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精心讲好中国茶故事的理性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文化精心讲好中国茶故事的理性思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精心讲好中国茶故事的理性思考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全民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外部世界对中国故事产生的误解、误读、误判相当普遍。面对“西强我弱”的舆论生态,中国也有“有理说不出”或“说了也传不开”的状况。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早在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
2、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16年2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实地调研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后,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再次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又一次强调“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o这一系列的指示,说明习近平主席十分重视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了讲好中国故事的绝对重要性。毫无疑问,讲
3、好中国故事,理所当然包括讲好中国茶故事。因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经有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习近平主席不但深爱中国茶,对中国茶故事也相当熟悉,十分重视讲好中国茶故事,多年来在国内外许多场合,代言中国茶故事,成为讲好中国茶故事的行家里手。当今,应以习近平主席有关茶论述为指导,深刻认清讲好中国茶故事的重大意义,清醒把握讲好中国茶故事的现实困难,系统做好讲好中国茶故事的各项工作。一、讲好中国茶故事的时代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举国上下、社会各界
4、的共同努力,中国茶展现出良好的国际形象。通过制定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推动媒体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茶的国际形象日益好转,中国茶文化日益走向世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际人士的好评与喜爱。同时也应该看到,讲好中国茶故事,绝不仅仅是宣传主管部门或政府机关的事,必须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出发,通过政府主导,社会统筹协调,形成全民参与的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回答好国际社会对中国茶的角色追问,才能有效塑造茶国家良好形象,才能全面真实清晰地展示完整中国茶的特有魅力。(一)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回答世界对中国茶的角色追问一方面,西方文化陷入困境,生活方式受到
5、责疑;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中国从世界经济的边缘,前所未有地走向世界开放中心,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对国际事务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主张、中国声音、中国方案越来越有影响力、号召力,这对长期习惯了以西方主导和支配的世界带来极大震动和不安。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中国文化也大踏步走向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的中国茶文化,也随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必然引起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人们的好奇、困惑甚至不适。中国茶文化何时产生?有何特点?包括哪些内容?有何作用?
6、如何与西方文化和平共处?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中国茶的世界角色问题。客观上讲,“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是常识,但中国茶的世界知名度还不够高,社会影响力还不够大,国外对中国茶还有不少误解,尤其对中国茶道、茶艺等茶文化的内容了解还不多。这些现象与茶的祖国和世界第一茶叶种植大国、第一茶叶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对世界上存在的关于中国茶角色的种种误解甚至曲解,中国不能麻木不仁,置之不理,而应因势利导,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中国应明确无误地告诉世界,中国是茶的祖国,中国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加工、饮用史,“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亿,饮茶人口超过20亿”。世界各国的茶、茶文化直接或间接
7、都来自中国。中国应告诉世界,饮茶有益健康,中国茶是健康的文明饮料。中国应告诉世界,中国茶产业是增收致富的绿色产业,曾长期是中西贸易的核心商品。讲好中国茶故事,对世界十分关心的中国茶诸问题,给以明确严谨、说服力强的回答,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解决好国际上对中国茶的角色追问,是十分必要的,也正当其时。(二)讲好中国茶故事,才能有效塑造国家良好形象国家形象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为根本的问题,假如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那么许多其他困惑和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国家形象问题是中国当前最为棘手的问题,中国茶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将决定中国茶业改革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国外之所以对中国作出各种误判,甚至传播各种谬论,一个重要原因
8、,就是双方缺乏必要交流。为此,2017年5月18日,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举办,习近平主席专门向博览会致贺信,对举办方说:“希望你们弘扬中国茶文化,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把国际茶博会打造成中国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共同推进世界茶叶发展,谱写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新篇章。”2023年5月1日,首个“国际茶日”到来之际,习近平主席又致贺信,说:“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这一系列论述告诉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中国茶形象的积极塑造,特别是运用文化力量塑造中国茶形象
9、。中国茶形象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中国茶能不能畅销于全世界,关系到中国茶文化能不能通行于全世界。与经济建设相比,以往中国未能把中国茶形象当作战略核心问题,加以足够重视并努力加以推进,有些工作做得并不太好,有些应该做的工作也未做,现在到了必须加以改进的时候了。事实上,精彩动人的中国茶形象,一定会注重形式多样,努力拓展更多渠道。现阶段,中国茶正面形象塑造,应尽力向世人展示三种形象:中国悠久的茶史、丰富灿烂的茶文化史等中国茶历史形象;丰富多彩、琳琅满目而又安全清洁高效的中国茶产品形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且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中华茶文化形象。(三)讲好中国茶故事,才能全面真实清晰展示完整中国中国茶的特
