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考试重点总结1.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209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考试重点总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妇产科考试重点总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妇产科考试重点总结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妇产科考试重点总结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妇产科考试重点总结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妇产科考试重点总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考试重点总结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妇产科考试重点总结1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一女性外生殖器: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位于两股内侧间,前为耻骨联合,后为会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统称为外阴。阴道前庭:菱形区域,前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两侧为小阴唇。二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输卵管和卵巢又称子宫附件)1阴道穹窿:宫颈和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按位置分为前后左右4部分,其中后穹窿最深,与与盆腔最低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和引流。2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因年龄而异,女童期1:2,成年妇女2:1.老年期1: 13宫体(1)子宫内膜层 功能层(致密层;海绵层)占2/3,受卵巢性

2、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 基底层 占1/3 (2)子宫肌层(3层肌纤维内环外纵中交叉)(3)子宫浆膜层(4)子宫韧带4对圆韧带一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阔韧带一限制子宫线内侧倾斜主韧带一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的主要结构宫舐韧带一向后向下牵引宫颈,维持子宫前倾位置。(5)输卵管(间质部一官腔最窄,峡部,壶腹部,伞部一“拾卵”作用)是精子与卵子相遇受精的部位膀胱子宫凹陷:子宫前而近子宫峡部处的腹膜向前反折覆盖膀胱,形成膀胱子宫凹陷。直肠子宫凹陷(道格拉斯凹陷):在子宫后面,腹膜沿子宫壁向下,至宫颈后及阴道后穹窿在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凹陷。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三血管

3、、淋巴及神经1动脉卵巢动脉一腹主动脉发出子宫动脉一骼内动脉前干分支阴道动脉一骼内动脉前干分支阴道内动脉一骼内动脉前干终支2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右侧汇入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故左侧盆腔静脉曲张较多见。2淋巴(1)外生殖器(淋巴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2)盆腔淋巴分为骼淋巴组(由骼内、骼外及骼总淋巴结组成)、做前淋巴组(位于能骨前面)和腰淋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3组。阴道下段淋巴主要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阴道上段淋巴与宫颈淋巴回流相同,大部汇入骼内及闭孔淋巴结,小部汇入骼外淋巴结,并经宫能韧带汇入能前淋巴结。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淋巴均汇入腰淋巴结,小部分汇入骼外淋巴结。宫体两侧淋

4、巴沿圆韧带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3神经(1)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2)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四骨盆1骨盆的分界:坐骨棘间径是衡量中骨盆大小的径线,又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舐棘韧带宽度即坐骨切迹宽度,是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的重耍指标。2骨盆的类型:根据骨盆形状分为4种类型。1 .女型为女性正常骨盆,最常见。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骨盆侧壁直,坐骨棘不突出,耻骨弓较宽,坐骨棘间径NlOcm。我国妇女约占半数。2 .扁平型较常见。入口呈扁椭圆形,横径大于前后径。耻骨弓宽,舐骨失去正常弯度,变直向后翘或深弧型,故骨盆浅。我国

5、妇女约占25%。4.男型少见。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舐骨较直而前倾,出口后矢状径较短。骨盆腔呈漏斗形。五骨盆底1 .外层位于外生殖器及会阴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下面,由会阴浅筋膜及其深面的3对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及一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组成。(球海绵体肌收缩时能紧缩阴道又称阴道括约肌。)2 .中层为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筋膜及其间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环绕尿道,控制排尿)组成,覆盖于由支耻骨弓、两侧坐骨结节形成的骨盆出口前部三角形平面的尿生殖膈上,又称三角韧带。其中有尿道和阴道穿过。3 .内层为盆膈。是骨盆底最坚韧的一层,

6、由肛提肌及其内、外面各覆一层筋膜组成。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穿过。肛提肌构成骨盆底大部分。每侧肛提肌自前内向后外由耻尾肌、骼尾肌和坐尾肌3部分组成。肛提肌起最重要的支持作用。因肌纤维在阴道和直肠周围交织,有加强肛门和阴道括约肌的作用。会阴: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前起至耻骨联合下缘,后至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坐骨结节和般结节韧带。狭义的会阴是指位于阴道口和肛门之间的楔形软组织,厚34cm,又称为会阴体,由表及里为皮肤、皮下脂肪筋膜、部分肛提肌和会阴中心腱。六女性生殖器官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卵管、直肠、阑尾。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一妇女一生划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

7、期、青春期(月经初潮:第一次月经来潮,为青春期的重耍标志)、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7个阶段。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每个人的月经周期不同是由于卵泡期不同,黄体期均为14天,排卵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月经期雌激素水平最低。)二卵巢的功能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其主耍功能有产生卵子并排卵的生殖功能和产生性激素的内分泌功能。三性激素生理作用卵巢合成及分泌的性激素均为留体激素,主要有雌激素(雌二醇(活性最高)及雌酮,雌三醇是雌二醇代谢产物活性低)、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1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

8、使肌层增厚;增进血运,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殖;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加,稀薄,易拉成丝状;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加强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振幅;使阴道上皮细胞增殖和角化,黏膜变厚;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促使乳腺管增殖,乳头、乳晕着色;促进水钠潴留。2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及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

