设三栋民族住宅楼,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有
7、线电视入户率均达到100%,建成农村沼气池740座。新增绿地面积22.0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5.4虬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过去的五年,是“四个先进区”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的五年。教育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7亿元,办学条件实现根本性改善,实现了“双高普九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以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建成文化广场34处,组建文艺队伍57支,安装全民健身路径57个,获得全省群众文化创新奖。率先全省实施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累计投入8000万元全面加强社区建设,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在“四个先
8、进区”的牵动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爱卫工作荣获省级标兵区,人口计生工作荣获国家级“阳光计生”示范区,高质量完成经济和人口统计工作,审计、档案、人防、物价、武装、老龄、残联、双拥、工青妇、老干部、关心下一代、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旅游、地方志等工作均取得快速发展,赢得多项荣誉,城区承载功能、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宜居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过去的五年,是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发展成果普惠全区的五年。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7亿元,实现下岗再就业75100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8%以内。完成解欠企业93户,受益职工21784人,解欠金额1.04亿元。职工住房公积金、离退休老干部护理
9、费、社区干部工资、环卫保洁人员补贴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普遍提高。干部职工福利待遇标准逐年提升,范围逐年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4080元提高到9914元,年均递增19.5%。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居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健全。社会局面稳定和谐。过去的五年,是民主法制进程加快、社会保持安定和谐的五年。大力推进责任、法治、服务、开放、廉洁“五型政府”建设,政府履职能力、服务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升。累计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83件。“五五”普法工作顺利完成
10、,社区矫正工作列为全省试点,荣获全省“平安区”、“法治环境建设先进区”。积案化解和维稳创安活动有序开展,“大调解”格局初步形成。无重特大事故发生,社会治安良好,人民群众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三、发展机遇“十二五”时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新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新的时期里,我们将迎来一系列有利于龙沙发展的新机遇。区位地缘机遇:“十二五”时期,随着全市发展重心进一步南移,以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的新城区建设,将逐渐放大龙沙区的发展空间;以哈齐客专开通为契机的新客站建设,将逐渐吸引更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聚集龙沙区;以全市重点项目开工为契
11、机的房地产开发建设,将逐渐形成龙沙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发展新能源产业为契机的全省专用车生产基地建设,将逐渐吸引更多的新产业、新项目落户龙沙区;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的城区扩展模式,将逐渐吸纳更多的发展元素融入龙沙区。战略导向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仍将进一步加大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扶持力度,已明确提出包括财政、税收、社保等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的优惠政策。国家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省力推的“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全市着力培育的装备、食品、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六大产业”,都将带来配套
12、的扶持政策,也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产业转移机遇:“十二五”时期,沿海、发达地区一些经济产业向内陆、欠发达地区转移具有强烈的内在要求和历史必然。沿海和发达地区产业只有转型升级才能适应国际竞争,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出口受阻、市场有限、劳动力不足等制约因素,迫切需要通过向内地、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来克服遇到的困难,为我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机遇。随着我区中心城区地位的提升,特别是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日臻完善,已完全具备了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各方面条件。四、面临挑战“十二五”时期,面临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双重挑战,面
13、临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艰巨任务,面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巨大压力,特别是随着全市各县区竞相发展的形势和我区发展指标基数较大的实际,保增长的压力与日俱增,保刚性支出的任务越来越重,我区加快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构想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创造性落实中央、省、市、区的决策和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强区富民为目标,以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主线,坚定不移走“合力抓企业、重点抓工业、核心上项
14、目、突出惠民生”发展之路,不断强化“抓招商、抓改革、抓环境、抓稳定、抓作风”各项措施,高标准推进“教育先进区、科技先进区、文化先进区和社区建设先进区”建设,全力打造实力龙沙、活力龙沙、魅力龙沙、和谐龙沙建设新优势,积极构建全市优势产业集成区、跨越发展先行区、创业宜居首善区,以更加坚实的发展基础加速龙沙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发挥区位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协调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
15、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坚持创新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共享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16、式的根本出发点,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战略定位随着全市发展重心南移,把握发展的各个要素,全力培育七大“经济增长极”。力求打造“百亿级的经济增长极”2个:新城区建设经济增长极、全省专用车生产基地增长极;打造“50亿级的经济增长极”2个:装备制造产业增长极、城中村改造增长极;打造“20亿级的经济增长极”3个:绿色食品加工业增长极、石油机械生产增长极、高铁配套产业增长极。通过对七大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和打造,强力拉动我区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保障区域财力的强力增长。四、发展战略为实现我区“十二五”时期“强区富民”的总体目标,围绕“合力抓企业、重点抓工业、核心上项目、突出惠民生”四项措施,全力实施“企业集群、工业升级、项目聚集、民生保障”四大战略,积极构建全市优势产业集成区、跨越发展先行区和创业宜居首善区。企业集群战略。继续把抓企业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