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大麦病虫害及防治方法.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164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啤酒大麦病虫害及防治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啤酒大麦病虫害及防治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啤酒大麦病虫害及防治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啤酒大麦病虫害及防治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啤酒大麦病虫害及防治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啤酒大麦病虫害及防治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啤酒大麦病虫害及防治方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1症状大麦网纹病属于系统发病病害,自幼苗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大麦发芽后,种子携带的病菌或者土壤中病株残体上的病菌也随之萌发,首先侵染胚芽鞘,通过胚芽鞘在侵染第一片叶片,然后从基部叶片逐渐向上侵染蔓延,严重时全株叶片都发病。叶片上初现病斑为浅褐色,后变深褐色。因病斑色泽深浅不一,内生纵横暗褐色或黑褐色细线,交错似网纹状,故称为网纹病。2.2 病原病原有性阶段为子囊菌Pyernphora teres ( Sacc.)Drechsler;无性阶段为大麦网斑长孺抱菌Drechslera teres(Sacc.) Shoemaker, 异名为 Helminthosporiumteres Sacc.子囊

2、壳产生在遗留于田间的作物残体上,原形或椭圆形,或呈烧瓶状。子囊棍棒状,成束,无色,内生纺锤形或椭圆形子囊袍子8个,少数为4个。子囊泡子黄褐色,有横隔3-4个,纵隔02个。子囊壳上还可抽生分生袍子梗及刚毛。刚毛黑褐色长针状,直或稍弯曲,有610个隔膜。分生物子梗褐色或橄榄色,直或膝状曲折,基部细胞稍膨大,单生或23枝丛生。分生袍子圆筒形,淡橄榄色,29个隔膜。分生抱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菌丝发育25()C最适。2.3 侵染循环病菌以分生泡子、菌丝体在种子和病株残体组织中越冬、越夏。病菌抗逆能力很强,在自然条件下能生存7年左右;在种子内可存活10年,大麦种子带菌是大麦条纹病的初侵染源。播种

3、出苗后,种子自身携带的病菌或者田间病株残体上的病菌也随之萌发,侵染幼苗而引起发病。此后在病部产生分生泡子,分生袍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在侵染,在大麦整个生长期重复侵染为害。当大麦抽穗开花期,分生抱子为害穗部使种子带菌。带菌的种子与不带菌的种子用眼睛直观,没有明显区别。分生泡子能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侵染大麦,侵染大麦的温度范为833()C,适宜的温度为1520昭。随着大麦的成熟以及植株水分的降低,病菌在种子颖壳内或病株残组织上进入休眠状态越冬、越夏,作为春播大麦的病菌侵染来源。2.4 发病条件病菌萌发、侵染在8-33范围内都可以进行,因此在作物生长期间温度不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土壤湿度适宜,种子萌发快,

4、出苗壮,抗病菌侵能力较强,苗期病害则轻;土壤湿度过大,对出苗有抑制作用,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侵染,苗期则发病重。大麦生长期间,适当的少雨、多日照,空气湿度低,则不利于病菌的繁殖、侵染,病害明显减轻。相反,连阴雨,寡日照,则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侵染,田间发病率明显加重。2.5 防治方法2.5.1 合理轮作田间病株残体组织携带大量的病菌,大麦与油菜、马铃薯等茬口合理轮作,田间无病害菌源,有明显的防治效果。2.5.2 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大麦收获后,一是将大麦秸秆拉出田间,做饲草利用;二是进行烧茬,净化田间环境;三是进行深翻,将病株残体组织埋入土壤20厘米以下。2.5.3 生物防治生防菌按种子重量3%拌种,

5、防治大麦网纹病效果95%以o生防菌具有长期寄生真菌效果,清洁土壤和叶片真菌,防治时间长,防治效果显著。254药剂拌种药剂拌种防治大麦网纹病方法与防治大麦条纹病相同。(三)大麦根腐病大麦根腐病由于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症状差别,危害根和茎基部形成大麦青死病,危害叶片形成大麦斑点病。大麦根腐病与小麦根腐病交差感染,我市小麦根腐病发生普遍而较重,受其影响大麦根腐病发生较普遍,是我市大麦主要病害之一。我国大麦根腐病主要发生区域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其中以华北华中发病较重。有些地区大麦根腐病发病率及所造成的减产仅次于大麦条纹病。大麦根腐病所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首先,病菌侵染大麦的幼芽、幼

6、苗使幼苗不能出土便死亡;或虽能勉强出土,但生长较弱,苗期枯死,造成群体株数不足而影响产量。其次,大麦的茎、叶片、穗部等部分被害,从而影响大麦的生长发育。第三,感染大麦根腐病的植株生长矮小,较正常植株矮一半左右,在拔节期至抽穗期形成“青死”;即使能抽穗,也要减产50%以上。第四,大麦根腐病重病粒发芽率较低,影响大麦质量。症状苗期症状幼苗被侵染时芽鞘和根部变褐甚至腐烂,严重时,幼苗不能出土而枯死,受害稍轻者虽能出土,但生长纤弱,以后还可能枯死。在分篥期间根茎部分常有褐斑,叶鞘发生褐色腐烂,严重时也可引起幼苗死亡;幼苗因病菌侵染而阻碍发育,使分菜增多形成丛生,但这些分窠多数为无效分篥,不能成穗。地下