9、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抑制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频率和振幅;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孕激素在月经中期具有增强雌激素对垂体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兴奋作用,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3().5。临床作为判定排卵日期标志;促进水钠排泄。3 .孕激素与雌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发育,为妊娠准备条件,二者有协同作用。雌激素和孕激素有拮抗作用,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殖及修复,孕激素限制子宫内膜增殖,使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还表现在

10、子宫收缩、输卵管蠕动、宫颈黏液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角化脱落以及水钠代谢等方面。4 .雄激素的生理作用:青春期开始,雄激素分泌增加,促使阴蒂、阴唇和阴阜发育,促进阴毛、腋毛生长。雄激素过多会对雌激素产生拮抗作用,可减缓子宫及子宫内膜生长及增殖,抑制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雄激素能促进蛋白合成,促进肌肉生长,并刺激骨髓中红细胞增生。在性成熟期前,促使长骨骨基质生长和钙保留;性成熟后可导致骨甑关闭,使生长停止;雄激素还与性欲有关。四月经周期的调节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涉及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调控卵巢功能。卵巢分泌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有反馈调节作用。下丘脑、垂

11、体与卵巢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完整、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下丘脑生殖调节激素由神经细胞分泌,卜.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属于神经内分泌调节。催乳激素:由腺垂体催乳细胞分泌,有促进乳汁合成功能。其产生主要受下丘脑分泌多巴胺(催乳激素抑制因子)的抑制性控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能刺激催乳激素分泌。卵巢性激素对卜.丘脑GnRH和FSH、LH合成和分泌具有反馈作用。五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最可靠的诊断:诊刮。第四章一受精及受精卵的发育1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2成熟卵子受精是妊娠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终止。妊娠全过程约为38周(266 0),是变化极协调

12、的生理过程。3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过程称受精。(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联接处)4精子获能:精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a、。淀粉酶降解,同时顶体膜结构中的胆固醇与磷脂比率和膜电位发生变化,降低顶体膜稳定性,此过程称为精子获能。5顶体反应:精子头部顶体外膜与精细胞膜顶端破裂,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称顶体反应。6透明带反应:借助酶的作用,精子穿过放射冠和透明带。只有发生顶体反应的精子才能与次级卵母细胞融合,精子头部与卵子表面接触时,卵子细胞质内的皮质颗粒释放溶酶体酶,引起透明带结构改变,精子受体分子变性,阻止其他精子进入透明带,称透明带反应。透明带反应保证人类

13、单卵子受精。7受精卵:己获能的精子穿过次级卵母细胞的透明带为受精过程的开始,穿过透明带的精子外膜与卵子胞膜接触并融合,精子进入卵子内。随后卵子迅即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卵原核,卵原核与精原核融合,核膜消失,染色体相互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诞生新生命。8受精卵着床:受精后第67日,晚期胚泡透明带消失后逐渐埋人并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受精卵着床需经过定位、黏附和穿透3个过程。受精卵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有:透明带消失;胚泡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胚泡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孕妇体内有足够数量的孕酮,子宫有一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

14、二胚胎及胎儿1胚胎:受精后8周的人胚称胚胎,是其主要器官结构完成分化时期。2胎儿:受精后9周起称胎儿,是其各器官进一步发育渐趋成熟时期。妊娠时间通常以孕妇末次月经第1日计算,妊娠全过程约280日,以4周(28日)为一个妊娠月,共10个妊娠月。3解剖学特点:1脐静脉一条,生后闭锁为肝圆韧带,脐静脉的末支静脉异管生后闭锁为静脉韧带。2脐动脉两条,生后闭锁与相连的闭锁的腹下动脉成为腹下韧带。3动脉异管位于肺动脉及主动脉弓之间,生后闭锁为动脉韧带。4卵圆孔生后因左心房压力增高开始关闭,多在生后六个月完全闭锁。4胎儿附属物是指胎儿以外的组织,包括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胎盘功能包括气体交换

15、、营养物质供应、排出胎儿代谢产物、分泌激素、防御功能以及合成功能等),胎膜(由绒毛膜和羊膜组成含大量花生四烯酸的磷脂,且含能催化磷脂生成游离花生四烯酸的溶酶体,在分娩发动上有一定作用。),脐带(妊娠足月胎儿的脐带长3070cm,平均约55cm,直径0.82.0cm,表面有羊膜覆盖呈灰白色。脐带断面中央有一条脐静脉两侧有两条脐动脉。)和羊水(妊娠早期羊水主要来自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妊娠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使羊水的渗透压逐渐降低。妊娠晚期胎儿肺参与羊水的生成,每日600800ml从肺泡分泌至羊膜腔;通过胎儿吞咽羊水使羊水量趋于平衡。妊娠38周约1000ml,此后羊水量逐渐减少。妊娠4。周约800ml。妊娠早期羊水为无色澄清液体。妊娠足月羊水略混浊、不透明,可见羊水内悬有小片状物羊水的功能:保护胎儿、保护母体)。5生殖系统的变化(1)宫体:妊娠晚期的子宫右旋,可压迫右侧输尿管造成右肾积水,有不适需改变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