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单位开展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单位开展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要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要点聚焦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现将学习要点如下:为什么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是对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路径和重点任务。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
2、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双碳”工作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稳步推进“双碳”目标任务取得实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必须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2023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占比约83.4%,其中煤炭占比仍高达56%
3、,这是最大的实际。如果传统能源逐步退出不是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就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冲击。必须坚持先立后破,一手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一手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不能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就先把手里吃饭的家伙扔了。同时,我国多年形成的产业结构具有高耗能、高碳排放特征,高耗能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高排放、高污染的增长,不仅不是我们所要的发展,而且会反过来影响长远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幅度提高经济绿色化、低碳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必须注重处理好4对关系。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
4、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同时,降碳要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
5、绿、增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要加强统筹协调,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制度安排和统筹协调机制,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做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实现“双碳”目标,等不得,也急不得。策略上要稳中求进,统筹做好加减法;行动上要扎实推进,保持定力不动摇。降碳、减污是做减法,扩绿、增长是做加法。“降碳”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减污”可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降碳、减污,降低的是高碳经济,减少的是“黑色经济”,增加的是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美丽经济。“扩绿”可以增强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进一步
6、扩大环境容量。“增长”只有建立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基础上,才能使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成为可能,从而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要点聚焦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现将学习要点如下:为什么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是基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战略部署以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
7、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作出的重大判断,可从以下4个方面理解。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是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我国作为14亿多人口的大国,资源能源约束紧、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是基本国情。要整体迈入现代化,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模式是行不通的。我国现有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并且未来能源资源需求仍会保持刚性增长,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用电量约830千瓦时,明显低于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水平。产业和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压力较大,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窗口偏紧。必须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粗放型生产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
8、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基础之上。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从世界范围看,绿色低碳转型是经济结构升级的新方向,孕育经济增长新空间,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也相当大。从我国近年的发展态势看,一方面,绿色转型正在重构以要素低成本优势为特征的传统生产函数,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形成许多新的增长点。比如,我国风电、光伏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制造业产能、新增和累计装机规模近10年持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巨大的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需求和绿色消费需求正
9、在催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绿色市场。比如“十三五”时期我国共建设2000多家绿色工厂和170余家绿色工业园区,绿色消费规模逐步扩大,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世界第一。总的看,绿色产业正在孕育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供给、形成新需求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绿色发展动能。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基本需要在发生深刻变化,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需要,还包括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环境在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发
10、展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安全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初级产品消费国,原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铝等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进口来源地集中,保障供给安全风险大。高质量发展是资源使用效率高的发展。在供给端注重“开源”、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特别要在需求端做到节约集约,注重“节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以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缺口的压力,降低进口依赖度和供应保障安全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会由于能源资源供应跟不上而被打断。按照党
11、的二十大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离不开三大关键支撑的完善和加强。一是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二是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三是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要通过做好这些工作,牢牢把握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这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要点聚焦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现将学习要点如下: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
12、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个重要论断,从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深刻揭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重要特征。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一、这是源于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文化基因“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内在特质。中华民族自古讲究“和为贵”,遵奉“和合”理念,对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历史上,中华民族对外战略基本上都采取守势,即使是国势最盛时期也是开放吸纳而非开疆拓土,目的是保境安民、以包容求强大。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成为中国人民最迫切、最强烈的愿望。经过长期不懈奋斗,直到推
13、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我们才拥有了建设自己国家、创造美好生活的和平环境。这一段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记忆,让我们更加深刻懂得和平的珍贵,因而绝不会把自身曾遭遇的苦难强加于他人。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正是这种持久的追求和深沉的期盼构成了中国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的不竭动力。二、这是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深刻认知国情决定道路取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不同阶段,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始终是党领导人民完成不同时期历史任务
14、,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让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整体迈入现代化行列,规模和难度都世所罕见,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奋斗、持续发展。因此,继续营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对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努
15、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三、这是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一个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实现繁荣富强,必须主动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曾经作为现代化先行者的“西方式现代化”,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是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这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现代化老路,必须坚决摒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走出了一条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这条
16、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全新方案。总起来说,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对历史、现实、未来的综合判断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历史自信、道路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要点聚焦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现将学习要点如下:为什么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