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丰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O二一年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和发展趋势4第三章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目标11第四章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和防治分区15第五章地质灾害防治任务19第六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21第七章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安排23第八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25第九章附则27附件:1附表附表1丰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表附表2丰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表附表3丰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表附表4丰县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程统计表2.附图附图1丰县地质灾害分布图附图2丰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附图3丰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图附图4丰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部署图第一章总则一、目的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
2、治条例,科学规划丰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地质灾害防治的针对性,编制丰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所称地质灾害包括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崩塌、特殊类岩土(砂土、软土)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二、依据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4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市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
3、划(2023-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苏自然资函(2023)626号)、徐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徐州市地质环境监测规划(2023-2025年)、徐州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2017-2025年);3 .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丰县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4 .上一轮规划实施以来丰县地质灾害调查、勘查、监测、治理等成果以及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需求;5 .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三、适用范围规划适用于丰县所辖行政区域,面积1450平方千米。四、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23年,规划期为2023-2025年。第二章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地质灾害现状丰县地
4、质环境条件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较发育,种类较多,地质灾害类型包括为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崩塌和特殊类岩土(砂土、软土)。(一)地面塌陷采空塌陷分布于首羡镇煤矿开采区和师寨镇盐矿开采区。煤矿采空塌陷影响面积约5.19平方千米,现有地面塌陷积水坑1处,最大下沉1.5米;盐矿采用钻井水溶法开采,形成盐腔后改变围岩的应力状态,影响上覆岩体的稳定性,引起顶板陷落,影响到地表,造成的开采区下沉速率约25毫米/年,形成采空塌陷隐患。土洞塌陷位于师寨镇史庄村中及村东农田里,影响面积0.91平方千米,由于黄泛沉积结构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差,当强降水造成地下水水位变化频繁时,易于被水流带走的粉砂形成垂直
5、渗漏,可能形成土洞塌陷。曾发生土洞塌陷7处,近几年未发生塌陷灾害,但仍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丰县隐伏岩溶主要分布于首羡镇中部、华山镇中部和孙楼街道东部,面积79.50平方千米,基岩岩性以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为主,隐伏岩溶区北部上覆第四系厚度300-450米,南部上覆第四系厚度150-450米,岩溶塌陷发育程度弱,未发生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二)地面沉降由于长期开采地下水,丰县发生地面沉降,沉降中心主要分布于丰县中阳里街道、凤城街道、孙楼街道,沉降速率大于10毫米/年,其余地区的沉降速率小于10毫米/年。(三)崩塌崩塌位于华山镇华山宕口东西两侧,华山宕口面积0.07平方公里
6、,该处地貌类型为孤山残丘和采坑,岩石较破碎,裂隙较发育,在坑东西两侧都形成不稳定斜坡,为小型岩质崩塌。(四)特殊类岩土(砂土、软土)丰县广泛分布砂性土,岩性为粉土,顶板埋深小于5米,厚度一般大于5米,大沙河两侧液化等级严重,其余砂土分布地区的液化等级轻微中等。丰县浅部砂土的沉积时代新,沉积速度快,颗粒细且均匀,密实程度低,饱水,在地震、强烈振动和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砂土液化灾害;在基坑和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容易引发涌水、流砂及基坑壁坍塌等问题,影响附近已有建筑物的安全。丰县分布有软土层,岩性为淤泥质粉质粘土,顶板埋深一般小于10米,厚度07米左右。软土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
7、,渗透系数小,具有触变性和不均匀性,工程地质性质差。工程建设中,软土作为天然地基时可能引起不均匀沉降,导致地基变形;在进行基坑开挖等工程活动时可能发生边坡坍塌事故;在地震时容易产生震陷,导致地基失稳,是抗震不良层。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一)地面塌陷李堂煤矿于2019年停采,塌陷面积不再新增,已发生塌陷的区域,仍存在一定的变形,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扰动(振动、附加荷载、抽水等),有发生活化塌陷的可能性。在本次规划期内,通过对李堂煤矿塌陷区土地整治,煤矿采空塌陷整体向良好方向发展。在盐矿开采后期,盐腔容易过度溶蚀保安矿柱,甚至造成井组间盐腔的相互贯通,导致地下采空区非充分采动转化为充分采动,进而使覆
8、岩失去原有应力平衡,引发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随着矿山开采强度加大,塌陷范围有扩大的趋势。土洞塌陷属不稳定突发性塌陷,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当大雨后易发生塌陷灾害,直接危害居民房屋和农田。岩溶塌陷受岩溶地下水开采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十分明显,由于丰县目前未开采岩溶地下水,煤矿已关停,对岩溶水的抽排作用进一步减弱,地下水位逐渐恢复,降低了岩溶塌陷的发生条件,岩溶塌陷发生的可能性弱。(二)地面沉降丰县正在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供水水源改为地表水,地下水开采得到有效控制,发生因开采地下水诱发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弱。(三)崩塌丰县仅华山一处崩塌隐患,在降雨、冻胀、振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崩塌发生的趋势进一步
