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浅析唐代茶诗的三重审美境界.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18656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文化浅析唐代茶诗的三重审美境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茶文化浅析唐代茶诗的三重审美境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茶文化浅析唐代茶诗的三重审美境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茶文化浅析唐代茶诗的三重审美境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茶文化浅析唐代茶诗的三重审美境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茶文化浅析唐代茶诗的三重审美境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文化浅析唐代茶诗的三重审美境界.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析唐代茶诗的三重审美境界言茶必有唐。唐代茶圣陆羽为茶立传,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而且,陆羽还为茶写诗,尤其是六羡歌诗云:“不羡黄金囊,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六羡歌所体现的思想精神,为中国茶诗的创作树立了标杆。茶诗,从广义上讲,指的是涉及茶叶、茶事、茶俗、茶史等相关内容的诗作,狭义上仅指咏茶的诗词。茶诗,“是中国诗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是中国茶文化美学的艺术结晶与重要载体之一。1中国作为茶的故乡和诗的国度,完美地将茶与诗融合,成就了历久弥新的中国茶诗文化。在茶事兴盛的唐代,饮茶风尚

2、从南方普及到了北方,从王公贵族普及到了平民百姓,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饮品,逐渐风靡起来,甚至发展成全国性的民俗活动,形成了宫廷重茶、佛家崇茶、文人赋茶、茶人兴茶、商人卖茶、举国饮茶的社会现象,喝茶也因此由基本需要上升到了品茗艺术的高度2。同时,唐代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诗歌的创作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茶与诗自然而然地结合,逐步成为了诗歌中的一种代表形式,对于茶文化和诗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本文试站在茶诗的广义角度,从古代审美体验的三重境界一一“味象”“神遇”和“物化”,对唐代茶诗进行分析,以期探寻唐代茶诗三重审美境界的形成因素,以及唐代文人运用三重审美境界创作茶诗的方法与表达的情感,

3、品味唐代茶诗之美。一、唐代茶饮、审美风尚与茶诗发展概述(一)唐代茶饮风尚唐代以来,茶不再只以食用和药用的方式,存于大众的生活中,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同时,人们开始以茶为媒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不断扩大的茶叶种植面积,飞速发展的制茶技术和饮茶技艺,以及文化繁荣、仓縻丰实的社会背景,使得唐代的茶饮方式更加精细化,人们开始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形与品饮过程的雅致,不但要求茶之真味,更重视茶之神韵。唐代儒、佛、道思想与品茗过程相融合,推动茶文化上升到了更高的精神层面,亦推动茶与诗的深入融合。在此背景之下,唐代文人在创作茶诗时,也逐渐将关注点从茶本身,移向由茶引申出的内涵哲理和美学意蕴。(二)唐代审美风尚唐

4、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思想大融合时代,但当时所有的思想文化,无不围绕着儒、佛、道这三大主体思潮而行。因此,唐代审美风尚,显现出寓多样性于整体性、寓特殊性于一般性的宏博风貌3。唐代的审美风尚,经过由雄浑博大至柔弱细靡的转变,中唐时期便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点,而当时风流恣意的社会风气,也促进了审美风貌的世俗化进程,使得审美主体开始走进感官感受的世界,注重情感色彩的捕捉。同时,唐代审美风尚显现出由艺术转向主体内心的特征,表现在茶诗上,则是三重审美境界层层过渡的整体趋势。这也是笔者选择以三重审美境界为标准,将唐代茶诗归类后分别辨析的原因之一。(三)唐代茶诗发展茶诗是茶文学与茶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

5、古代文人大多爱茶,且具有作诗的才情和融茶于诗的能力,特别是在唐代,茶与诗的结合已经屡见不鲜。唐代文人将经年累月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入茶诗当中,以茶为观照主体,言己、言事、言天地,借咏茶抒发对人世道的感怀。在这些茶诗中,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修养境界藏于字句之间,茶与诗文之美,以唐代茶文化、诗歌文化及审美文化为依托,倾泻于笔墨之上。值得一提的是,中唐时期不只是唐代审美风尚转变的分界,也是唐代茶诗创作风潮的转折。中唐以前,茶诗多出自僧人之手,其在民间的传播也较为缓慢,而随着饮茶习俗的逐渐蔓延,茶诗创作才在文人雅士中流行起来。中唐时期,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掀起了茶诗创作的热潮,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一批唐代

