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历十五年》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万历十五年》有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读万历十五年有感英文版万历十五年的名字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作者在这本书中,透过不一样的人物从不一样的侧面来看当时的社会。其中各个阶级、各种性格,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成为当时制度的牺牲品。作者以1587为基点,从小事着眼,辅以当时人物,描述了藏在表面和平下的制度危机。他是想将这些人物的悲惨命运与明朝的政治体制相互衔接,旨在说明帝国最终的灭亡是基于体制的僵硬,政治制度充满道德色彩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1587年前后,当是万历朝的转折点,是万历皇帝由勤政到怠政的转折点。而万历朝诸多个人的失败确是印证了明朝的江河日下,大厦将倾。张居正试图搞经济体制改革,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试图
2、找回明朝开国初期的执政意识形态,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的现代化,而他们全部失败了。其次,从学术的角度上,我们无法把时间准确的定格在这一年,也无法将其夸大化之为明朝已衰败至一发而不可收拾的转折点。因为,有太多的1587年是作者硬生生的凑出来的。但是作者似乎又要比我们高明得多,因为本书的英文名是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直译为中文则是1587年,无关紧要的一年。作者早已将主题设定在无关紧要上,但全篇却又费尽心机在1587年上着墨,不停地在证明着1587年是不简单的一年。可能这就是作者把小说式的梦幻和学术著作的严谨结合的天衣无缝的奥妙所在吧。首先提到的是万历皇帝。看这本书之前
3、对万历的印象停留在在位四十八年但是三十余年不上朝,那时认为万历是个昏庸至极的皇帝,除此之外不做他想。而书中说道,万历以前也是一个野心勃勃,期望透过励精图治到达万历中兴的有为的皇帝。只不过文官集团只期望皇帝做一个象征,一个毫无主见的傀儡,在各种繁琐的近宗教式的仪式中扮演一种道德上的楷模,以之教化百姓、团结官僚集团。张居正不让他习字,申时行不让他练兵,那么他贵为天子并且在年轻时取得了祖宗的身份,对事实又有什么补益?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走近这悲剧性的骸骨,也不能不令人为这整个帝国扼腕。由于成宪的不可更改,一个年轻皇帝没有能把自己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
4、中充分使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反而被半信半疑的引导进这乌有之乡,充当了活着的祖宗。万历是一只囚禁笼内的鸟,而这只笼子是成熟的文官集团。万历在笼中失去有天性之爱的正常人的生活,母亲的感激不能慈爱地表达,妻子妃嫔对万历仅是畏惧,儿子在争6者中疏远,连唯一有心灵交流的郑妃也无法使她的儿子立储,来讨心爱的人的欢心和保证她的未来。他应对的是讪君卖直的口是心非的官员,这些人只是把正直当商品。用诽谤和所谓敢谏来获取名声,他们所的也不只是名节,还有伴随道德楷模所带来的还乡后的权威。万历的不作为是对官僚集团的反抗,高级官员不增补,以致六部部长都有多位空缺。(不过万历虽然不怎么上朝,朝堂却也没有动荡不安,所以可
5、以看出万历绝非庸才)后面作者会用专章写到海瑞的相关事情,他是极正直清明的代表,可以说是青史留名,但我们很少去思考这样的正直究竟有多少迂腐在其间,究竟是忠君爰民,还是以正直之名要挟,把正直当作商品?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惬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万历的一生是悲剧,而海瑞的一生也是个悲剧,他们都不过是文官集团用来粉饰太平的棋子。文官集团认为海瑞和万历一样用来作为官僚集团的装饰就能够了,这样的顽固人用不得。所以说那时的朝堂与其说是万历的朝堂,倒不如说是文官集团的朝堂。海瑞的悲剧不止于被官僚集
