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市级部门实施零基预算管理落实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庆阳市市级部门实施零基预算管理落实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庆政办发(2021) 20号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庆阳市市级部门实施零基预算管理落实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驻庆有关单位:庆阳市市级部门实施零基预算管理落实方案已经四届市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3月4日庆阳市市级部门实施零基预算管理落实方案零基预算是指年度预算编制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二、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是指部门(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正常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必需的基本开支而编制的年度支出计划。按其支出方
2、向和用途分为人员类项目和运转类公用经费项目,全部实行分类分档、定员定额管理。(一)基本支出项目。1 .人员类项目。人员类项目主要是:在职人员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职业年金单位缴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离退休费等。人员类项目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按单位类别细化到“行政运行”或“事业运行”项级科目;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细化到“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下的款级科目中;政府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按单位类别细化到“机关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下的款级科目中。2 .运转类公用经费项目。运转类公用经费项目由部门(单位)根据实际及
3、支出经济分类,细化为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取暖费、会议费、培训费、委托业务费、专用材料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具体单个科目。运转类项目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按部门(单位)类别细化到“行政运行”或“事业运行”项级科目;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细化到“商品和服务支出”下的款级科目中;政府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按单位类别细化到“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和“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下的款级科目中。(二)基本支出类档定额标准。基本支出预算各类档定额标准,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有关政策规定,结合部门(单位)分类、职责任务、实际支出状况等因素制定,以人或实物
4、资产为计算对象。人员类档定额标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工资政策规定的开支范围、标准,以及人员职务职级结构等核定。运转类公用经费支出的类档定额标准,具体单个项目标准有文件规定的,按文件规定核定;没有文件规定的,参照地域、实际支出需求等相关因素核定。在测算确定同类部门(单位)的类档单项定额标准时兼顾公平和现状,每个类档的单项定额标准总和,构成该类档公用经费综合定额标准。原则上每个部门(单位)只对应一个经费类档,部门(单位)同时有两种以上身份人员的,可根据实际确定相对应的类档。类档定额标准根据国家工资福利政策、单位履职基本需求、运行成本等因素适时调整。(三)编制方法。1 .
5、建立健全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部门(单位)每年在预算编制系统中,按照批准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工资津补贴等信息,如实填报部门(单位)基础信息,并保证信息完整准确。积极推动机构编制、组织、人社和财政部门共享供养人员职级、工资等数据,实现部门预算编制系统与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对接,及时校验编制及人员变动情况,强化财政供养人员源头管控,核定数据作为年度基本支出预算的测算安排依据。2 .测算安排基本支出预算。测算安排人员经费支出时,行政(含参公)部门(单位)根据填报的实有人数、工资福利、人员类别等,测算安排当年预算;事业单位根据填报的实有人数等,按其对应的人员经费类档定额,测算安排当年预算。
6、测算安排运转类公用经费支出时,以人员为计算对象的,根据实有人数与其对应的类档定额测算安排;以资产为计算对象的部分,根据单位实物配置标准与实物费用定额测算安排。财政部门根据制定的类档定额标准和核定的人员情况,统筹考虑本级财力、上级补助、事业收入、结转结余等情况,测算形成各单位的基本支出财政拨款补助数,其中:公用经费实行综合定额管理,只核定公用经费综合定额总额,部门单位在总额度内,根据单位实际,自行细化具体项目支出预算。所有预算单位当年安排的基本支出结余不得结转。三、项目支出预算编制项目支出是指部门(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编制的年度支出计划。项目支出预算实行分级
7、、分类管理。按资金使用方向和用途,分为其他运转类项目和特定目标类项目两类,其中,其他运转类项目是指为保障部门(单位)管理的大型公用设施、大型专用设备、专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及取消收费后的各类成本等方面需要安排的支出;特定目标类项目是指部门(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项目支出。()实行项目库信息动态管理。按照“统一规划、合理排序、择优安排、滚动管理”的原则,把项目库管理作为预算管理的基础,全部预算支出以预算项目的形式纳入项目库,依托项目库实施精准管理。分别设立部门项目库和财政项目库。部门项目库主要由本级和下级单位上报的项目构成,财政项目库主要由部门上报的项目构成。除维持政府
8、运转的基本支出外,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一律纳入项目库管理,凡因与国家和省上落实同一政策而设立的项目,其项目名称、支出功能科目、绩效目标等基本信息,应当与上级预算项目一致。各部门(单位)要坚持“先有项目再安排预算”原则,切实改变以往集中在编制环节储备项目的做法,将项目立项、储备工作纳入日常管理统筹考虑,提前研究谋划、常态化储备预算项目,单位申请预算必须从项目库中挑选预算项目。对入库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滚动管理,因预算新增、调整调剂或细化资金方案等原因需补充或调整项目的,相应动态调整项目库。(二)规范项目申报入库管理程序。严格履行预算项目的提前研究谋划、事前评估、入库储备、排序优选等规范程序。各主
