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驾驶员安全性.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2784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驾驶员安全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驾驶员安全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驾驶员安全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驾驶员安全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驾驶员安全性.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如何提高驾驶员安全性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剧增,驾驶员队伍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交通事故统计表明,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率呈高速上升趋势,驾驶员安全性问题成为制约交通安全的瓶颈。1、驾驶员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从1998年开始,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以8%的幅度递增。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高居世界第一,相当于每天坠毁一架大型客机,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众所周知,交通系统主要由人、车、路组成,其中,人主要是指驾驶员。根据2003年全国交通事故成因分析,机动车驾驶员违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造成的事故起数、

2、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占总数的86. 3%, 77.因和84. 6%o可见,驾驶员在交通事故成因中占相当重的分量,要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2、驾驶员安全性的提高措施驾驶员安全性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常规条件下的安全行车技能,也包括紧急情况下临危不慌的心理要求和安全化解技能;既包括对交通安全规则遵守的自觉性,也包括对所驾驶车辆的科学保养知识等。2.1 驾驶适宜性检测驾驶适宜性是指人具备圆满、不出差错地完成驾驶工作的素质及经过驾驶培训可获得从事驾驶工作的潜在性能,一般主要与驾驶员的心理、生理素质有关。驾驶员的身体或生理素质主要包括体格、体力(肌肉力量、呼吸、循环技能等)、从

3、事驾驶工作所必须的感觉机能和心、肺、血压机能及无妨碍驾驶的疾病等;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反应特性、感知运动协调能力、判断能力、应急能力等。众所周知,获得驾驶执照之前,驾驶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这是针对驾驶员的身体进行的生理检测,从根本上排除那些体质不合格的人进入驾驶员队伍。但这些检查都是对驾驶员的片面检查,还要根据行驶中驾驶员特性对驾驶员作进一步检测,即驾驶适宜性检测。我国驾驶员适宜性检测项目见表1。通过驾驶适宜性检测,检测出不适宜驾驶工作的驾驶员,对轻微的驾驶不适宜者,可针对不适宜状况实施针对性再教育与训练;对严重不适宜者,劝其离开职业驾驶员队伍,从而有效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素质,从根本

4、上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驾驶员的驾驶适宜性并不是持久的,随着年龄的增大,驾驶适宜性程度会降低。所以,还需进一步研究驾驶员的心理、生理特性,定期进行驾驶适应性检查,保证新上岗和经验驾驶员都有较好的心理、生理素质。2.2 驾驶质量严格把关2.3 2.1提高驾驶培训质量驾驶培训质量高低对道路交通安全及驾驶员队伍整体素质建设的影响直接、持久。要有效提高驾驶培训质量,一方面必须改革现有驾驶培训体制,实行驾驶培训与质量监督管理相分离。我国许多驾驶培训学校或者附属于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与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交通管理部门一身担二责,无可避免存在内部包容和袒护,使驾驶员培训质量缺少有效的监督,

5、导致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提高培训质量,必须使培训与质量监督机构相分离,各司其职。另一方面,驾驶培训中除了注重驾驶技能培训外,还应重视对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培训I。经验证明,心理素质好的驾驶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I,随着驾驶经验的增长,驾驶技术、行车经验愈来愈熟练、丰富,只要谨慎驾驶一般都能安全行车;而心理素质差者,随着驾驶经历的延长,危及交通安全的心理障碍也会愈来愈多、愈重,有的还会身不由己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加强驾驶员心理训练,提高安全行车能力,预防交通事故是非常必要的。汽车驾驶员心理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准备性训练、动机训练、情绪调节训练、能力迁移训练、人际交流训练、应激处理训练、事故后心理康

6、复训练等。通过心理训练提高个性特征的稳定性,使驾驶员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发掘身体潜力,保持最佳安全行车状态,在极度紧张、艰苦条件下,能调整适宜的情绪兴奋程度和情绪稳定性,使自己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注意力和控制能力都发展到高水平,有处置种种复杂情况的能力,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总之,提高驾驶培训质量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提高新驾驶员的安全驾车技能、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及紧急情况处理技能与临危不慌的心理素质培训等方面,而不是研究如何通过驾驶考试上。2. 2. 2严把驾驶执照年审关为保证每一个上路行驶的驾驶员都能达到安全行驶要求,一方面,应定期对驾驶员的驾驶能力进行检验。驾驶执照年审部门要采

7、取有效措施对驾驶员进行全方位检测,全力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驾驶员会出现视力下降、反应速度迟缓等老年化问题,检验部门须特别注意老年驾驶员这一群体,并针对其特征,采取有效检验措施,坚决抵制不合格的老年驾驶员继续开车。2. 2. 3研制提高驾驶员质量的检测系统在驾驶员的日常行驶工作中随时都有偶然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这些因驾驶质量引发的交通事故不能预知。通过提高驾驶培训质量和年审质量并不能杜绝日常的驾驶质量问题。因为日常生活中疲劳、饮酒、服药、情绪化等人为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驾驶质量降低,需研制检测系统对驾驶员行为与状态进行检查。日常驾驶质量检测主要包括:自动监测驾驶员血液酒精含

