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2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了解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2篇篇1中国正处于一个精神文化复兴的时期,历经风雨峥蝶的长征路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日日夜夜,我们的先辈放弃了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一步一个脚印才有了今天繁荣富强的国家局面。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精神上成为了我们民族的根本,更在精神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民族文化遗产也成为我们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共同点。因此,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第一个文化使命是传承。传承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线,是中华文明对世代深远影响的重要体现。然而,我们在传承中也面临着挑战。现代社会中,诸如崇尚新鲜、以快节奏的生活与消费为主和趋向西方化等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我们
2、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有弹性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方式,传递并继承我们的文化。第二个文化使命是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而我们也正在经历着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是各行各业的必经之路,文化也不例外。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二者互相融合并共同发展。创新可以激发我们祖先所留传下的优秀思想和实践,从而真正派上用场。在可持续发展的语境下,通过创新和弓I领人们的价值观,完善中国文化的内涵,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和谐融合。第三个文化使命是走向世界。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用开放的心态展现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韵味,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在现如今全球面临的严峻
3、挑战下,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都是必要的,让我们的文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为全球文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文化使命,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文化,不是在朝阳下温习题材循环的一种名词,而是需要在生活中贯彻和诠释的方式。我们要勇于承担新时代的文化责任,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革故鼎新,做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净化者、引领者、推动者。这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承肩的文化使命!篇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文化建设,从民族复兴的高度肯定文化的深层次价值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事关精气神,在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缺乏精神向度的凝聚力,那么国家的硬实力就会因难以形成合力而不能充分支撑起民族复兴的大厦。因此,中国共产党人要完成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然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要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展开。在时间维度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再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接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凝聚中华民族新的价值共识。和世界上的其他古文化
5、传统相比,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从未出现断层。换言之,中国古代文化一直处于不断生成过程之中。如果将中国文化的生成过程比喻为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多幕剧的话,那么中华民族是便演出的主体,幅员辽阔的大中国是演出的舞台,文化是演出的内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引以为傲、令人艳羡的文化系统,在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层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独步寰宇的中华人文精神、道德体系与思想理念。中华文化在天人、家国、群己、人我、身心、性情、公私、义利等领域都成就非凡,这些文化基因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规范着中国人的知与行。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作为中华文化演出的主体是自在
6、的,直到近代危难之际,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才被激发出来。然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由于缺乏先进的、坚强的领导力量,自觉后的中华民族既没有实现独立,也没有完成古老文化的更新再造。只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的批判指导下,古老的中华文化才在现代性的文化浪潮中有了真正开新的契机。但是,在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强势裹挟中,中国的现代性文化因西风的猛烈冲击而一度迷失了方向。甚至一些国人因醉心于西风而丧失了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坚定的文化自立意识以及迫切的文化自强意识。中
7、国文化从传统中来,不离于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要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离不开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实质上是价值观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人要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就要在当今多元的价值洪流中笃定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在空间维度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铸造中华文化近则悦,远者慕的高势能,凝合化成天下的文德之力。当世界历史还没有真正开始的时候,当欧洲I、美洲尚彼此隔绝的时候,古代中国却早已开启了文化交流的旅程。与公元1500年以后由欧洲远洋航行带来的世界文化交流不同,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飘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8、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含英咀华、吐故纳新,远播海外,八方来贺。近者如日本派出19次遣唐使,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远者如欧洲诸国,当尚处于宗教神学笼罩下的欧洲人与西亚各国通商中接触到大唐的物资和文化后,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无限向往和敬畏。此时的中国因文化的高姿在亚洲之中国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中华价值辐射四邻,文德之力泽被海外。然而,随着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彼时的中国人在主流上习惯了来学,而不愿往教,致使对外邦文化缺乏了解而形成了一成不变的认识;习惯了自居文化的高姿态,致使对外邦一律以夷视之而形成虚妄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起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既要向内生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器物、制度、行为、心态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又要向外探索,讲好中国故事,散发中国价值的芬芳,让中国人的价值理念融于国际规则之中溉要打造近悦远慕的世界文化高地,绘制纵横指向的精神坐标,又要防止知己不知彼的自闭症和一叶障目虚骄自得的夜盲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船乘风破浪的改革开放有了四十年的历程,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将继续为中国文化的向内生长和向外探索而开辟新的境界。从亚洲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一带一路到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一直在用惠人之诚诠释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文德感召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