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院校建设保障措施.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571739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水平院校建设保障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水平院校建设保障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水平院校建设保障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水平院校建设保障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水平院校建设保障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高水平院校建设保障措施一、组织领导1 .成立“一流高职院校建设”领导小组学校成立我院“一流高职院校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全体领导班子作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展规划处;学校“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由各分管校领导负责统筹所分管业务线的工作开展,分管校领导对各自分管业务负主要责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作为专门机构统筹一流高职院校的申报、组织实施、绩效评估及协调管理等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建立项目管理与监控制度,主要包括项目实施情况、中期检查、年度评价、进展公告等,并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部和财政部项目运行监控中心的监督,及时汇报项目建设的进展与运行

2、情况。2 .成立“一流高职院校”项目监督保障领导小组成立以深圳区委书记(兼任学院党委书记)为主要责任人的“一流高职院校”项目监督保障领导小组,确保落实建设资金和有关政策承诺,监督学校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实现建设项目预期目标。3 .成立专项资金管理组依托学校财务处,由“一流高职院校建设”领导小组主导,成立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组”,统筹落实、安排各渠道建设资金,组织项目预算论证,科学合理编制项目建设的总预算及年度预算,并纳入学校总体预算;对资金投向及年度资金调度安排进行全程管理,监督项目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4 .建立了

3、责任到人的问责机制对一流高职院校建设采取“校系(二级学院、部门)两级管理”,在学校“一流高职院校领导小组”的宏观统筹下,将项目建设与学校系(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日常建设工作相结合,在相关系(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成立以系(二级学院或部门)第一把手为责任人的“一流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组直接负责各项目的运行与实施,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方案的措施与进度推进建设工作。二、制度环境1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学校办学学校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深圳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简政放权、政策宽松、资金到位;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搭建政校企协同创新公共平台,调动了政府、企业行业、社会各方资源推动我校的改革与发展。5 .法人治理结构提供

4、了机制保障学校积极主动地推动了体制机制改革和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构建了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规范的制度体系。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获得实质性进展,保证了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与落实;改革董事会,推动董事会由咨询机构向决策与咨询转变有了实质性推进,进一步完善了“党委领导、董事会决策、校长治校、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内部管理体制,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进一步理顺了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为学校长远发展,继续推进依法治校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6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举措逐步落实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按照“优化结构、导向效率;按需设岗、导向竞争;优劳优酬、导向绩效”的原则,推

5、动了学校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实现了“为各级各类人才创设发展通道,激发教职工积极性,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为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提供最强劲的动力和最坚实的保障。以做好岗位分析、清晰职责范围,做好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沟通为基础,制定相应制度,建立起了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管理体系。改变以往学校对教师考核重课堂教学工作量,重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量的做法,确立以考核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为核心,更加注重考核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的能力,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并与津贴挂钩,为教师综合素质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深化人事分配制度

6、改革,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形成了能上能下人才管理机制,畅通教师职业晋升通道。“一流校建设”围绕“服务发展、改革驱动”的思路,继续推进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以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三、预期效益(一)治理机制特色进一步彰显通过落实基于章程的治理,进一步明确学校与区委区政府的责权利。落实董事会决策,成为国内率先实现董事会决策的公办高职院校。建成校园ERP项目,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流程,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成为国内率先建成校园ERP,实现学生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职院校。深化人事激励机制改革,在导向个人科研业绩的同时,加强对专业教学团队、科技开发团队的激励,探索形成基于团队

7、业绩的岗位薪酬制,极大地激发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和科研合作的积极性,形成教师团队积极投身专业建设和合力科技攻关的欣欣气象。有效积累二级管理改革经验,形成有序推进改革的重要支持。(二)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显著增强将IO个高水平专业建设成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不同面向的高水平专业,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建成40-45门工作过程系统化核心课程,培养一批掌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技术的骨干教师,带动学校全体专业,形成课程体系优化和课程建设的新一轮热潮。建立专业协同育人机制,基于智慧化校园支持,试点学分制改革,完善“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形成一套符合高职生源特点,着眼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人才培养机制;完

8、善“高技能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期满,学校成为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重要基地。建设成果产生较大影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等奖。()技术助推升级能力有效提升学校在社会培训和专利及成果转化方向取得突出成果,形成基于科技服务平台,以项目为纽带,以团队为激励单位的特色科技服务模式。建设期内,学校企业横向科研经费到账数累计达到3000万元,发明专利授权累计达到80项,专利转让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服务社会到账经费累计达到2000万。学校成为区域企业技术应用和开发的重要伙伴。通过建设,学校在科研经费投入总额、企业横向科研经费到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明专利授权、专利转化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形成服务转型升级需求的独具特色的科技服务模式,成为国内高职院校服务科技开发的重要示范。(四)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建成一支工匠型师资占比较大的特色师资队伍。以大师工作室、现代精英学徒制等,发挥高水平行业大师作用。形成高水平行业大师柔性引进机制,使学校成为区域行业高水平人力资源的汇聚地。建成教师发展中心,以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教学能力等为重点,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有力支撑。形成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定期对口访问机制。建设期满,新增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形成有利于学校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和人事管理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