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2023学习专题讲稿范文9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党课:2023学习专题讲稿范文9份.docx(5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专题党课:2023学习专题讲稿范文(9份)目录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1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7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能行稳致远14全面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20中国式现代化贯穿斗争精神25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3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37念好“五字诀”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好用好44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
2、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本质,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本质要求、世界意义等。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使命任务,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牢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探索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更没有现成道路可走。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式现代化就形成发展于中国共产
3、党人持续的自主探索过程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如何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赶上时代,如何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党中央进行了长期的深入思考和艰辛的实践探索。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致开幕词时强调:“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64年底,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郑重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
4、先进水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解决小康问题,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新世纪之际,前两步目标都已实现,我们党又适时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并凝练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集中而鲜明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5、复兴的现实路径,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70多年来,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克服各种艰难
6、险阻、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逐步解决温饱问题、摆脱贫困难题、实现全面小康,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客观实际和基本国情,不仅是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无可比拟的,也是我国快速发展的独特优势。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30个、总人口不超过10亿人。我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一直以来,我们党
7、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事实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通过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理想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离不开物质生活的改善,也离不开精神生活的丰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秉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全面发展理念,秉持既注重扬优
8、势、固底板,又注重补短板、强弱项的协调发展理念。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应该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坚决反对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式现代化既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又注重打造天蓝水清地绿宜居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欧美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充满了国家间的矛盾、冲突乃至战争。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黑卖武的基因。在实现现代化和追求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
9、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中国式现代化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典范意义今日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追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在
10、追求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西方国家只是起步早一些,发展快一些。后发国家在追赶过程中,并非一定要沿着西方国家走过的现代化道路继续前进,完全可以开辟新路,弯道超车。实现现代化的途径是多样性的。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适合本国和本民族的才是最好的。长期以来,“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观点误导了很多人、很多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脱离本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不仅没能推动国家进步和实现现代化,反而出现政治动荡、经济停滞等局面。不同国家和民族历史传统不同,现实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实现现代化的方式必然不一样,要走的现代化道路必然不一样。中国
11、式现代化的成功,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人类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现代化并不是西方化。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性事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事业,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上不断丰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认识,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
12、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遵循。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我们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握好一系列重大原则,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应对好一系列重大挑战,实施好一系列重大战略,解决好一系列重大问题,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战略清醒、战略自信、战略主动,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在认识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性事业,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
13、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密码,既部署了“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对于全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正确处理若干个充满辩证思维的重大关系,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系统工程。一
14、、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注重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和推动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来的艰辛探索实践和辉煌成就表明,凡属重大事项、重大改革、重大决策,务必把握好顶层设计与实践
15、探索特别是基层探索的关系,充分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才能有效确保顺利取得符合预期甚至超出预期的改革发展和治国理政效能。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一方面,精准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所在,洞悉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方向所指,提出切合实际的方向、目标、任务,扎实做好战略谋划、任务细化、政策出台、建章立制等带有全局性、指导性特点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地方、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在中央的具体指导下,积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尤其是鼓励不同地区、行业
16、和部门充分结合各自实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性实践进行差别化试点和探索,为做好和完善顶层设计提供实践和经验支撑。二、正确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战略和策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一百多年来,我们党总是能够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这是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正确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需要我们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和稳定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在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时,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而且战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