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5792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近年来,全球环境污染与能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二氧化碳和有害污染物排放持续引起各国关注。为应对上述问题,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世界各国重要举措之一。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缓解能源安全压力,降低二氧化碳和各种有害气体排放,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关键产品技术均处于全国前列,新能源乘用车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十四五期间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2、展,将其作为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深化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良好基础、前景广阔,正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深入贯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推进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发展规划。一.发展现状与趋势(-)发展现状全省现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7家、专用车生产企业1家,涵盖了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全品类汽车产品。2021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销均为6.5万辆;新能源汽车三电(电池、电机

3、、电控)系统关键零部件企业10多家,相关产品技术均处于国内前列,其中,2021年全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出货量约126GWh ,产业规模位居国内第一。1 ,整车企业。乘用车基地建成投产,达纲产能24万辆,主要产品为新能源与传统燃油汽车,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4.8万辆。汽车集团2021年新能源客车产销1.6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出口规模位居国内第一。2 .三电系统及其他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方面,时代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性能全球领先,2021年动力电池出货量125GWh ,出货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产能加速释放。前驱体和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新材料、隔膜新材料,

4、高新材料电解液等配套项目发展情况良好。驱动电机和电控方面,驱动电机产销规模逐渐扩大。传统电机生产企业正加快转型生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3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纯电动巴士、自动驾驶纯电动配送车,自动驾驶纯电动微循环公交均已实现小规模推广应用。智能驾驶新能源环卫车已在多地开展示范运营。4,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方面具有一定技术储备,在氢气资源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汽车集团开发多款氢燃料电池客车产品,销量位居全国前列。通过海外并购和自主研发,基本掌握了氢燃料电池电堆、双极板、膜电极、空气压缩机、循环泵及加氢站设备等产品研发技术,电机初步拥有涵盖电堆、膜电极、系统集成等研发制造

5、技术,正加快推进相关项目产业化。我省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现有规模超过10万吨,通过富余核电、风电等电解水制氢潜力大,制氢成本低。丰富的氢气资源不仅为我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和规模化应用提供保障,未来还可利用港口将富余的氢气对外运输,将我省打造成为面向华东乃至东亚地区的清洁能源制氢基地。5其他配套。装备制造方面,拥有锂离子动力电池检测设备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汽车车身公司汽车智能装备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白车身焊装生产线的研发、生产与服务等。轻量化材料方面,碳纤维、铝合金、镁合金等车身轻量化新材料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充(换)电设备方面,充(换)电设备实现规模化应用。加氢设施方面,正在积极建设加氢

6、设施。(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 ,新能源整车实力不够强。目前,除汽车集团、乘用车基地外,省内其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产销规模相对较小,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所发挥的整车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的“龙头效应”不够明显。2 .汽车全产业链尚存短板。我省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较低,现有零部件企业总体规模较小、产品附加值不高,电子电器、电机和电控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基本从省外采购,新能源汽车综合成本相对较高。3 .企业研发创新能力较弱。除研发投入水平和铝新能的研发创新能力领先同行业水平外,省内其他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研发投入基本处于或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整体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迭代速度较慢。其中,新

7、能源汽车整车系统集成和研发设计能力不强;智能底盘、智能座舱等创新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新一代电驱桥、轮毂电机、分布式电驱动系统以及碳化硅控制器等研发水平不高;智能网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创新领域,仅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关键产品、材料等基本空白。4 .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随着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核心零部件以及新兴领域跨学科的高级管理人才、研发人员、高技能人才等日益紧缺。此外,随着生产环节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具备相关专业能力的技术工人需求也不断增加。专业人才供需不平衡已成为影响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三)发展趋势1.新能源汽车长期向好发展趋势不变。宏

8、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渗透新能源汽车领域,为新能源汽车消费提供巨大市场空间。新能源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外,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长期向好。2,融合开放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特征。随着汽车动力来源、生产运行方式、消费使用模式全面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

9、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内在需求,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和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3,新能源汽车由政策扶持逐步转向市场主导。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等扶持政策的逐步取消,以及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丰富、竞争力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逐步转向由公共领域示范带动、消费者自主选择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运行模式。4.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更加凸显。坚持新能源汽车技术自主创新已成为行业共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的需

10、求进一步凸显,特别是新一代动力电池、新型驱动系统、高算力芯片、高功率驱动、高性能传感器、车载操作系统、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等卡脖子关键技术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综合施策、重点突破;坚持龙头引领、示范带动和全产业链发展,整合优势资源;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进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电动建设

11、,深化我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二)基本原则1 .坚持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鼓励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支持各类主体合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构建新型产业创新2 .坚持产业融合。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清洁能源、智慧交通、信息科技等多产业协同深度融合,促进技术研发、标准法规制定、商业应用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纵向贯通,将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空间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优势。3 .坚持内外双循环。加快完善省内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统筹推动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发展。主动

12、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国内、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4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市场销售、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引导、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维护、绿色消费引导等方面作用,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三)愿景打造三基地、两集群、一中心,培育和壮大三个生产基地,打造两个产业集群。壮大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材料先进制造业中心,万亿级产业集群。夯实零部件配套产业;积极支持有条件

13、的地市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加快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培育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高新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企业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国内领先、国际上拥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龙头企业。加快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力争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20万辆,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全省新能源动力和储能电池产能超过400GWh ,全产业链产值超过6000亿元,其中,新能源动力和储能电池产值达到3200亿元、产业核心材料配套产值2200亿、智能装备制造产值600亿元。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率居全国

14、前列;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三、重点任务(-)壮大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1 .新能源整车。做大乘用车、做优客车、做精专用车。支持乘用车基地扩大新能源乘用车产销规模,加快布局海外市场,成为集团乃至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支持汽车集团做优做强新能源客车,拓展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创新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支持汽车研发生产新能源货车及专用车底盘产品。支持汽车工业园加快建设,支持打造专用车之城,建设级新能源汽车质检中心。2 .三电系统及其他关键零部件。新能源电池及配套方面:支持动力和储能电池生产企业做大做强,积极研发新型模块化、高

15、性能新能源电池产品,推动上下游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产业链扩能项目建设,打造全球最大新能源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基地。依托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产业集中区,延伸发展锂电产业链条,打造国内领先的锂电新能源材料生产基地。培育和壮大与新能源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等六大关键主材以及结构件(壳体)等关键配套产业链。电机和电控方面: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机和电控系统,利用稀土永磁材料优势发展车用永磁电机产业。其他方面:支持企业发展轻量化汽车零部件。支持发展车用石墨烯、稀土永磁等新材料。支持相关地市依托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培育和壮大零部件配套产业。3 .智能网联汽车。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控制系统开发,突破计算和控制基础平台技术,支持省内新能源汽车(含专用车)生产企业及其他科技型企业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加快引进和培育视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