8、量的报警系统;测试驾驶员驾前状态的软件系统,在发动车辆之前,测试驾驶员手脚反应灵活度、头脑清醒度;反馈不同路况和驾驶员精神状态信息的智能系统,在行驶过程中实时调整行驶最大速度,超出极限就触发报警系统。2. 3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有些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违章操作,如乱停放车辆、见缝插针、超速行驶、超载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不当变道、左右急打方向盘等,这些都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观原因。所以要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还必须从思想上提高其安全意识。2.3. 1加强安全教育驾驶员队伍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治本的工作,党和政府在交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及安全常识,只有被广大驾驶员真正认识到了,才会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自觉

9、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目前,主要采取两大措施,即安全教育(如规章制度和安全法规的教育)和经济处罚。经济处罚只是驾驶员违章后必须付出的代价,起到事后惩戒驾驶员的作用。但有时候事与愿违,有些驾驶员在受到处罚之后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安全性进一步降低。为此,应从根本上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1)坚持经常性、群众性、科学性、艺术性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提高和培养驾驶员的交通安全理念,增强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交通意识和职业道德。推行和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卓有成效地发挥安全教育的作用,如运用现代安全科学管理方法,大力学习和推行安全系统工程、心理学、生物节律等,从人、车、路、信息、环境

10、因素等入手,实施针对性、目的性强的安全教育。(2) “以人为本”,根据驾驶员的自身特点,组织驾驶员学习交通心理学、车辆安全行驶基本原理与车辆安全性能等,组织事故多发地段驾驶员进行操作优化训练,组织驾驶反应时间、维护车辆安全性能演练考核,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竞赛,提高驾驶员正确处理交通信息、实现最佳控制车辆的能力,在思想上、技术上全面提高驾驶员安全素质。通过安全教育,使驾驶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做到不违章开车、无证不开车、酒后不开车、疲劳不开车等,从而主动避免不安全因素的产生。2. 3. 2健全安全管理法规交通管理部门必须根据交通过程中驾驶员的不法行为,制

11、定相应的法规,并且交通法规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完善,让驾驶员无漏洞可钻,规规矩矩安全行车。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企业必须设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制订完整的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学习考勤制度、安全会议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奖罚制度等。做到安全管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用制度管人,提高驾驶员遵章守纪观念。2. 4改革驾驶员安全管理工作驾驶员安全管理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点。驾驶员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建立健全完整的驾驶员安全行车档案,完善驾驶员上岗培训、定期培训、定期检测考核、专题培训等制度,最终实现驾驶员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2. 4.1强化驾驶员奖励与强制退出的管理驾驶员管理要奖、罚结合,鼓励安全驾

12、驶行为,坚决抵制、打击不安全驾驶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于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一年内违章累计零分的机动车驾驶员,延长驾驶证审验期;对于肇事逃逸的驾驶员,终身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将奖励安全与处罚肇事逃逸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是我国机动车驾驶员管理上的一大进步,对鼓励先进、弘扬正气是一个极大的促进,表明我国已经以法律形式强化机动车驾驶员奖励与强制退出管理。2. 4. 2针对驾驶员队伍结构变化实施分类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驾驶员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尽管目前为止,职业驾驶员还是驾驶队伍的主体,但非职业驾驶员队伍的日益扩大不容忽视。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步拉大,笼统、

13、泛泛的日常教育管理方式已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针对职业驾驶员和非职业驾驶员的不同特点来设计、制定相应的教育管理机制。在职业驾驶员方面,必须积极配合交通部门实施职业驾驶员上岗培训制度,并且主动把重点驾驶员名单提供给交通部门和专业运输经营企业,便于对职业驾驶员进行从业资格审查,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把不符合职业驾驶员要求的人员从队伍中清除出去,提高职业驾驶员的整体素质。非职业驾驶员,尤其是私家车驾驶员的分布范围较广,文化素质较高,驾驶技术较低,驾驶理论、车辆保养、机械构造常识不足。针对这一特点,要积极推动驾驶员协会建设,把分散的非职业驾驶员组织起来,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学习交通安全法规知识,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现阶段,驾驶员协会可先由政府或交警部门主导,以职业驾驶员为主体、依托大型专业运输企业来建立,然后逐步过渡到以非职业驾驶员为主体、完全社会化的自我管理模式。通过一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人性化宣传教育,如开展文明驾驶员评比、组织交通法规有奖竞赛等活动,吸引非职业驾驶员在主动参与中接受教育。驾驶员作为道路交通系统中最活跃、最积极、对车辆的安全行驶起着统领与控制作用的关键要素,其安全性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引起交通主管部门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强化驾驶员安全性的提高,切实改善我国交通安全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