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树立大食物观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树立大食物观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2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树立大食物观,新时代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之必然中心组研讨发言:坚持以大食物观统筹保障粮食安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树立大食物观,新时代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之必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树立大食物观”。这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其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所谓“大食物观”,就是关于大食物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其实践指向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在于“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针对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对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
2、记适时提出了“树立大食物观”的新理念,从根本上说,这是中国发展之必然,特别是新时代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之必然。第一,树立大食物观,是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之必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两次质的飞跃,第一次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转变。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内部粮食供给短缺,外部敌对势力封锁,面对如此严峻挑战,党中央强调“以粮为纲”,就是着力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通过持续努力,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已经接近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实现了第一次质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是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党的
3、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消费者对食物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量”的需求上,更体现在对食物“质”的需求上,人民生活所面对的不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质的升华。在此条件下,向消费者提供种类繁多的高质量食物,除了保障“主粮”的供给,更要确保鱼肉蛋奶、水果蔬菜等“副食”的有效供给,从而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新跨越,要求新时代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必须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
4、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顺应人民群众关于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提高食物产量、提升食物质量、丰富食物种类,不断拓展获取食物的途径,丰富城乡消费者的“菜篮子”和“餐桌子”,把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树立大食物观,是解决食物消费供给单一、消费结构不合理这一关键难题之必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尤其是2015年以来,连续7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实现了由“吃得饱”到“吃得好”转变,但如何从“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健康”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一方面,要继续保障粮食供给的稳定,使主粮市场不轻易受“卡脖子”的风险,
5、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二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发多渠道的食物资源和食物种类,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适度地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营养、健康、绿色的食物消费观,推动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并以此促进健康导向型农业食物生产体系,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简言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所说:“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大食物观。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J第三,树立大食物观,是吸纳历史经验教训,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之必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一再强
6、调要善于总结粮食生产和消费的经验教训,采取关键举措,筑牢粮食安全的根基。如中国鉴于苏联在粮食生产问题上的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毛泽东同志就曾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中国要引以为戒,必须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把“以粮为纲”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方针,使中国粮食生产取得重大突破,但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逐渐改变,主食在食物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渐减少,副食比重逐渐上升,而“以粮为纲”愈加凸显出自身的历史局限。对此,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中,结合新的发展实际,逐渐调整发展战略,适时转变了中国传统粮食安全观念。2017年
7、,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大食物观。”可以说,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必须思路广、视野宽、办法多,树立大食物观,向“大”处拓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向草原、森林、江河湖海要食物,实现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向生物资源要食物,实现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生物资源拓展。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说,“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第四,树立大食物观,是贡献中国方案,解决人类生存发展问题之必然2023年11月15日,联合国郑重宣布,地球人口步入“80亿时代”。这预示着世界人口已
8、经迎来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与此同时,全球仍存在一定饥饿人口和许多亟待提升生活水平的群体,特别是全球疫情发生以来,世界经济、粮食安全、人民生活都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前不久发出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也指出,“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下降,世界新增1亿多贫困人口,近8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粮食安全、教育、就业、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面临更多困难。”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重要时刻。在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大食物观,为解决全世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贡献
