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堆场自然发火防治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矸石堆场自然发火防治技术规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CS13.030.10CCS71B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XXXX-2023煤奸石堆场自然发火防治技术规范TechnicaICodeForPreventionAndControIInSpontaneouscombustionofcoaIwasteyard(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3.6.19)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202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2I煤肝石1Q9煤砰石堆场279煤砰石自然发火21i运营期2R弓封场21A排土场217含有煤肝石排土
2、场27ft封闭隔离27Q发火区27临界区2飞11高温区21r温度异常区24基本原则25技术要求2KI煤砰石堆场自然发火防治设计249煤砰石堆场运营期自然发火防治3K4煤砰石堆场封场期的自然发火防治36自然发火防治验收57后期管理571建立档案57t)自然发火监测5附录A(资料性)煤肝石堆场自然发火防治工作流程图6附录B(资料性)自然发火煤阡石堆场灭火、降温方法7,1z.*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安全生产
3、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应急管理研究院、山西智德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岳新积、郡晓芳、葛丽霞、张银玲、程海明、刘志龙、李兴晋、王刚、武鹏、杨李跟、刘娟、刘艳。煤奸石堆场自然发火防治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煤砰石堆场自然发火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自然发火防治验收、后期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煤杆石堆场、煤砰石山、露天煤矿含有自然发火煤肝石排土场运营期及封场期的自然发火防治的设计和施工。除了已完成煤砰石堆场生态恢复治理之外,正在设计、运营期和将要封场的煤砰石堆场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
4、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62.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一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5032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2042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34230煤和煤砰
5、石淋溶试验方法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562.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一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HJ25.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65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Y1/T2991-2018煤砰石山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规范DB14/T1755煤砰石堆场生态恢复治理技术规范DB14/T707煤砰石场植被建设技术规程DB14/T1114煤砰石填埋造田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煤砰石煤矿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含碳岩石及其它岩石等固体废弃物。a9煤阡石堆场煤矿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含碳岩石及其它岩石等固
6、体废弃物集中堆放和处置场地。21煤砰石自然发火煤砰石中的可燃成分在自然条件下氧化发热达到其燃点后发生燃烧的现象。A运营期指煤砰石堆场投入运营至煤肝石堆场达到设计库容停止使用期间。?5封场煤砰石堆场停止使用后,对其采取的关闭措施。A排土场指露天煤矿剥离物集中堆放的场所,包括外排土场和内排土场。?7含有煤砰石排土场指剥离物中含有自然发火煤砰石或洗选后具有自燃倾向煤砰石的排土场。2A封闭隔离指为防止空气、水进入煤肝石堆体内部,对煤砰石堆体所采取的整体包覆措施。C发火区指温度监测2230C的煤砰石集中堆放区域。?1f1临界区指温度监测V230C,且290的煤砰石集中堆放区域。11高温区指温度监测V90
7、,且250C的煤砰石集中堆放区域。?15温度异常区指温度监测对比环境基准温度大于I(TC以上。4基本原则煤砰石堆场自然发火防治应本着有火灭火,无火防火,经济实用、易于实施、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效果显著的原则。5技术要求41煤奸石堆场自然发火防治设计新建的煤砰石堆场应在投运前,编制煤砰石堆场自然发火防治专项设计,包含运营期自然发火防治、封场时自然发火防治等内容。对运营期和即将要封场的煤肝石堆场,应编制煤砰石堆场自然发火防治措施。K3煤奸石堆场运营期自然发火防治5.2.1通用要求煤阡石堆场运营期自然发火防治主要内容包括煤阡石堆场调查、煤肝石堆场主要参数设计、运营期自然发火防治。5.2.2煤砰石堆场