6、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茶诗,其内容也更为丰富。除体现与茶有关的内容之外,这些茶诗中,有的寄托了诗人对于情感的表达,有的暗含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更为细腻的内涵主旨推动茶诗文化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层面,也丰富了茶诗本身的审美境界。二、唐代茶诗的三重审美境界从上文中得知,唐代茶诗在唐代茶文化、审美风尚及茶诗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内容不断丰富,意义更加深远,审美层次也更加多元。同时,在唐代儒、道、佛三教审美思维对审美活动的渗透影响下,文人在茶诗中对于茶使用了不同的审美体验方式,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境界,大致可分为“味象”“神遇”“物化”三重。()味象“味象”一词,最早出现于南朝画家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其日:“圣人

7、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4“味象”,指的是以主体的体验为主,在对茶的直观感受中把握其内涵。作为三重审美境界中最为基本的一重,欲达此境,文人需在创作茶诗时,将主体的“我”寄情于茶,使自己纵情游心于茶味,以此体会心灵的畅快之感。“味象”境界,在茶诗中常体现为触景生情和托物寄兴。如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采茶非采蓑,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5此诗写的是诗人在春风送暖、草木方兴的时节,送好友上山采茶的情景。“王孙草”是茶的一种别名,末尾两句便是典型的借物抒情:诗人假借问茶之名,实则流露着对友人远去的依依不舍之情;”何时泛碗花”之问,表

8、达出诗人对重逢的热切期盼,读来令人动容。而同样是描写送别之事,李嘉佑秋晚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则又是另一番情感,“幸有香茶留释子,不堪秋草送王孙”5不仅以茶寄托与亲人的离别之情,更衬托出安史之乱后萧条景象的幽怨与伤感。“味象”,不仅是三重审美境界中最基础的一重,亦是唐代文人咏茶时最擅长运用的一重。除茶诗之外,此境界在唐代涉茶的其他文学体裁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以顾况的茶赋为例,其赋日:“稽天地之不平兮,兰何为兮早秀,菊何为兮迟荣。皇天既孕此灵物兮,厚地复糅之而萌秋梦里还钱。怀中赠橘,虽神秘而焉求。”5作者在此赋中,生动地描写了皇室茶宴和山野习茶的情景,并着重阐释通过直观感受总结出的茶之

9、功效:“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寐。”以茶的实际效用,引出“乘槎海上来,飞锡云中至”的品茗感悟。作者于全赋开头,便发出了“天地之不平兮”的感叹,而在赋中又提及茶如何“上达于天子”和“下被于幽人”,可以看出,茶对于作者而言,具有众生平等、不着于相的美好品德。而此赋看似颂茶,却又不止于颂茶。作者在赋中化用诗经中的句子,谈到“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茶是如此清净随和的物质,而作者为它作赋又怎么会带着功利之心呢?只因为爱茶,只因为从茶中感受到与自己的人生追求相似的东西,才会引发作者的这些感悟。顾况从“味”茶出发,品其清心舒畅的功效,赞其恬淡悦己的特性,并将自己宁静致远的人生观

10、寄托于茶,一并在此赋中表达出来。总体而言,在“味象”境界的茶诗中,茶我仍处于独立状态。诗人虽通过感官对茶进行品味,从而在精神上得到了洗礼,但依然没有摆脱本我,无法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二)神遇“神遇”,出自庄子养生主中“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6,用庖丁解牛的故事,来说明如何触及形而上的道。庄子认为,玄妙的“道”,无法用语言描述,而需要通过“神遇”的方法认知。文人在创作茶诗时,若想要达到“神遇”的境界,则必须展开心灵与精神的感悟活动,以“心”认知茶,使审美主体的心和神,与茶的道达到精神的契合和沟通。而茶作为一个内在精神模糊朦胧的审美对象,通常用语言概念难以把握,因此,以神会神,在“神

