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研讨材料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研讨材料10篇.docx(4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i篇,共io篇2023年专题学习关于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发言材料近年来,XX县以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主线,推动“千万工程”升级,促进海上“两山”转化,全力建设美丽乡村万XX海图。2023年以来,列入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评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乡村振兴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事项,四年蝉联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等全省考核优胜县。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2亿元、稳居全省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77元,增长9.9%,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7。一、聚焦未来乡村建设,联创联建打造滨海花园乡村以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为目标,对标滨海花园城市,集群打造、组团
2、发展,全力加快美丽乡村向未来乡村整体跃迁。一是规划统领促特色。依托全域空间整治和“三区三线”划定,完善“规划+设计”联动机制,制定新一轮村庄布点规划和1076个自然村基础信息调查,联片开展了100个行政村村庄规划修编。突出海洋特色,构建环西沪港、蟹钳港、石浦港、东海岸和大塘港等五大美丽乡村特色片区,环蟹钳港共同富裕样板区率先启动56个项目共9.98亿元。二是两线两村提成色。统筹推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县级精品线路和省级未来乡村、县级共富乡村建设,促进美丽乡村串点联片作用。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带1条、省级未来乡村试点4个,创新开展县级共富乡村建设2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基本实现全覆盖。三是三
3、清三美优底色。对接亚运城市行动,开展清洁田园、清洁山体、清洁水面和美丽村社、美丽廊道、美丽港湾行动,持续推进“山水林田路房”六度空间综合治理,夯实农村“三大革命”成果,梳理及整治问题点位7823个,统筹综合整治项目36个,总投资1.4亿元。二、实施亩均效益革命,众创众筹促进产业转型融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二三产业融合为主线,加快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动乡村产业转型。一是实施亩均万美元工程。深化农业“双强”行动,持续打造XX柑橘、梭子蟹两条20亿级和XX白鹅5亿级全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1亿元,增长17%。围绕种源“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海水鱼类繁育品种量占全国46%,成为全国
4、柑橘品种保存最全县域和浙东白鹅最大种苗输出地。二是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启动大塘港未来农业园区项目建设,打造产村人文融合发展样板。开展未来乡村推介,累计盘活闲置农房7.3万平方米,引进乡村旅游项目62个,全县民宿床位逆势增至2.3万张。推动渔民转产转业,投入8.6亿元减船538艘,省定三年任务一年超额完成。推广稻渔共生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超8万亩,创成省“肥药两制”改革试点县。三是培育乡村新消费场景。捕捉后疫情时代新机遇,拓展海鲜+、运动+、影视+、文化+,探索“多元合作+共享民宿”“整体开发+健康养老”等新业态模式,新增滨海露营基地等项目40余个,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增长200%o三、深化乡村改革
5、集成,赋权活权畅通“两山”转化以省乡村集成改革试点为牵引,深化美丽乡村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激发乡村建设内在动力。一是把握地的关键。依托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资格权权票制度,深化闲置资源盘活化,加速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引进“西山和居”青年公寓、XX诺曼营户外项目、大溪蒋夜市等社会投资项目16个、投资2.5亿元。二是落实钱的保障。拓展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转换,搭建海上“两山”银行,拓宽“两山”项目融资渠道,推动全县生态资源整合变现达77.3亿元。探索激发农民创业创新热情,目前全县6个乡村村民众筹项目涉及村民2982户,2023年实现创收3200万元,户均直接增收11万元。三是强化“人的突破。持续
6、深化“两进两回”,实施“三师”“三匠”培育工程,新引进大学生创业23名,新增农创客195人,评定乡村振兴追梦人50人,认定农业乡土专家30名。实施新村民计划,协同推进“千名乡贤助共富”工程,落地乡贤回村项目55个。四、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共治共享构建共同富裕样板着眼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更好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一是做强集体“一本账。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五年行动,推行镇村联建统营、抱团发展等模式,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2023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02亿元、经营性收入3.17亿元,增长12.8%、11.2%,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下村全面消除。二是做实治理一件事。深化
7、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创建,两项创新工作写入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建成省善治村142个。开展基层治理大联村行动,2100名一线干部下沉进驻全县355个村。三是做优数字一张网”。集成建设XX“三农”大脑,聚焦一条鱼、一只橘、一块地、一件事、一指数、一座城,建立健全智慧渔港、闲置盘活、村民说事等重大应用,村民说事系统上榜全省数字乡村金翼奖十佳应用、闲置农房盘活入选“一地创新、全省共享”项目。下步我县将围绕浙江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以未来乡村建设为引领,以集成改革为抓手,对标未来乡村、数字乡村和共富乡村标准,认真走好具有XX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第2篇2023年在关于深化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
8、例的研讨材料“千万工程”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五重启示今年是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20周年。20年来,以其为总牵引,浙江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逐渐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给浙江带来巨大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对中国农村发展又有何种启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6月1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围绕上述问题作出解析。“改变的是人居环境,更是营商环境”2003年,为改变农村地区遇到的环境、发展问题,浙江启动“千万工程”一一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IOoO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