7、茎受害时,呈褐色,严重是腐烂折断,使种子根失掉从土内深层吸收水分和营养的作用,特别在干旱地区,削弱抗旱的能力,有时可减产3050%。成株症状成株根茎被害时呈褐色腐烂,会引起茎基部折断倒伏而枯死。田间在孕穗前后,有时麦田中会发生小片枯死,枯死的植株呈青灰色或白穗,俗称“青死病”。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黑褐色、梭形,中间微呈一点白色或褪绿色,逐渐扩大,椭圆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或淡褐色。叶鞘上病斑较大,还可以引起茎节发病。病害严重时,使上部功能叶片枯死,严重影响籽粒灌浆、饱满程度以及发芽率,对大麦的销售质量影响较大。穗部症状大麦穗部发生根腐病时,一般是几个小穗受到侵染,小穗梗和颖片变为褐

8、色,在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会产生黑色霉状物。有时在穗颈或穗轴被害时,发生穗枯或掉穗,这种现象在空气湿度很高时才会发生。病原大麦根腐病菌的分生泡子世代属半知菌,有性世代为子囊菌。学名: Drechslera sorokiniana (Sacc.) Subram. & gain1、形态 分生泡子梗单生或2-5束生,深褐色,直或有膝状曲折,基部细胞膨大,顶端色稍浅,有35个隔膜,尺度48128X610”。分生抱子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榄褐色或深榄褐色,直或稍弯曲,坐落在泡子梗泡痕的顶端和折点,两端细胞钝圆形,211个隔膜,尺度32112X1432;脐点凹陷于基部细胞内,黑褐色。子囊壳世代发生与病残体的死组

9、织上,凸出,球形或近球形,有吻和孔口,子囊壳尺度为370530X340470 ;子囊无色,尺度为110230X3245,内有48个子囊抱子,作螺旋状排列;子囊抱子线状,淡黄褐色,有6-13个隔膜,尺度为160360X69。2、生物学特性 分生袍子萌发时,一般从顶端伸出芽管,萌发温度以24C为最宜;分生泡子能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萌发,但以中性或偏碱液体中较好。根腐病菌能侵染大麦、小麦、黑麦、燕麦、野燕麦和多种禾本科植物。加拿大报道在与油菜轮作时,还能侵染油菜。侵染循环1、越冬和传播根腐病菌可以在大麦的种子内和颖壳上越冬、越夏,也能在病株的残体上越冬,这些都能成为根腐病的初侵染源。根腐病菌的分生抱

10、子沾附种子表面和颖壳内侧越冬、越夏;菌丝体侵入种皮和胚内后,随着种子的成熟以休眠菌丝体的状态越冬和越夏。在种子内休眠菌丝体最少能活5-6年,有报道最长能存活10年之久。残留在田间病株残体上和土壤里的分生袍子,经过低温的冬季并不死亡,成为翌年的侵染源。所以,根腐病防治不好的地块不能连作大麦或小麦。2、侵染种子萌发后,根腐病菌首先侵染芽鞘,发展后蔓延至幼叶、根冠、根茎、和地下茎等部分。残留在土壤内、病株残体上的分生袍子以及病组织产生的分生袍子,经风雨传播,首先侵染幼苗基部叶片,然后再向上侵染茎、节和穗部等部分,引起叶斑、青枯、茎枯、叶鞘枯死和穗枯等症状。发病条件和流行大麦根腐病发生的轻重受品种的抗

11、病性、温度、湿度、和菌量多种因素的影响。1、 品种的抗病性 大麦品种的抗病性对根腐病的影响较大,抗病性弱的品种发病率在15%以上,易造成根腐病大流行;抗病性强的品种发病率在5%以下,垦啤麦2号大麦抗根腐病能力较强,一般发病率较低。2、温、湿度温度和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根腐病菌的危害程度和病害症状类型。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大麦根腐病发病程度明显加重。根腐病的发生温度在8-24,气温高于20时,发病程度逐渐加重,气温2528C时感病快,发病率高。3、菌量大麦种子内外带菌率的多少,影响根腐病发病率的轻重。上年大麦根腐病未进行防治或者防治效果不好的地块,种子带菌率较高,不易作种子用,否则根腐病发病率较

12、重。防治1、合理轮作大麦不易连作或者与小麦轮作,最佳轮作是与油菜、马铃薯等非禾本科植物轮作。大兴安岭西麓由于受气候资源的限制,大面积栽培的作物品种只有小麦、大麦、油菜,马铃薯的栽培面积较小,大麦栽培既不与小麦轮作,又不重、迎茬栽培是根本不可能的。大麦、小麦在根腐病防治效果很好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连作。下面推荐本地区栽培大麦可能的几种轮作方式。大麦一一油菜一一马铃薯大麦一一马铃薯一一油菜油菜夏翻大麦大麦夏翻油菜大麦大麦油菜大麦一一大麦一一夏翻2、烧茬大麦收获后,将秸秆运出,及时进行烧茬,消灭病株残体上的菌源,可有效减轻翌年连作大麦或轮作小麦的根腐病。3、深翻大麦收获后,最好带小锌深翻,将病株残体和地表土壤的菌源翻入20厘米以下,减少地表菌源量,可有效减轻翌年苗期根腐病的发生。4、精细整地 精细整地,土壤湿度适宜,通透性良好时,大麦出苗快、出苗壮,抗根腐病菌侵染能力强,苗期发病轻。整地粗放,土壤埔情差,通透性不好,高低不平,出苗较慢,苗势较弱,抗侵染能力较差,苗期根腐病发病率相对较高。5、生物防治同大麦条纹病。6、化学防治同大麦条纹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