9、增加。在规划期内,通过对华山宕口生态综合修复,崩塌隐患将消除。(四)特殊类岩土根据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规划期内城区建设用地以城区外围辐射发展为主,结合丰县经济开发区建设,顺应城市空间向东、向东北扩张的发展趋势;远期继续完善整个经济开发区建设。这些重点建设区域,地基土几乎都是砂性土、软土分布,如果施工方法和基坑开挖支护措施不当,容易发生流砂、流土、基坑坑壁坍塌等地质灾害。三、地质灾害防治成效自丰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22023年)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扎实工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基本完成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0、,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扎实健全了县、镇(街道)和村三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机构,落实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工作考核机制和汛期值班、巡查检查、应急调查、险(灾)情速报、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严格执行丰县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立了依法管理、按章办事的管理机制,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协作、专家指导、群众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二)地质灾害调查预防工作逐步深入认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严格执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的“三查”制度,在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图中,建立了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实现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监管。2023年12月完成江苏丰县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
11、危险性区域评估工作。(三)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积极建设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立了以监测员为点,以镇(街道)为线,县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为面,县政府为核心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行政网络体系,对已发现的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避险卡,落实监测责任人,并设立警示标志。建立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制度。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与联系,不断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制度,每年及时更新丰县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联络人通讯方式,在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及时将天气信息通知至群测群防联络人,提前做好应急防范工作。(四)地质灾害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县政府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搬迁避让工程,尤其是煤矿塌陷区,投入资金
12、2000余万元,基本完成了受李堂煤矿塌陷影响的王庄村和大毕庄村居民的搬迁工作。正在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供水水源改为地表水,逐步停采地下水,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五)地质灾害应急防治能力显著提高每年组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了相关部门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普及了地质灾害识灾、防灾和避险知识,提高了公众对突发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六)宣传培训持续深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知识,对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管理人员、防治责任人、监测人员培训,提高了综合防灾减灾能
13、力。每年以“4.22”世界地球日和“5.12”防灾减灾日为契机,采用短信、广播、横幅、宣传画和发放相关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在政府门户网站上设置防灾减灾宣传专栏,介绍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有关政策法规和防灾避险与救护技能,利用大屏幕播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画和专题片,使群众了解和熟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良好的群众基础,提高了全社会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四、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一)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区内采空塌陷、地面沉降、崩塌监测以简易监测方法(目测)为主,监测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刚
14、刚起步,有待进一步推进。(二)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压力较大截止2023年底,有省级地质灾害隐患点一处(华山宕口),需要投入大量的防治经费;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下水监测、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和1:1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等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防治工作面临的资金压力较大。(三)地质灾害防治意识需进一步加强随着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越来越强烈,工程建设设防尚未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对地质灾害的防治重视不够,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在场地选址、设防标准和防治措施上不到位而留下了隐患。(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有待深入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精度较低,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和1:1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等工作有待开展。(五
15、)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需要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尚未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和快速决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三章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全面构建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实施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为核心任务,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加强统筹协调,提高防治效率,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二、防治原则(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突出民生导向,将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类活动聚集地和重大工程作为防治重点。建立完善的气象预报、监测预警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发挥专业监测机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基层群众群测群防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结合丰县地质灾害现状和防治工作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