8、调查煤砰石堆场调查内容:a)堆场名称、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肝石主要来源、堆砰企业、堆研时间、堆阡量、堆放方式、最大堆砰高度;b)堆场地形地貌、地质及构造,活动断裂、地裂缝、滑坡、崩塌、岩溶、采空区、土洞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资料。c)煤砰石自燃倾向性情况;d)堆场已采取的自然发火防治措施及相关方案、设计资料;e)堆场是否发生过自然发火事件及相关记录资料;f)堆场历史变迁情况;g)煤砰石堆放工艺过程及现状存在的问题。5.2.3煤砰石堆场主要参数设计煤砰石应分阶堆放,为减小烟囱效应,每阶高度宜为4m8m,边坡坡比宜为1:21:175,为便于机械施工和后期养护,各阶边坡间应设置马道,马道宽度宜为5m6m
9、。5.2.4运营期自然发火防治5.2.4.1运营期的自然发火防治应边排边防火,可执行DB14/T1755,采用覆盖碾压法,将煤砰石分层堆放,砰石堆放厚度达到3.0m,采用推土机和装载机摊平,重型压路机压实,上覆0.3m0.5In压实土层,形成覆土阻燃系统,防止煤砰石自然发火。5.2.4.2对于周边缺土严重或土质粘性较差的煤砰石堆场,可采用其它等同效果的覆盖材料将煤砰石全面覆盖隔离,防止空气和水进入煤砰石堆场内部。5.2.4.3煤砰石摊平碾压后,应及时覆盖,煤肝石裸露面积应不大于200(W5.2.4.4已经堆放到位的边坡、马道和平台,可直接整形、压实,进行封闭隔离,随后进行生态恢复,实现边排边治
10、理。5.2.4.5运营期间,应定期进行自然发火巡查,发现自然发火征兆,应参照5.3.3,及时采取灭火、降温措施。弓1煤砰石堆场封场期的自然发火防治5.3.1通用要求对将要封场的煤砰石堆场应进行堆场自然发火情况调查,发现自然发火,应先灭火,再采取防火措施。待灭火区域各观测孔内最高温度稳定在50C以下,且无其它自然发火征兆时,方可进行后续自然发火防治及生态恢复工作。5.3.2煤砰石堆场自然发火情况调查自然发火情况调查可采用测温法。a)表面测温,查找温度异常区在煤砰石堆场表面布置测温网,采用十字网格交叉的形式布置节点,节点间距宜为5m10m利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测量节点表面温度,或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煤
11、砰石堆场表面进行全面扫描,对比环境基准温度得出表面温度相对值,大于周边环境I(TC以上,将该区域认定为温度异常区。b)钻孔测温对表面温度异常区进行钻孔测温,节点间距宜为2.5m5.在测温点打3m深孔,将热电偶探头放入孔底进行测温,根据测温结果,绘制等温线图。c)确定发火区和临界区增加钻孔密度,测量煤砰石堆场深层温度,节点间距宜为15m2.5m,钻孔深度5m6,将热电偶探头放入孔底进行测温,确定自然发火的核心位置和自然发火范围。温度达到90以上,该点己经进入加速增温阶段,划定为临界区;温度超过230C的测温点,划定为发火区。将发火区、临界区纳入灭火范围,高温区纳入降温范围。5.3.3灭火、降温在
12、对发火区灭火前,应及时采用黄土等材料覆盖,控制火势发展,雨季时,重点防止雨水产生水蒸汽引发爆炸事故。同时在发火区和临界区周边设置警示标识和围栏,禁止人员入内,定期检测CO气体浓度和背风低洼处的C02气体浓度,当CO气体浓度大于0.02%C02气体浓度大于3%时,应采取疏排措施,防止误入人员发生气体中毒、窒息事故。5.3.3.1灭火、降温方法灭火、降温方法包括:覆盖法、挖除火源法、槽沟灌浆法、浅层喷射注浆法、深孔注浆法、泡沫灭火法,以及实际应用中证明安全、有效的其它方法。各灭火方法适用范围及技术要求参见附录B。应根据煤砰石堆场的地区环境,选择一种或多种结合的适宜灭火、降温方法。灭火和降温前必须制
13、定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防止灭火、降温施工过程中,发生爆炸、火灾、气体中毒、塌陷等事故。煤砰石堆场覆盖灭火应遵循自下而上、由外到内、由低温区到高温区的原则。5.3.3.2灭火、降温效果检测灭火、降温效果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可执行DB14T1755o由于后期要进行生态恢复,本规范要求全孔最高温度在一个月内应小于50,且90%以上观测孔最高温度在一个月内稳定在40C以下。5.3.3.3补充灭火根据灭火效果检测情况,综合评价煤砰石堆场的灭火效果,对灭火不充分区域应重点采用补充注浆、分层碾压覆土等措施灭火、降温,防止复燃。5.3.4削坡整形碾压执行DB14T1755规定要求,将边坡削至30度以下
14、,马道应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坡面采用专用机械拍实。5. 3.5封场期自然发火防治6. 3.5.1覆土碾压法执行DB14/T1755,覆土0.5m以上并压实,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85。7. 3.5.2封闭隔离法对于煤肝石堆场周边缺土严重或土质粘性较差的地区,以及压实土层的技术指标达不到5.3.5.3要求的煤砰石堆场,应采取其它封闭隔离措施对煤砰石堆场实施全面封闭隔离,在煤砰石堆场表面,形成气密、防渗、坚固耐久的封闭隔离层,确保自然发火防治效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封闭隔离施工方法:将封闭隔离材料加水制成浆料,通过专业机械喷覆在经过碾压的煤砰石表面,喷覆厚度应不低于2cm,可多次喷覆,直至达到要求厚度
15、,封闭隔离层的技术指标应达到5.3.5.3要求。8. 3.5.3技术指标压实土层和封闭隔离层的技术指标应达到如下要求:渗透系数应不大于1.210-6cmsx抗渗压力应不小于0.8MPa;抗压强度应不小于30MPa;抗折强度应不小于5MPao5.3.6生态恢复煤砰石堆场通过压实土层或封闭隔离措施进行自然发火防治后,即可进行生态恢复。为确保煤砰石堆场自然发火防治效果,生态恢复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a)构筑完善的排水系统,将肝石场内雨水及时排出场外,排水设施应具有抗沉降、内壁光滑、流速快、坚固耐用等性能。b)为避免雨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确保自然发火防治措施的长久有效,应采用抗侵蚀植被措施,使坡面能够抵御雨水侵蚀,使植被快速生长,达到护坡能力。c)煤砰石堆场边坡植被应以草、灌为主,不宜栽植乔木。6自然发火防治验收自然发火防治验收内容及标准如下:a)封场期的压实土层或封闭隔离材料性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