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工程穿越铁路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水工程穿越铁路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供水工程穿越铁路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供水二期工程穿越铁路施工三标建设单位:XX西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现场管理机构:XX西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XX分公司设计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XX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XX铁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建设地点:XX省新民市、XX市XX县工期要求:计划开工日期为20XX年10月20日,20XX年11月20日完成套管的埋设施工,20XX年2月15日全部完成。工程简介:本标段工程为管道穿越铁路工程8处,分别为穿越XX客专6处(直埋),锦阜高2处(顶进)。(1)XX供水管线穿越XX客专XX特大桥DK630+755.94铁路工程。交叉处
2、铁路里程为DK630755.94,位于黑山北新民北区间,涵位于XX特大桥263#264#、264#265#墩间穿过,桥下净空8m,距离桥墩承台边线尺寸为12.9米。XX客专左侧预留XX方向通辽下行联络线,距在建XX客专下行线为28.65m,右侧预留北京方向通辽上行联络线,距XX客运专线28.51m。路基两侧为旱地,防护涵孔径为2-2.0m,以开挖直埋方式下穿铁路,与XX客专交角为88,在铁路安全保护区内设置,涵长2X54m0涵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内径2.0m,壁厚0.2m,每节长3m,共2义18节,基底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0.3m厚C30混凝土封底+0.Im厚C30混凝土找平。供水管线安装完
3、成后,线路两侧安全保护区位置距防护涵外壁1.5m处设置防护标志。(2) X供水管线穿越XX客专XX特大桥DK643+523.90铁路工程。交叉处铁路里程为DK643+523.90,涵位于XX特大桥156#157#、157#158#墩间穿过,桥下净空26m,距离桥墩承台最小为14米。铁路线路左侧为林地,右侧为沈山线。防护涵孔径为2-2.Om,以开挖直埋方式下穿铁路,与XX客专正交,在铁路安全保护区内设置,涵长254mo涵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内径2.0m,壁厚0.2m,每节长3m,共2X18节,基底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0.3m厚C30混凝土封底+0.Im厚C30混凝土找平。供水管线安装完成后,线
4、路两侧安全保护区位置距防护涵外壁1.5m处设置防护标志。(3) X供水管线穿越XX客专XX站特大桥DK553+152.54铁路工程。交叉处铁路里程为DK553+152.54,位于XX北黑山北区间,涵位于XX站特大桥66#67#、67#68#墩间穿过,桥下净空13.0m,距离桥墩承台最小为11米。铁路路基两侧为树林。防护涵孔径为2-2.0m,以开挖直埋方式下穿铁路,与XX客专交角为66。,在铁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涵长2X51m0涵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内径2.0m,壁厚0.2m,每节长3m,共2X17节,基底采用0.3m厚C30混凝土封底+0.Im厚C30混凝土找平,如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未发现
5、地下水则不需施工封底混凝土。供水管线安装完成后,线路两侧安全保护区位置距防护涵外壁15m处设置防护标志。(4) X供水管线穿越XX客专XX特大桥DK568+342.53铁路工程。交叉处铁路里程为DK568+342.53,涵位于XX特大桥34#35#、35#36#墩间穿过,桥下净空12.0m,距离桥墩承台最小为13.7米。铁路右侧为大白公路,左侧为旱田、树林。防护涵孔径为2-2.4m,以开挖直埋方式下穿铁路,与XX客专交角为91。,在铁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涵长2X57m0涵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内径2.4m,壁厚0.24m,每节长3m,共2X19节,基底采用0.3m厚C30混凝土封底+0.I
6、m厚C30混凝土找平,如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未发现地下水则不需施工封底混凝土。供水管线安装完成后,线路两侧安全保护区位置距防护涵外壁15m处设置防护标志。(5) XX泵站66kV电力线路穿越在建XX客专DK563+756铁路工程。XX泵站66kV电力线路由66kVX变出线,接入XX供水二期工程加压泵站。该电力线路为敷设3根单芯电缆和1根24芯OPGW通讯光缆,共计4根,电压等级66kV0电力线路在XX省XX市XX镇境内与在建XX客运专线相交于DK563+756.30处,正交,需设置防护涵通过铁路。位于XX北黑山北区间,涵位于三间庙大桥9#10#墩间穿过,两墩之间桥梁跨度为32.7m,桥下净空11.