10、殊历史和当前发展,使中国茶同时具有多种身份和特征,这一点也是很正常的。例如,中国是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茶类最丰富的国家、茶叶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这些身份和特征集于一身,往往就使外人看不明白,把握不准。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提档升级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攻坚关键期,投资主体多种多样,利益关系及利益诉求复杂多样,决定了当前中国茶具有更加多元、更加多样、更加多变的特征。讲好中国茶故事,就要讲清楚中国茶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情况、特点优势、发展道路、价值观念等,也要讲清楚中国茶发展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各种矛盾,使国际社会能够全面、客观、理性地正确看待和认识中国茶。中国有责任也有
11、必要、有能力也有信心主动作为,避免中国茶形象“碎片化”现象的发生,使国际社会尽量获得一个全面、真实、清晰且相对完整的中国茶形象。这一点事关重大。二、讲好中国茶故事面临的主要困难讲好中国茶故事,长期以来,中国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下了不少功夫,付出了不少努力,但实际效果与期待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一)中西双方话语体系的差异长期以来,中国和西方世界的话语体系截然不同,双方的概念、范畴、表达无法进行充分有效融通和对接。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与日俱增,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参与国际事务越来越多,中国茶更多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中国茶出口贸易在世界上的地位
12、和国际影响力却不大。这很不正常。究其原因,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中国茶的话语体系还未建立;二是西方话语体系中,中国茶没有广为接受地传播。中国强调中国是茶的祖国,具有悠久的饮茶史、植茶史、制茶史、贸易史,然而,在这些茶史的重大问题上,中国国内意见都不统一,各种观点互相抵触,矛盾重重,这又如何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茶?中国强调国内茶叶种类繁多,名茶辈出,但这么繁杂的茶类、茶品牌,不要说外国人看不懂,记不住,就连中国人也如坠雾里,摸不清哪好哪坏。中国强调新发展理念,尤其是注重绿色发展,确保清洁生产、无公害生产,但在现实中,面对西方不断提高的生产标准,每每曝出农药残留超标,卫生标准不过关之类的问题
13、,从而被质疑茶叶质量标准低、不卫生等问题。凡此种种,都暴露了中国茶传播过程中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冲突。(二)传播渠道和传播能力的不足与西方强势媒体相比较,中国的媒体在新闻采集、传播、辐射、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能力,以及重大新闻的自采率、首发率、落地率及国际化人才等方面都显示出不足。中国的外语媒体难以与西方主流媒体在塑造茶形象方面进行竞争。中国媒体从业人员数量虽多,但真正具有国际视野,又能熟练掌握外语,能够全面准确清晰理解受众的国际传播人才相当稀缺。中国高端翻译人才尤其是小语种人才严重不足,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讲好中国茶故事的效果。习近平主席指出:“会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十分重要J如何讲好中国茶故事,茶人应
14、该向习近平主席学习,他是这方面的高手、能手。2013年3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说:“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借古喻今,很好地增进了双方的友谊。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题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演讲,强调世界文明的丰富多彩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在说到中西方文化交流时,习近平主席提到了中国茶。他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2014年7月16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巴西,他在弘扬传统友好,共谱
15、合作新篇的演讲中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用这句中国古诗来形容中巴关系再贴切不过了。中国和巴西远隔重洋,但浩瀚的太平洋没能阻止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进程。200年前,首批中国茶农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在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巴西出产的茶叶赢得了广泛赞誉。中巴人民在漫长岁月中结下的真挚情谊,恰似中国茶农的辛勤劳作一样,种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喜悦,品味的是友情。”这一故事,道出了中巴两国人民以茶为纽带、增进友谊的历史,引起了人们对茶文化交往的热情。2014年9月16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斯里兰卡,在斯里兰卡每日新闻报发表题为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的署名文章。其中开篇就写到斯里兰卡红茶。
16、他说:“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一颗明珠,这里有勤劳勇敢的人民,还有香飘四溢的红茶、晶莹夺目的宝石,令人神往。”众所周知,斯里兰卡红茶与中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流关系,它是在输入中国茶种、制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习近平主席在这里提到斯里兰卡红茶,其实也不能不使人想起中国茶向斯里兰卡的传播情况。2014年9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新德里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演讲中,先后两次提及古代中国向印度等世界各地输出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物产。他说:“中印两国有文字可考的交往史长达2000多年。印度歌舞、天文、历算、文学、建筑、制糖技术等传入中国,中国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等传入印度,成为两国人民自古以来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的历史佐证。”“古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强国,但中国对外传播的是和平理念,输出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物产。”印度茶也是直接传入中国茶种、制茶技术才发展起来的,之后,茶业在印度经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和作用。事实上,世界各地的茶均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