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会展业五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32091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会展业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会展业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会展业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会展业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会展业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会展业五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会展业五年发展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城市会展业五年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市场在会展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方向,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基础扎实、布局合理的会展业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会展业扩大开放、带动产业、促进消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描绘好发展新画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二)发展目标。全面实施会展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力争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大提升。一年打基础:加快建设专业场馆,完善配套设施,专业场馆

2、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展会,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会展市场规模。三年上台阶:到2023年,办展办会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月月有博览、天天有展销的会展格局。五年大提升:会展业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到2025年,举办规模以上展会超300场,展出总面积突破500万平方米,绿色展馆、绿色展会建设初显成效,试点会展场馆、展会的绿色展装比例达到60%o二.重点任务(-)加大会展设施建设力度。1加快会展场馆建设。开展会展场馆规划布局研究,优化提升会展空间布局,科学制定专业会展场馆专项规划,形成空间布局合理、规模结构优化、功能

3、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备的会展场馆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场馆提升改造或新建与本地经济规模、产业发展、区域特色相匹配的专业会展场馆,提升举办专业化会展的承载力。鼓励市、县(区)建设特色会展场馆,推动规划建设专业场馆,对设区市新建室内展览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以上的专业展馆,给予资金支持。力争到2025年,实现设区市专业场馆全覆盖。2.完善配套设施。整合资源,加强与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机场、铁路、公交、地铁等单位的合作,在国内主要交通枢纽统一租用广告牌,形成宣传推广系统,发布会展档期和招商引资信息,推广城市形象。加快完善会展场馆周边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商场、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重点推进会展中心等场馆

4、及新建大型会展综合体的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场馆信息化改造,完善场馆硬件设施和智能控制系统。(二)壮大会展业市场主体。1 .引进规模以上会展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会展策划、主办、服务企业落户。鼓励国内外会展机构来城设立办事机构。持续开展三请三回三企入城活动,推进会展入城计划,力争每年引进1-2个会展企业或项目落户。鼓励各地出台政策,支持社会组织、行业商协会、企业引进会展项目,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奖励。2 .培育龙头会展企业。出台政策措施,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先进理念、多元发展、模式创新的龙头会展企业。鼓励会展场馆运营机构、品牌展会主办单位通过模式复制、品牌输出等方式走出去做强做大,打造具

5、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领队企业。鼓励会展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联合等方式,提升组织化水平,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会展企业达到3家以上;年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的会展企业达到10家以上。3 .推进会展市场化进程。严格规范政府办展,推进政府主导型会展活动逐步实施市场化转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开竞标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会展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逐步减少财政投入,增强市场化专业服务能力。对规定机关退出主办的展会,加快市场化转型,提高办展经济效益。4 .延伸会展产业链。以展览企业为龙头,发展以交通、物流、通信、金融、旅游、餐饮、娱乐、住宿等为支撑,策划、广告

6、、印刷、文创、设计、安装、租赁、现场服务等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形成行业配套、产业联动、运行高效的展览服务业体系,增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带动行业发展壮大。支持设立会展产业园,推动会展产业集群发展。(三)大力培育会展品牌1打造一批标志性品牌会展。重点办好博览会、绿色食品博览会、旅游博览会、产业大会、药品交易会、家具产业博览会,创办商界论坛和创新论坛,定期举办交流月活动、文化论坛。鼓励国家级展会打造国际一流展会,支持品牌展会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品牌影响力位居前列的国际品牌展会。2 .培育一批地方特色会展。结合各地产业优势和消费热点,持续开展一城一展一会活动,推动各地会展经济加快

7、发展。定期发布会展活动指导目录,明确会展业发展重点,避免展会同质化。建立重点会展项目库,对重点会展项目从宣传策划、现场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研究制定品牌会展活动评估认证办法,开展品牌会展评定。到2025年,评选10个左右品牌展会。3 .大力推进智慧场馆建设。运用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整合提升展馆服务功能;构建会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行业监管和会展服务提供信息支持,引导会展与城市经济融合发展、良性互动。全面构建绿色会展体系。与国际会展组织、标准化机构合作,鼓励和支持重点展馆、重点展会开展试点,推动绿色展馆、绿色展会认证。重点在绿色展装领域取得突破,制定绿色展装标准,推进绿色展

8、具技术创新,建立展览垃圾回收机制,完善绿色展装配套服务支持体系。4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鼓励举办主导产业与龙头企业的全国产销对接会。支持消费品工业、农业龙头企业在大型商超、批发市场、会议型酒店、广场、体育馆等场所举办交易会、订货会,实现产销有效衔接。完善会展标准体系,推进会展行业标准化建设。加大招商招展力度,提高展会的国际参展商和采购商比重。支持会展主体、会展品牌加入国际展览业协会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会展业组织。(四)加大会展项目招商力度。1引进产业会展项目。对接产业链链长制和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围绕重点产业链打造专业会展项目,实现会展经济与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各产业链牵头部门要支持并积

9、极参与引进国内外大型品牌会展,力争到2025年每个产业链牵头部门培育或引进3个以上会展项目,实现一个细分行业一个专业展。2.引进服务消费类会展。重点围绕高品质家电、智能家居、文化旅游、大健康、体育、家政、网络与教育培训等新兴消费,培育或引进一批会展项目。鼓励各类会展主体根据地域条件和旅游资源举办会奖旅游项目,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五)促进会展业创新发展。1 .推动绿色办展。倡导节能、环保、低碳办展,支持场馆设施、项目运营、展示设计、展台搭建、仓储物流、垃圾处理等环节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可循环利用材料,提升绿色展会比重。力争到2025年,60%以上的国家级和省级会展活动实现绿色办会办

10、展。鼓励会展设计、组展、搭建、场馆等企业利用VR/AR、3D打印、多点互动触摸等新工艺新技术,逐步实现设计简约化、构件模块化、材料低碳化。2 .建设线上新平台。推动传统会展项目数字化转型,搭建数字展厅,通过主播推介、直播带货、视频连线等方式,举办云展览云对接云推介云洽谈。支持展会主办机构将线下展会项目开通线上展览,探索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办展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云展览平台功能。3 .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会展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展会主办方在注册登记、审核认证、预约浏览、商务服务、线上商城、交易统计等会展服务链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新基建技术,提升参展全流程在线服务能力。三、保障

11、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促进会展业发展协调机制,研究解决会展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协调重大会展活动的组织实施。推进会展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各项工作。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参照建立促进会展业发展协调机制,并明确统筹会展业发展的职能部门,提升政府服务和保障能力。2 .强化政策扶持。各地应结合实际,统筹安排资金,支持会展业发展,重点支持引进国内外会展品牌和规模以上的企业落户,培育本土会展龙头企业和品牌会展项目。改善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宽会展企业的融资渠道,发挥信用保证保险的融资担保和增信功能,加大担保机构对会展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3 .加快人才培养。建立会展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并纳入

12、人才规划。鼓励会展领域人才参加相关专业职称评审。组织开展国内外知名会展机构培训,支持会展从业人员参加国际会展专业培训。继续举办大学生绿色会展创新创意挑战赛,储备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高校开设会展专业,鼓励院校、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与会展企业合作建立会展产业教学、科研和培训基地。4 .优化发展环境。依托政务服务网和服务通平台设立会展活动统一服务栏目,逐步实现会展活动服务一网通办。推进会展服务在窗口统一受理,降低企业办展成本。主管部门对除涉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外的商业型展会实行零审批。加强会展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会展活动期间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制作会展专题宣传片和宣传手册,开展会展整体形象宣传。完善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打造展示会展的互联网窗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