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舆情处置预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网络舆情处置预案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重要宣传作用,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妥善处置网上负面信息,为我局工作营造良好的互联网舆论氛围,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按照“风险评估提前介入、监测预警同步实施、舆情信息有效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情风险防控工作机制,着力提高互联网舆情监测、研判、预警、防范能力,积极构建协调配合、共享联动、科学高效的互联网舆情防范格局,不断推动工信工作健康发展。二、工作目标依托各类网络舆情信息,全面查找日常各项工作存在的漏洞,延伸监管触角,减少监管盲点,增强监管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2、。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收集、处理、反馈及发布,建立“互联网舆情风险评估和预警、互联网舆情监测和研判、网上信息发布和引导“三大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工作内容(一)建立互联网舆情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互联网舆情风险评估主体是具体涉事部门,对需要组织舆情风险评估的重大决策一般由评估主体自行确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评估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根据“应评尽评、全面客观、查防并重、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实施。*.评估范围和内容。互联网舆情风险评估工作中所称的重大决策,是指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提出的,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且牵涉面广、
3、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和社会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事项。主要包括决策事项是否存在公共安全隐患,是否会引起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是否会引发社会负面舆论、恶意炒作以及其他影响网络社会稳定的问题。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方面的评估。*.评估程序。互联网舆情风险评估工作的程序为:确定评估项目、制定评估方案、充分听取意见、全面分析论证、形成评估报告、落实化解措施等六步。重大决策前的互联网舆情风险评估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组织实施,视情况邀请有关专家参与相关评估工作。评估主体认为所评估事项互联网舆情风险较小,可简化评估程序,但必须有相应的风险评估报告。*.评估结果运用。根据重大
4、决策前的互联网舆情风险评估报告,实行预警处置。认为决策事项存在高风险的,应当区别情况作出不实施的决策,或者调整决策方案、降低风险等级后再行决策;存在中风险的,作出暂缓实施方案的决策,待采取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措施后,再作实施的决策;存在低风险的,可以作出实施的决策,但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妥善处理相关群众的合理诉求。作出决策后,评估主体(决策部门)要将评估报告送上级部门备案。(二)建立互联网舆情监测和研判机制互联网舆情监测、研判的主体是具体涉事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开展舆情信息监测、研判、报送等相关工作。*.组建互联网舆情监测员队伍。确定*名互联网舆情监测员,网上网下互动监测
5、,及时发现报告涉及本单位的相关风险隐患信息,为有效应对舆情提出建议意见。*.建立反应快速的舆情收集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信息收集和引导工作,密切关注涉及我委有关的网络舆情信息以及网民对其反响和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区域范围内网络论坛及网站活跃程度、网民参与程度等,要特别关注市民论坛、人民网、天涯、网易、新浪等知名网站和论坛以及各县、区本地热门网站和论坛,密切留意跟踪网络舆情信息。*.实行网情定期分析研判。根据互联网舆情日常监测信息,组织工作人员每月开展分析研判工作,并将研判结果报送市工信委和同级网管部门备案。针对重大舆情,及时邀请互联网管理部门召开舆情会商会、分析、研判下一步舆情走势
6、,提出应对处置办法,并形成舆情分析研判报告呈送县级分管领导,并报送市工信委备案。(S)建立网上发布和引导机制*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明确*名网络评论员,组建网评员队伍,在县网信办的统一指挥下,围绕相关热点,及时跟评,开展网上舆论正面引导。*.建立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处置机制。要制定网络舆情处置应急预案,根据舆情的性质、影响程度、影响范围等方面的不同,将应急响应等级划分为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对发现的网络舆情不良苗头在第一时间上报分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估。如果舆情等级为较大级以上,影响面较大,应邀请同级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指导处置。要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
7、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舆情风险防控工作,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把开展互联网舆情风险防控工作纳入总体工作安排,作为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一同研究部署、一同检查落实。同时,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坚持内外有别,严防发生泄密案(事)件。(二)加强队伍建设。要同当地的互联网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组织开展互联网舆情风险防范专题培训,研究和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拓展互联网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应用,提升领导干部知网、懂网、用网、管网的能力。要加强网管工作人员的装备保障,满足工作需要。(三)立足源头防范
8、。要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转作风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严格规范公车使用、着装、窗口服务、办公程序、涉外矛盾处置等行为,确保不因工作不到位问题“上网”、不因人员作风问题“上网”,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舆情事件的发生。(四)理性面对舆情。要将网络舆情视为“民情”而不是“敌情”,对待负面舆情时,不能将其单纯地视为是“刁民”故意闹事,多从正面的角度出发来审视负面舆情,并从内部多查找主观原因。既要认真听取网民的意见,也要理性冷静地分析网民的议论。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及时疏通社情民意,理性化解矛盾纠纷,在一些敏感、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上,要集思广益,注重程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