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多校区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论文.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49606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多校区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论多校区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论多校区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试论多校区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试论多校区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多校区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多校区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试论多校区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管理逐步取代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管理手段。通过对北京联合大学引进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过程的详细描述,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信息化教学管理为北京联合大学带来的变化,突出了分散办学集中管理的办学理念。关键词:多校区;独立法人学院;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分散办学;集中管理北京联合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一所综合性市属大学,具有其独特的办学特点。自1978年正式建校以来,经过多次院际整合、专业优化,形成了目前以校本部小营校区为主、多个校区及独立法人学院并存的办学形式。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同时存在着三级管理(校、院、系)

2、和两级管理(校、院)的教学管理体制。因此,教学工作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诸多现象,桎梏了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北京联合大学历任领导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行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试图引进一套比较先进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从制度上规范各学院的教学管理活动,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工作水平及效率,并最终实现分散办学、集中管理的办学理念。北京联合大学从2000年以来,引进并使用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一、金安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1 .校本部发展时期2000年,北京联合大学经过多方论证,与金安桥公司合作引进了金安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C/S

3、+1inux的开发模式,经过多方面的实验论证,首先在校本部小营校区和白家庄校区试运行,首次实现了公共选修课的网上选课功能,这在我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校本部四学院(自动化学院、信息学院、管理学院、机电学院)于XX年实现了网上排课,教师、学生基本告别了过去那种通过纸质课表了解自己上课信息的方式,信息化手段开始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XX年,校本部四学院开始进行教师网上远程录入成绩,学生均可通过互联网络查询自己的课程成绩。同时也基本实现了通过系统进行学籍管理。XX年进一步实现了通过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毕业生资审工作。至此,校本部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较大比重均通

4、过金安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初步实现了最初的设想。2 .各独立法人学院的推广时期XX年,学校开始将金安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向其他独立法人学院进行推广,力图能够从形式上实现全校资源的统一管理及合理配置。但该项工作的进展并不顺利,鉴于各法人学院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强行统一管理难度极大,甚至会破坏校本部业已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因此在各学院安装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时均采用每个校区独立设置服务器的方式,因此,实际上并没有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但包括应用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商务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生物化工学院(自建)均开始使用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教学管理工作,这也为后续引进新的系统、推进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奠

5、定了一定的基础。3 .对于金安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评价金安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我校第一次引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从总体上说应该是成功的,特别是在校本部范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减轻了教学管理人员的负担,为教师、学生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为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面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思想上的准备,使每一个人认识到信息化替代传统的手工管理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使各独立法人学院充分认识到分散办学、集中管理的办学模式是北京联合大学今后健康发展的唯一办学形式。但是,金安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它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首先,金安桥公司本身的人才技术储备不足,技术实

6、力较弱,很难开展高难度的技术升级改造;其次,金安桥公司对于我校特殊的管理模式了解不深,对于基本的教学规律认识不透彻,无法应对我校不断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在金安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多年运行中,始终没有能够实现“教学计划一教学任务一排课”这一基本的教学运行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由于我校同名专业、专业方向繁多,教学计划模块始终没有正式使用,测试工作基本上以失败告终,排课教师只能从纸质教学任务书中人工提取数据进行排课;考试模块经过多年努力也无法使用;学籍管理模块的稳定性极差,丢失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选课模块虽然使用多年,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数据处理出错的频度较高。同时必须承认,独立法人学院的推广计划不成功

7、,全校资源共享的初衷未能实现。因此,经过近10年的运行,金安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在北京联合大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引进新的具备强大功能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二、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1 .校本部试运行阶段XX年,为满足新形势下北京联合大学“分散办学、集中管理”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我校整体的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经长时间酝酿与论证,最终决定引进杭州正方电子有限公司开发设计的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取代已经运行多年的金安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比较成熟的产品,同金安桥系统比较具备技术水平高、数据处理能力强、运行稳定等多方面的优势。XXXX学年第一学期,首先在校本部四

8、学院试运行。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完全改变了旧有的运行模式,完全按照教学管理的运行规律设计。第一次实现了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的系统管理,保证了“教学计划一教学任务一排课一考试管理”的科学的教学运行模式。在保证基本运行的同时,成绩管理、选课管理模块也稳定运行,全面提升了校本部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为进一步向全校推广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为保证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迅速制订了与之相配套的管理规定、相关文件。2 .全校推广阶段学年第二学期,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工作迅速进行,包括平谷学院(现已撤销)在内的全校11个校区的13个学院全部被统一纳入到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在我校历史上尚属首次。由

9、于我校特殊的办学体制,各校区、各法人学院具备相对的独立性,拥有各自特殊的管理手段。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推行打破了这种条块分割的局面,基本确立了“分散办学,集中管理”的办学宗旨。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全面推广,第一次在技术上实现了全校范围的教学资源统一配置、教学工作统一管理。截至XX年12月,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承担了我校自XX级本科开始五个年级的全部教学管理工作。在保证全校教学运行秩序稳定进行的同时,首次实现了全校范围的大规模跨校区选课,首次完成了XX届毕业生的毕业资审工作,承担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网上报名、毕业设计网上选题辅导、教学质量网上测评等诸多工作,对于全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起到了

10、重要作用。3 .进一步开发阶段目前,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包括了教学管理的各个主要环节,已经在我校全面推广、稳定运行。并且,我校进一步通过与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接口对接的方式,开发了教学信息查询打印一体机系统、家长促学系统及教学决策系统等新的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我校正在极力推进与学工系统的对接,积极开发短信平台系统、学科竞赛管理模块等新的功能,希望进一步推进我校的信息化建设。4 .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通过3年的运行,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北京联合大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但是,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仍然是正方系统必须面临的问题。首先,我校新修订的XX版培养

11、方案的实施导致系统内数据的管理规则发生变化:一部分依据XX版培养方案进行管理,另一部分依据XX版培养方案管理,大大降低了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例如:通识教育选修课与公共选修课并存的问题。其次,由于校区分散、法人学院的独立地位等原因,导致我校个别学院存在教学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推进步伐。再次,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导致的问题。例如:我校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由不同的业务部门分别负责,由于事前缺乏沟通,事后缺少协调,在制订XX版培养方案的课程编码时分别遵循了不同的编码规则,这对于信息化管理是无法接受的,不同规则的数据在同一个系统内运行必然导致不利的后果。最后,各教学部门、各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也是导致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不能顺畅运行的极其重要的因素,部分管理人员不了解教学管理的基本规律,业务素质差,个别管理人员甚至不了解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的异同,教学计划的录入工作找其他无关人员替代完成,极大地制约了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进一步发展。综上所述,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要进一步完善不仅仅需要系统本身的完善,更重要的是系统软环境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目前面临的困境,最大程度地发挥正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