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55282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将贵州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视察贵州重要讲话以及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抢抓国发(2023)2号文件重大机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推进新时代我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将贵州建设成为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二、主要任务(一)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教育的典范1 .加强理论武装。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纳入干部职工政治学习,纳入意识形态工作督查考核,确保落实到位。2 .加强教育培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培训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教参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培训基地。3 .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发挥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的宣传教育作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等阵地,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

3、共享网络平台;用好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场馆,增进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共识。重点建设一批教育基地。4 .抓好青少年教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培训,用好校园课堂、文化活动等平台,常态化开展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开展“五旗五徽五认同”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根植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5 .加强理论研究。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研究阐释,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为建设模范省提供智力支

4、撑。重点建设一批研究基地(研究中心)。6 .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贵州卷)。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入挖掘整理贵州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深刻阐释总结贵州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贡献。(二)打造西部省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7 .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突出“融”的导向,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民族自治地方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更加协调,到“十四五”末,全省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在全国民族自治地方主要经济指标排位比“十三五”末

5、有所上升,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8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点支持民族地区12个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19个乡村振兴重点推进县、15个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县加快建设,在部分条件成熟的民族乡村积极推进“富口袋+富脑袋”乡村行动试点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着力打造一批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样板。9 .高质量推进民族地区新

6、型工业化。发展基础能源、新型建材、民族制药、化工及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大数据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贵银、黔绣等民族特色产品创新交融,推出一批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主题的民族手工业品,提高产业化水平。培育百亿级及以上规模园区20个,将“三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民族医药和绿色食品工业基地。10 .高质量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科学布局民族地区城镇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着力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支持凯里、都匀、兴义打造重点区域性中心城市,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培育一批区域性支点城市和重要节

7、点城市,优先支持民族地区开展“四改”,建立一批示范智慧社区,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城镇人口承载力。依托“强省会”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缩小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I1高质量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蔬菜、水果、生态畜牧,以及林下种植、养殖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创建10个以上国家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推动4个以上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建设50个以上特色农产品直供基地,着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产业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新业态,建设一批高标准种养基地,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 .高质量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化。着

8、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创建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示范区、体育旅游示范区,以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造康养产业集聚区,重点打造20个康养示范基地。建设提升35个以上精品旅游景区。重点推进100个民族特色村寨农文旅融合发展,实施云上民族村寨发展工程。13 .扶持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培育具有地域优势、工艺优势、历史传承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贵银、黔绣、黔染、黔织等民族特色产业,提升“黔系列”品牌质量,促进民族地区特色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促进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三)打造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

9、谐的典范14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着力深化内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创建工作的根本遵循、核心任务、评价标准,贯穿到创建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着力丰富形式,突出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创建“七进”为基础,向家庭、岗位、景区、商圈、院落延伸。着力创新方法,创新“报、网、端、微、屏”的多元融合模式,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突出点面结合、大小兼顾、线上线下齐抓,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和法治保障。15 .培育创建典型。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示范区、示范单位作用,巩固机关、社区、乡镇、学校、企业的创建成效,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培育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典型。支持各

10、地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探索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试点,着力打造“贵州样板二建设一批具有贵州特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体验馆和中华民族主题公园。16 .突出示范引领。定期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每年创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十四五”时期,努力实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州)成功创建全覆盖。(四)打造各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发展的典范17 .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加快我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区建设,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新时代贵州精神等,传承

11、红色基因,引导各族群众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18 .培塑时代模范。依托现代文明教育、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引导各族群众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培塑各民族的模范先进、时代楷模、道德模范。19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挖掘红色文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山地文化、“三线建设”文化、阳明文化等丰富资源,创作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民族优秀文化养分的文化精品、文艺作品、文创产品。开展诗词歌咏、歌舞展演、演讲征文、摄影展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社会氛围。20 .构筑

12、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景区、进公园。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标识,加强阐释宣讲和传播推广,融入各民族群众生活。推进文化铸魂,在城乡建设规划、重大活动、公共场所中广泛使用,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21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加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学前学普通话。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22 .推动多彩贵州特色文化强省建设。打造以赛、会、展、节等为特色的文化交流平台,支持民族文学、音乐、歌舞等创新发展。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

13、字、古籍、特色村寨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加大非遗抢救保护力度,在创造性转化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创新性发展中实现文化进步。(五)打造民族交融互嵌的典范23 .构建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式发展新格局。引导各民族在地域分布、跨区域双向流动中更加紧密地融居、融入和融合。改善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式发展条件,实现城镇、社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强化后续扶持,创造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上全方位嵌入的社会条件。24 .营造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式发展氛围。落实就业帮扶、户籍管理、权益保障和融入发展等措施。把促进互嵌式发展作为推荐评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国家级

14、、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评审的条件。25 .拓展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式发展平台。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加大与东中部地区合作交流力度,开展跨区域学生夏(冬)令营、青年优秀人才参观考察团、青少年志愿服务等交流活动。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职业教育培训,加大公共服务保障力度。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引导景区突出和展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文化象征、中华民族形象,举办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演出活动,加强导游培训,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故事。(六)打造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典范26 .全面正确贯彻党的

15、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宣传教育。制定法规、规章先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宪法规定在法律法规、重大政策举措中贯彻执行,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正确贯彻落实。27 .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一法两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履行民族区域自治执法检查职责,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纳入监督检查。在确保国家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的基础上,依法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要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障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8 .完善调整地方性法规、

16、规章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政治标尺,围绕共同性的方向和公平公正原贝1健全和完善民族政策、地方性法规,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梳理、修订、调整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29 .加强防范化解涉民族因素风险处置机制建设。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关系最好的省份之一“成果,健全完善各级统战部门牵头,民族、公安、教育、网信等部门参与的协调处置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分析研判、线上监测和线下排查,制定完善涉民族因素应急预案,妥善处置涉民族因素突发事件,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30 .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案事件。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治理涉民族因素问题,排查化解涉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依法打击危害民族团结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