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的危害形成及防御措施.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06327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暴雨的危害形成及防御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暴雨的危害形成及防御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暴雨的危害形成及防御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暴雨的危害形成及防御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暴雨的危害形成及防御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暴雨的危害形成及防御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暴雨的危害形成及防御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暴雨的危害、形成及防御办法暴雨(英文名称torrentia1rain;rainstorm;storm)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中国气象上规则,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但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在业务实践中,又可依照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暴雨划分为: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大范围暴雨、特大范围暴雨。局地暴雨历时仅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

2、左右,一般会影响几十至几千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较轻。但当降雨强度极大时,也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富损失。区域性暴雨一般可连续37天,影响范围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祸。特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地连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特大暴雨是一种灾祸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祸和严重的水土流逝,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关于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祸。形成暴雨的天气系统暴雨形成的进程

3、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出现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出现较大的暴雨。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暴雨往往是从积雨云中落下的。形成积雨云的条件是大气中要含有充足的水汽,并且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把水汽迅速向上输送,云内的水滴受上升运动的影响不断增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激烈地降落到地面。形成暴雨的条件暴雨一般发生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中

4、,其时间尺度从几十分钟到十几小时,空间尺度从几千米到几百千米,而形成暴雨的中小尺度系统又是处于天气尺度系统内,两者通常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上两类天气系统的集合称为降水系统。降水系统中降水的形成和强度主要与6个条件有密切的关系:(1)丰富的水汽分布和供应;(2)大气的上升运动;(3)层结稳定度和中尺度不稳定性;(4)风的垂直切变;(5)云的微物理进程;(6)地形。(1)水汽分布和供应为了使暴雨得以发生、发展和维持,必需有丰富的水汽供应,计算表明仅仅依靠降水区气柱内所含的水分是不够的,即使气柱中所含的水汽全部降下也只能达到5070mm的降水量。但是暴雨的降水量,尤其是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的降水率十分强

5、,每小时可达100mm,因而必需有外界水汽向暴雨区迅速地集中和不断地供应。关于于持久性的暴雨,要求水汽有源源不断的输送,以补充暴雨发生不断耗损的水汽量,这种水汽输送,需要特别有效的机制能在较短时间内在更大范围内为暴雨区收集所必需的水汽量。(2)上升运动降水是发生在空气的上升运动区,地面或低层的空气只有经过抬升才干达到饱和,从而出现凝结,降落下来成为降水。关于于天气尺度而言(如锋区、温带气旋、高空槽前部、副热带高压边缘等)上升速度只有IOoenI/s。由这种上升速度引起的降水量约为10(n01mm24ho因此只靠大尺度系统中的上升运动不能引起暴雨,事实上也很少观测到上千千米的暴雨区,在水平尺度为

6、10(300km的中尺度系统中(如中尺度辐合线、峋线、中尺度低压等)上升速度比大尺度系统中的上升速度大一个量级,达到IO1Cn1/s。由这种上升运动引起的降水量大约Io1mmh,达到了暴雨的强度。关于于积云尺度的小尺度系统,由于其上升速度可达102cms,其所造成的降水强度约102mmh,达到了大暴雨的量级。因而在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中,同暴雨直接有关系的是中、小尺度上升运动,因而中小尺度系统是直接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但大尺度的上升运动为中小尺度上升运动的形成和增强提供了必要的环流背景和环境条件,因而大尺度上升运动的存在是暴雨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3)层结稳定度和中尺度不稳定性关于流性暴雨是一种

7、热关于流现象。大气中有两种类型的关于流:垂直关于流和倾斜关于流。垂直关于流和倾斜关于流在物理条件上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依靠大气的层结稳定度,后者除层结稳定度条件外,还必需考虑动力不稳定条件。(4)风的垂直切变风垂直切变关于局地强风暴有比较重要的影响,由于强风暴也是引起暴雨,尤其是突发性暴雨,因而风垂直切变也是影响暴雨的重要因素之一。(5)云的微物理进程由于地形和不同尺度天气系统或云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自然的播撒进程,从而使降水增强,形成暴雨。由于地形的作用,在山前形成大范围层状云,其中有许多小雨滴,如果积雨云由海上或其他地区移入到这片层状云区,可以形成积雨云与层状云共存的混合云系,两种云

8、系不同大小的雨滴将发生鲜明的相互作用而出现播撒进程。积雨云中前部流入的强上升气流将携带其中的大雨滴向上,经过0层后转化为冰晶或雪晶,也有一部分成为过冷水滴,由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小于水滴表面的饱和水汽压,积雨云中的水汽将凝华到冰晶上,使冰晶增长,由于积云雨上部的水汽减少,过冷水滴将蒸发以补充水汽,结果发生由过冷水滴向冰晶的迅速转化(这种不稳定也被称为胶性不稳定)。经过这种方式增长的大冰晶一部分随上升气流被带到云砧区,在那里下落,经过零度层后变成大水滴,以后又落入到低空的层状云层内,捕获在此层悬浮的大量小水滴而增长,最后下落到地面成为强降水。积雨云上面的另一部分冰晶则随后面的下沉气流直接落入层状云