11、遇”的境界之中,更能领悟茶内在的深层意蕴。在“神遇”境界中,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纯任自然,诗人往往能从一杯小小的茶中,体悟自然的真意,甚至略探宇宙的奥秘。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便达此境界。全诗开篇营造了“睡足摩拳眼,眼前无一事。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5的清净氛围;“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更为接下来的习茶增添了一抹静色。超脱俗尘、坚守静笃的心境,帮助诗人以心入茶,待到“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之时,诗人已在浓浓的茶香中,进入清空静美的自然之境。洁白的瓷质茶具,炭火焰焰的小红炉,煮沸的茶翻起茶沫,喝罢仍有余香,诗人的心境在回归真我的习茶过程中得到锻造,迈入了不为外界尘垢所染的无垢境界。然而,

12、诗人也只是尘世中一平常人,品茗后尚能闻嗅的淡淡余香,勾起了他对友人离去的怀念。“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去者已不可追寻,但心静之时与茶道神遇的体验,于茶中感悟到的豁达和平淡,都将成为诗人追求自然之美的旅程中最宝贵的财富。白居易的另一首茶诗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同样可归为“神遇”之境界。其诗日:“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5此诗写于白居易被召回长安,而元稹新任祠部郎中之时。身处浮华的长安城,诗人吟诵友人之诗,品饮雪水冲泡的茶,在凡尘俗世中找寻雅致的一隅,洗除尘垢,涤荡烦忧,且希望城中“展眉”之处的友人,亦能在俗尘中回归自然与真我。由此可知,“神遇”境界超越感官

13、,无法追寻任何的逻辑概念,在茶诗中体现为,通过抽象的茶向茶道进行探寻,以主体的“我”之“神”探取茶之“神”,以期达到神神相遇。但此境界,只是“味象”基础上的提高,还没有达到物我同归的状态7。(三)物化“物化”,是庄子的一种体道方法,指的是主体的“我”在开展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渐消失,而完全“化”入审美对象之中,以对象的存在为“我”的存在,以对象的生命为“我”的生命8,物“我”一体,与道为一。这一审美境界体现在茶道上,就是“无我”精神,它消除了“物”“我”的相对独立,达到了契合自然、心纳万物的巅峰状态。这是茶道的最高境界,也是三重审美的最高境界物化”境界,要求文人在创作茶诗时放下主体的“我”,高度

14、集中注意力,逐步进入茶的内部精神世界,在感情和精神上与茶同化,甚至由“忘忧”向“禅悦”进行转变。在“物化”境界的茶诗里,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是其中的佳品。诗人在此诗中,“化”入了作为客体的茶,以茶的存在为自己的存在,由此感受茶的魅力。“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5,生长在荫蔽的斑竹林中的茶树,为清莹的雨露所滋润,于高山上流动的雾气中去粗取精,孕育内质,心与物化、人茶合一的诗人由此感悟到茶美好的品质,以至于要选用上乘的器具来盛装它。“余香延幽遐“,久留不散的茶香,引着诗人迈入茶道的最高境界,即由人至茶,再由茶至人的转化。诗人在此使用了双关手法:“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一指茶

15、本身去除昏惑、提神醒脑的功效,二指茶道能够净化思想,助人恢复天性,保持纯洁本真的精神情韵,甚至可与如来佛祖的甘露饭、道家仙客的流霞酒相比较。在此诗中,诗人以主体身份进入茶的精神世界,探寻茶道之韵,而后又由茶转入人的精神世界,达到圆明灵动之感,且收获了体道悟真的禅悦,这便是“物化”的境界。三、结语茶为诗表,诗为茶魂,茶与诗的结合是茶为国饮的重要佐证,亦是中国茶文化与诗歌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体现。笔者认为,从三重审美境界对唐代茶诗进行分析,不仅可略探唐时茶文化的缩影,更可深入了解当时的审美风尚与文学本质,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于茶诗而言,遣词造句的形式之美,的确能够为本诗的审美价值增色不少,但茶诗蕴含的是诗人因茶触动心神的那一瞬间,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充沛情愫与深刻顿悟。因此,在茶诗的创作与品读中,我们不妨借鉴唐代茶诗对于三重审美境界的运用,从体味茶本身到以心入茶,最后物化为茶,层层递进,深入茶与诗的精神世界,感悟茶之美、诗之美与人生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