9、管部门、各县(区)围绕国家、省上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结合自身职能,严格项目库管理,每年3月份开始做好下一年度项目的研究论证和组织入库工作。1 .项目入库应有明确的依据。各部门(单位)不得在各类文件和工作会议、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实施意见中对设立、增加专项转移支付事项作出规定,不得重复设立或增设与现有专项转移支付使用方向、用途相同或相近的项目。国家、省上及市级已确定项目应提供项目安排依据(国家、省上及市委、市政府文件,财政部门批复文件,投资主管部门批复文件等);专项工作经费项目应提供部门(单位)工作规划或其他政策文件等依据,其中:单位报送的维修、租用办公用
10、房和业务用房项目,应当提供报经机关事务等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核批复文件。2 .落实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入库项目应明确项目支出方向,应由县(区)承担的支出责任,市级不再大包大揽;将应由市场或社会承担的事务交由市场主体或社会力量承担,政府不过多干预;逐步清理退坡竞争性领域补贴政策。3 .项目应有明确的实施周期。项目实施周期应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部门(单位)或行业发展规划的期限相适应,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一般不超过3年;到期后需继续安排的,应按程序重新申请。未设定项目执行期限的,一律视同为年度一次性项目。4 .申报项目前需进行评审论证。项目入库应严格审核论证,包括计划任务、实施方案
11、、实施年限及分年度计划,预期效益、绩效目标是否明确清晰,投资及资金筹集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等。所有新增入库的项目必须进行预算评审。部门新出台重大支出政策和新增项目,一律开展事前绩效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申请入库和安排预算的必要条件。5 .项目入库要确定优先等次。对纳入项目库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视项目轻重缓急、成熟度和成本效益情况进行合理排序,优先保障重点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规范、清理保障标准过高、实施范围过大、财政不可持续的项目。6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加大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管理分散的专项资金优化整合力度。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属县(区)事权的并入一般性转移支
12、付。对竞争性领域的专项逐一进行甄别排查,凡属“小、散、乱”以及效用不明显的坚决不纳入项目库。不得重复设立或增设与现有项目使用方向、用途相同或相近的项目。7 .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各部门(单位)收集规划期内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的规划和政策,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发展战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明确部门未来三年财政收支项目及其政策目标、政策依据、资金需求、使用范围、年度计划和绩效目标。凡是涉及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的项目、行业规划,必须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三)统筹安排项目支出预算。各部门(单位)结合项目绩效情况和年度重点工作,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从项目库中挑选当年预算项目,按程序编制
13、预算。市财政统筹当年可用财力,优先保障基本支出、基本民生支出和政府偿债资金后,综合平衡确定其他项目资金支出总额。取消所有项目支出基数,经常性项目、延续性项目的上年预算安排情况不作为当年预算安排的依据,仅作为当年预算的参考。凡未纳入项目库的项目,一律不安排预算。项目的设立不得与财政收支规模、增幅或生产总值等指标挂钩。1 .改进项目预算审核方式。逐项审核部门(单位)申报的项目支出,以预算年度的政策要求、工作任务和实际支出需求为依据,着重审核项目支出的政策性和必要性、支出金额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项目实施的周期和预期效益。加强项目预算与政府采购、资产配置预算统筹衔接,政府采购合同作为预算控制数的参考,支
14、出预算根据项目合同约定分年度安排。市财政局对部门预算项目进行审核,可适时邀请人大财经委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外部专业人员(代表)参与部门预算审核。加强预算评审结果运用,将预算评审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上限。2 .改进预算安排方式。除需按人数和标准计算,以及据实结算的项目外,其他项目支出预算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按收入规模控制总量。对部门(单位)申报项目按轻重缓急的顺序,依次安排政策性项目、必保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专项预算,超出财力许可的不再安排;对上年执行率较低,或预计当年结转资金规模较大的项目,按结转率压减预算或不再安排;对无具体工作任务或准备不充分的概念性、框架性项目,一律不安排预算。对低效
15、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并按相关规定统筹用于其他亟需资金支持的领域。部门(单位)自身开展工作所需的专项工作经费、业务费,根据当年开展专项业务的工作要求和任务量核定,有条件的项目逐步推行支出定额标准化管理。对“以奖代补”“后补助”等方式安排的项目,采取“延后一年”方式安排。部门(单位)当年预算安排的会议费、培训费、业务费、专项工作经费,以及年度工作任务已完成或项目剩余资金全部统筹收回不得结转下年。3 .细化项目预算管理。项目预算全部按照政府支出功能分类编列到“项”级科目,分别按照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政府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编列到“款”级科目。有预算分配职能的部门(单位)要将归口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解到县(区)。预留专项、项目前期费等切块管理的资金,应首先保障中央、省上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年初安排到具体项目的资金比例应不低于75%o四、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各主管部门(单位)在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