9、中,经过碰并且进程迅速增长到大雨滴,也使地面降水增加,这种混合云不但在沿海地区山区迎风面可以观测到,在梅雨期,台风季也经常可以观测到,它使降水增幅形成暴雨。(6)地形暴雨与地形有密切关系。夏季,我国各地大到暴雨日频数分布和雨量分布都受到不同尺度的地形影响,我国的大尺度地形总体上呈东低西高其间有东西向山脉(燕山、南岭等),因而在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时,潮湿空气受地形抬升,暴雨日数最多的地区大多位于山脉的东侧或南侧的迎风坡,如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武夷山和燕山与南岭山地等。关于于区域或局地尺度的暴雨,其雨量分布也与地形有密切关系,例如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它的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大行山

10、脉的北端,两大山系在北京西北部相交,东南部是平原,由于地形的影响,夏季暴雨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在西部和北坡山坡上,这里是低层偏南风或偏东风的迎风面,气流有鲜明的抬升作用和地形引起的切变辐合线。暴雨季节与地域分布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跨高、中、低三个纬度区,具有鲜明的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吹北风,空气干燥,全国大部地区气候干旱;夏季吹南风,空气潮湿,雨季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我国暴雨洪水频繁主要受季风影响,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控制,全年的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湿润高温时期,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6月至9月雨量占正常年降水量的60%至80%。黄河中下游

11、地区、海河、辽河流域,大部分集中在7月、8月,而且往往又集中在几次暴雨进程中。季风雨带的季节性位移导致降雨地域的阶段性变化。夏季风始于5月,由南向北推进,在北进进程中有3个相关于稳定的阶段和两次跃进阶段,相应有3个雨季,即华南雨季(南方各省份,4月至6月),江淮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各省份,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华北东北雨季(华北及东北各省份,7月中下旬至8月),此时季风达到最强盛。9月以后,季风减弱并且南撤,雨带也逐渐南退。10月以后,季风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夏秋频繁的台风活动。直接由台风形成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辽宁沿海地区和台湾、海南等省份。台风在东南沿海

12、登陆后,一般转向北上,风速逐渐减缓形成低压,若与北方冷空气接合,就可能形成大范围的暴雨洪水,在北方的暴雨洪水中占有很大比重。我国是个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各别省、区外,简直都有暴雨出现。由于受季风、地形等影响,我国暴雨的地域性和时间性特征十分不鲜明。总体而言,南方多而北方少,东南沿海多而西北内陆少;夏季多而冬季少,主要出现在夏季风活跃的下半年里。暴雨日及雨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山地多于平原。而且东南沿海岛屿与沿海地区暴雨日最多,越向西北越减少。在西北高原每年平均只有不到一天的暴雨。太行山、大别山、南岭、武夷山等东南面或东面的坡地,都是这些地区暴雨日的中心。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

13、,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连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且雨量大。我国的暴雨洪涝灾祸多发生在江淮以南以及华南沿海地区,其中江南北部至长江中下游最多。北方气候干燥,雨水较少,但在异常的气候影响下,也常有洪涝发生。长时间、大范围的连阴雨或频繁的暴雨都会引发洪涝灾祸。暴雨集中的地带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辽东半岛一一山东半岛一一东南沿海;另一条是大兴安岭一一太行山一一武夷山东麓。此外,阴山、秦岭、南岭等山脉的南麓也是暴雨的多发地区。我国的洪水灾祸主要发生在珠江、长

14、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及松花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关中盆地等地区。而涝渍灾祸则主要出现于东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暴雨的危害暴雨是中国主要气象灾祸之一,其危害主要囊括洪灾和涝渍灾。长时间的暴雨容易出现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地段,造成洪涝灾祸。据19501999年资料统计,中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942.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达1300万公顷以上。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祸性天气。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或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常导致山洪暴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富带来严重危害。暴雨尤其是大范围连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不仅影响工

15、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洪灾一般是指河流上游的降雨量或降雨强渡过大、急骤融冰化雪或水库垮坝等导致的河流突然水位上涨和径流量增大,超过河道正常行水能力,在短时间内排泄不畅,或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流暴涨漫溢或堤防溃决,形成洪水泛滥造成的灾祸。洪水可以损坏各种基础设施,淹死伤人畜,关于农业和工业生产会造成毁灭性损坏,损坏性强。防洪关于策办法主要依靠防洪工程办法(囊括水库、堤防和蓄滞洪区等)。涝灾一般是指本地降雨过多,或受沥水、上游洪水的侵袭,河道排水能力降低、排水动力不足或受大江大河洪水、海潮顶托,不能即时向外排泄,造成地表积水而形成的灾祸,多表现为地面受淹,农作物歉收

16、。涝灾一般只影响农作物,造成农作物的减产。治涝关于策办法主要经过开挖沟渠并且动用动力设备排除地面积水。渍灾主要是指当地地表积水排出后,因地下水位过高,造成土壤含水量过多,土壤长时间空气不畅而形成的灾祸,多表现为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水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导致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不利于作物生长,使农作物减收。实际上涝灾和渍灾在大多数地区是相互共存的,如水网珏区、沼泽地带、平原洼地等既易涝又易渍。山区谷地以渍为主,平原坡地则易涝,因此不易把它们截然分清,一般把易涝易渍形成的灾祸统称涝渍灾祸。防护办法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用“小包围”办法,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3、是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即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