9、范村。由此该省农村迎来一系列嫁变。谈及“千万工程”给浙江农村发展乃至省域发展带来的作用,黄祖辉表示,“千万工程是不断迭代升级的,既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的过程,又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共富型发展需求跃升的过程。同时它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建设工程,也是乡村的民心与民生工程、村庄的治理与发展工程、城乡协调与融合的枢纽工程,对促进浙江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在其看来,20年来,“千万工程”在浙江产生了多个联动与互动效应。“它首先改变的是乡村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升级又带动了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务的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广大村民对乡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的积极性
10、。其次,它改变的也是乡村的营商环境,使村庄同时成为城市居民休闲生活所在地,让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成为可能,促成乡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这反过来又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对乡村共富发展产生了显著效应。”坚持“农民需求”“实干精神”如今的浙江乡村,在诸多数据上让人眼前一亮。如浙江已建成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创成A级景区村11531个;实现5G网络、光纤资源实现重点行政村全覆盖;累计建成20511家农村文化礼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黄祖辉认为,“千万工程”能够为浙江农村带来巨大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其体现了多个“坚持”。“首先,
11、千万工程坚持了农民需求、人民至上和实践需求、创新发展,体现了真理力量、实践伟力,具有历史性、开拓性和引领性。其次,千万工程坚持了党领导广大农民以及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建设的方针。第三,千万工程坚持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此外,在“方法论”上,黄祖辉表示,“千万工程”在实践中还坚持了上下结合、长短结合、软硬结合、里外结合、多方联动、城乡互动、统筹推进的方式方法,进而使浙江乡村环境呈现了全域化、常态化、和美化的变化,整个浙江呈现城乡融合、各美其美的格局。五方面启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意。黄祖辉认为,“千万工程”对当下中
12、国农村发展,尤其是对乡村建设和环境治理方面有五点启示意义。一是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重视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介入是乡村建设和环境治理有效性、持续性的重要因素。二是既要力求有效供给,又要重视高效管护。乡村建设需要增加投入,但同时对于具有公共性的乡村设施,有效的营运管护尤为重要,它是乡村公共设施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三是乡村建设既要防止大拆大建,又要避免低效配置。尤其要防止侵害农民权益、损害乡村生态环境的大拆大建,同时也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忽视乡村环境优化,尤其是忽视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的低效率乡村建设。四是乡村建设既要重视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又要注重动态性、差异性
13、和发展性。要从乡村发展的阶段性和乡村区域的差异性出发,处理好乡村建设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与乡村建设动态性、差异性和发展性的关系。五是乡村环境和公共设施的治理既要运用刚性制度,又要运用柔性制度。前者与法治有关,后者与村民自治和德治有关,同时也可以引入市场制度,使公共品转化为市场品,进而形成多种治理机制融合的治理体系。“从发展路径选择方面看,千万工程的实践与不断深化,为我们提供了从乡村实际出发的三农更快更好发展的路径选择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借鉴。第3篇关于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的发言材料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矛盾,浙江省于2003年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
14、程(简称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阶段(20032007年),整体推进阶段(20082012年),深化提升阶段(20132015年)和转型升级阶段(2016年至今)四个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以村庄规划为引领,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两大前置性工程为突破口,下大力气整治村庄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用5年时间,对约10000个行政村全面进行整治,并将其中约1000个行政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一)千万工程的主要做法。全域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绿色宜居乡村。第一,从农村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入手,采用“农户分类、村庄收集、乡镇转运、区县处理”的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
15、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第二,针对农村河湖水系生态环境,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行动。第三,以“六边三美三化“(在铁路边、公路边、村边、城边、山边、水边等区域洁化、绿化、美化,实现城美、村美、房美目标)行动为抓手,对乡村道路进行硬化。发展美丽经济,以产业发展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第一,打造以绿水青山为依托的绿色经济。转变高资源消耗型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关停遍地开花却对环境污染极大的小矿山、小水泥厂等。第二,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养生运动等新业态。第三,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截至2019年末,浙江全省建成电商专业村1720个。挖掘文化内涵,以乡村文
16、化建设提升乡村文明。第一,搭建文化载体。依托旧祠堂、老戏楼、古书院、闲置校舍等建设文化礼堂;实施乡村文化展示工程、培养文艺人才队伍,引导各村建设乡村舞台、文体活动场所。第二,保护传统古村落。修复传统建筑、弘扬历史文化、创造诗情画意的人居环境。第三,弘扬乡土文化。挖掘整理名士乡贤、民俗风情,提炼地域文化传统、民间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能人榜、道德廊、孝悌祠、学子墙宣传先进人物事迹。(二)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17年来,浙江省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融入人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贯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