7、Om,涵中心距在建XX客专桥墩承台最小距离为13.95m。涵位处在建XX客专为双线,线间距为5.0m,直线,60kgm无缝线路,电气化铁路,桥梁地段。勘察期间XX客运专线三间庙大桥正在建设,梁已架设,线路未开通。桥梁两侧为旱地。新建防护涵孔径为IT.55m,以开挖直埋方式下穿铁路,在铁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涵长54m。涵管采用“钢承铁路用加强型钢筋混凝土圆管”,管节级别为TJ4,内径155m,壁厚0.16m,每节长3.0m,共18节,全长54m。采用直埋法安装就位,下设粗砂管座。电力线路安装完成后,桥梁两侧安全保护区位置距防护涵外壁1.5m处设置标志桩。(6) 北五泵站66kV电力线路穿越在
8、建XX客专DK557+957铁路工程。北五泵站66kV电力线路由66kV北五变出线,接入XX供水二期工程加压泵站。该电力线路为敷设3根单芯电缆和1根24芯OPGW通讯光缆,共计4根,电压等级66kVo电力线路在XX省XX市XX镇境内与在建XX客运专线相交于DK557+957.20处,正交,需设置防护涵通过铁路。涵位于XX北黑山北区间,申德营子特大桥9#10#墩间穿过,两墩之间桥梁跨度为32.7m,桥下净空15.0m,涵中心距在建XX客专桥墩承台最小距离为12.85m。涵位处在建XX客专为双线,线间距为5.0m,直线,60kgm无缝线路,电气化铁路,桥梁地段。勘察期间XX客运专线申德营子特大桥正
9、在建设,梁已架设,线路未开通。桥梁两侧为旱地。新建防护涵孔径为IT.55m,以开挖直埋方式下穿铁路,在铁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涵长54m。涵管采用“钢承口铁路用加强型钢筋混凝土圆管”,管节级别为TJ4,内径1.55m,壁厚0.16ITb每节长3.0m,共18节,全长54m。采用直埋法安装就位,下设粗砂管座。电力线路安装完成后,桥梁两侧安全保护区位置距防护涵外壁1.5m处设置标志桩。1.2.自然地理特征1.2.1.地质条件(I)XX供水管线穿越XX客专DK630+755.94、DK643+523.90、DK553+152.54、DK568+342.53防护涵工程。据本工程XX客专相关特大桥区域
10、地质资料及勘探揭示,桥址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1+p1)黏土、粉质黏土、粉土、淤泥、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砂、中砂、细砂、粗砂、砾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1+p1)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中砂、粗砂、砾砂、细角砾土、粗角砾土;下伏地层主要为侏罗上统(J3),泥岩及砾岩。(2)XX泵站66kV电力线路穿越在建XX客专DK563+756防护涵工程。涵位处地下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粉土:灰白色,潮湿,稍密,手捏有砂感,不能搓条,含约5%细砂,局部夹黏土,O0=160kpao细角砾土:灰褐色,稍密,尖棱形,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灰岩o0=300kpao粗角砾土:灰褐色,中
11、密,尖棱形,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灰岩o0=800kpao涵底落于。0=16OkPa的粉土层上。(3)北五泵站66kV电力线路穿越在建XX客专DK557+957防护涵工程。涵位处地下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粉土:灰色、黄褐色,土质较均匀,手捻较光滑,切面稍具光泽。摇震无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呈软可塑状态,o0=120kpa.砂砾岩:黄褐色、浅黄色,结构大部分破坏,块状构造,碎裂状结构。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破碎,以碎石状为主,少量砾砂状。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o0=250kpao涵底落于0=250kpa的砂砾岩层上。1. 2.2.水文条件(I)XX供水管线穿越XX客专DK630+755.94、D
12、K643+523.90、DK553+152.54、DK568+342.53防护涵工程。钻探期间,钻孔均遇见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由河道内河流及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勘察期间场区各工点地下水埋深约1.5m6.5m。桥址区勘探段内的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不具侵蚀性。(2)XX泵站66kV电力线路穿越在建XX客专DK563+756防护涵工程。钻探期间,钻孔均遇见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勘察期间场区地下水埋深9.3-10.2m。(3)北五泵站66kV电力线路穿越在建XX客专DK557+957防护涵工程。钻探期间,钻孔均遇见地下水,地下水类型
13、为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勘察期间场区地下水埋深4.854.9mo第二章编制说明2. 1.编制依据(1)XX供水二期工程穿越铁路施工三标的合同文件。(2)国家及XX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3)国家现行的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程等。(4)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5)我公司近年来参建的穿越铁路顶进施工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6)为完成本工程所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及机械设备等资源。2. 2.应用的主要技术规范铁路技术管理规程(TG/01-201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铁路混凝土
14、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1303);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工程建筑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的通知(水办2005480号)第三章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措施3. 1安全目标本工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管理方针,充分发挥全员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人人讲安全,处处标准化。为实现“杜绝死亡事故及重伤事故”的目标,制订本工程的安全管理保证措施计划如下。3. 2.安全保证体系3. 2.1.安全保证体系
15、及说明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中制定的劳动安全管理办法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项目安全管理、设备质量、人员素质达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针对本工程的工期紧、地点分散、重难点工程多、参建人员及机械设备分散等工程特点,从多层次、多方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定期地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逐级签订安全协议书,使各级明确安全职责和安全目标,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规划,达到全员参与,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管安全”。施工生产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目的。3. 2.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3. 2.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安全管理规定,项目部、施工队必须建立安全组织机构,成立以第一管理者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安全措施。贯彻落实“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人管安全,只要有施工的地方,就有人管质量”的基本理念。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总工、施工副经理、安全经理副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职能部门和施工队负责人为组员,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工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组织日常检查,每周向管理公司提供健康、安全、环境周报。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