9、了中国方案。具体说来,一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合作。近年来,中国在刚果、苏丹、布隆迪、多米尼克等多个国家开展农业科技攻关,建立示范中心和科研基地,助力更多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着力满足人们饮食结构改变需求。二是提供专业领域人才支撑。中国向亚洲、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国派遣了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并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让各个国家的农业人才交流更加通畅,打造国际高端农业人才培养基地,使越来越多的食物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和餐桌。三是提供紧急物资援助。中国面向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大力推广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普遍受到欢迎,与世界粮食计划署保持良好合作,特别是疫情
10、发生以来,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倡议,回应相关国家请求,第一时间提供粮食和资金支持,为稳定世界粮食生产和供应作出的贡献。总之,随着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领域难题的解决、历史经验的借鉴和中国方案的探索与贡献,都要求树立大食物观,这是新时代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中心组研讨发言:坚持以大食物观统筹保障粮食安全202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树立大食物观”这一
11、重要论断,不仅系统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及其保障思维,而且深刻阐明了我国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新使命与新任务,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指引方向。一、辩证全面把握大食物观的内涵要求大食物观的基础是粮食。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关键是要深刻把握五大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传统的食物主要指粮食,而粮食又容易被片面理解为稻谷、小麦等主粮。事实上,主粮只是粮食中的局部,在整个自然界的大食物系统中更是局部中的局部。大食物观需要面向“大系统”,这既包括来自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的主食与副食,也包括来自微生物资源的食用菌、人造肉等特色新型食品。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每天的粮油菜肉消耗量分别达到7
12、0万吨、9.8万吨、192万吨、23万吨。满足如此庞大的食物消费需求,需要主食副食一起抓,植物动物微生物一起利用。只有多途径地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才能确保“中国板碗”底气更足、成色更亮。“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保障数量安全始终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与前提。当前我国粮食刚刚取得“十八连丰”,为应变局、开新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随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持续增长、对于安全优质食物的期盼日益强烈,粮食安全不仅需要高度重视食物数量的稳定增长,也要保证食物质量的同步提升。这就需要推动食物供应由“以量为主”向“量质结合、提质保量”的方向转型,也需要推动食物政策目标导向从“有没有”“
13、够不够”向“好不好”“优不优”的方向转变,加快构建消费驱动、结构合理、供给有效的食物供应保障体系,以更好满足国内日益丰富、多元的消费需求。“生产”与“生态”的关系。树立大食物观,必须“多打大算盘、多算长远账:过去我国粮食生产依赖高强度的要素投入,尽管短期能够提升粮食产量,但却是以牺牲长期利益、透支未来产能为代价的,尤其是在保障农田“必须是良田”方面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耕地质量形势严峻,对可持续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未来寻求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切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要在充分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有序合理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
14、结构和区域布局,让耕地、草原、森林、江河湖海能够休养生息,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食物。“国内”与“国际”的关系。树立大食物观,必须有大格局和全球视野,把国际市场和资源也纳入我国大食物保障的范畴。我国食物供给安全离不开国际市场和资源。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不可能完全寄托于国际市场,尤其是在当前背景下,将更加考验我国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大眼界、大智慧。“攥牢”和“端牢”的关系。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端牢”饭碗必需“攥牢”金刚钻和定海针。“攥牢”是“端牢”的前提和基础,“端牢”是“攥牢”的目标和检验。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放眼国际,种质资源是不亚于石油的战略资源,世
15、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展开对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储备和争夺。立足国内,解决好种子问题,瞄准的是14亿人口的超大内需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必须牢牢把住农业生产的源头,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在增量上做文章,在单产上挖潜力,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二、以大食物观为指引构筑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践行大食物观需要“大格局”“大眼界”,要加快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立体、均衡、可持续、有韧性的食物系统,更高层次构筑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大农业、大产业。当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方式已经向营养均衡多样化方向演进,这为发展大农业、大产业提供了新机遇。一方面,要不断拓展“食物地图二面向整个
16、国土空间,海陆空天立体覆盖,用好大自然的馈赠,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加快构建粮经饲、种养加、农牧渔协调发展的食物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发展蓝色农业、白色农业、航天农业等。另一方面,以人民需求为中心建构大产业。顺应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的变化趋势,在种养、收获、仓储、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全面发力,持续“拓链、强链、补链”,推动食物产业领域更宽、附加值更高、产业链条更长,为确保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打下坚实基础。加力推进大生态、大环保。持续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构建更加健康、更加生态的农业生产观和消费观。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推动用地与养地相结合。要全流域推进农业深度节水控水,严格落实以水定地、因水施种,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加强重点流域的综合整治。要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因地制宜推广种养结合、林下经济、草畜一体及有机农业、循环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