6、团抛弃而无法实现人生理想,同样在于海瑞即使处要职也无法实现理想。(从这点看他和万历也很相像,而张居正可能还算是幸运,毕竟他担任首辅的那些年确实是大权在握。所谓文官集团的领袖。)但海瑞的正直也不是我们认为的正直,因为从海瑞经理的案件来看,他往往做不到公正,在案件无法查明的时候,他能做的只是偏袒穷人,而百姓也绝不都是善类,海瑞也曾抱怨刁民假称富人强占土地,导致案件变复杂。海瑞以儒家要求自己,也要求别人,但这已经不是那个遥远的时代了。官员的贪污腐化也不能以现今标准来看,那些常例是朝廷默许的,也能够说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需求一种妥协和放权。所以我们甚至能够说海瑞是在向当时的经济制度发起挑战。比如不少小说
7、和笔记都写到,一个人得中进士,立即有人前来出谋划策,如何买田放债,如何影响诉讼,如何利用权势做额外收入的资本。可见土地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甚至不只是王公大臣,还有平民百姓。官职不止是一个行政上的职位同时还是获得财富身份地位的工具,而这利益收益的不是官员一人,还有官员背后的整个家族。一个家族中的贫民常常是靠官老爷接济,获得教育机会的。制度上的悲剧也就在此,正规经营得利者因其潜质积累财富成为地主往往代表先进生产力,而这部分人一向是被历史舆论打压丑化的。兼并为何不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英国工业化前也有圈地户外,可能是当时没有没有解决失业农民生计的方法,比如工场或工业化的工厂,因此失业农民成为社会不稳
8、定的因素,然后发起席卷帝国的风暴,一切又回复单元的均匀的状态,开始新一轮的帝国兴衰。总的来看,海瑞个人道德之长,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如果说海瑞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那么张居正就是向现实妥协的人。但是他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个认清潜规则、利用潜规则的现实主义者,如果说当时的文官大多是阴阳的两面派、阴谋家,那么张居正毫无疑问是其中玩弄阴阳的佼佼者。诚然,张居正当上首辅也是一次次玩弄阴谋权术的结果,但是他做的事又确实是为了百姓和国家。一条鞭法的大胆改革旨在将繁琐的税赋简化,以减少其中猫腻,对官员的考察法提高了行政效率,尽管这提高效率的方法仍是上级向下级施压而没有从体制上解决根本问题。张居正的改革充实了
9、国库为万历三大征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我看来张居正要获得成就,在朝中扶植亲信,是无法避免的,没有那些亲信的支持,没有把握到方方面面的实际权力,没有下级办事官员的执行,张居正位置再高,帽子再大,也只能是万历第二。张居正是个改革家,但他应对的社会积重难返,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张居正苦心十年后操劳而死,其改革方案也被废除。张居正、戚继光、海瑞都不是单纯能用善恶评价的。其行为的复杂是正因其背后历史环境的复杂,要妥当评价一个人不能脱离他所处的环境。除了善恶之外,还有很多事不是想当然的,例如万历皇帝的权力范围不大,不能随心所欲,没有金融机构做中间调节造成的社会经济畸形(如全民高利贷),此刻不合理的东西在当
10、时可能就是合理的,甚至是必然出现或者必需的。不过,虽然万历十五年从小事着眼,但其中关于民间经济的叙述仍然太少,中国历史往往对于上流人士给予了过多关心,而忽略了下层百姓如何求生存求发展,不过这大概也是历史的通病。对农民常常一个小农经济的印象贯穿始终,但各时各地的小农经济定有不一样,富裕的土地和贫瘠的土地,山顺口平原水乡,北方还要应对游牧民族的抢掠,南方要和少数民族融合,各地状况不一样,经济发展形式也应当不一样,数字管理是否有其需要,又是发展到何时需要,为何不能自行产生,都是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不了解农村就是不了解这个国家。虽然从万历十五年中能窥见民间经济无正规银行而不得不借高利贷,甚至稍富裕者都可能是高利贷者;无法宏观调节的货币流通及后果;通货紧缩;科举制与平民获得财富地位的紧密结合等等经济状况,但也许还远远不够。后来在写这篇报告的时候突然想到,什么样的体制会让一个社会中的所有人都不幸福?皇帝处处掣肘,于是三十年不上朝来表示反抗;张居正大刀阔斧一心为民,却在死后沾了一身骂名;申时行没有张居正那样的魄力,更是举步维艰而放眼社会下层又会发现因为社会经济畸形,全民高利贷,导致民众也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