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流程.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35058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流程.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流程为了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务必做好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工作。1 .医院感染暴发可分为三种类型:A、某一综合症的暴发:在医院感染暴发时,出现各类不同类型的感染,感染的病原体也可不同,但都有感染的典型症状,如高热,白细胞增高等,如消毒供应室灭菌不合格时,同一批“无菌包”引起病人不同部位的感染。B、某一系统疾病的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时只出现一种感染性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等,但感染的病原体可能不同,如同一批注射器由于灭菌不合格,可导致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不同部位感染。C、某一病原体的暴发:由同种同型的病原菌引起的暴发,但感染类型可以不同,既有呼吸道感染,也可有手

2、术切口的感染,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的流行暴发,可引起病人各个部位的感染,包括某种耐药性质粒在病原体中传播而导致感染的流行暴发。2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管理责任制,当医院感染暴发时,成立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医院感染暴发控制工作小组,院长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各科主任为第二责任人,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置工作预窠,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及相关部门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及处置工作中各司其职,做到分工明确,反应快速,处置得当,管理规范。3预警与报告暴发的发现及报

3、告:检验科一周内发现同一病区3例或以上同种病原菌感染,应及时向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及相关病区主任报告。各病区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12小时内由科主任向主管院长、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和医务部报告。各病区发现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者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应当于6小时内由科主任向主管院长、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和医务部报告,并由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同时向芙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湖南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报告。各病区发现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应

4、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由科主任向主管院长、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和医务部报告,并由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同时向芙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进行报告;接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炭疽和艾滋病的疫情报告后,应在6h内落实消毒措施,其他传染病按病种不同应在24内落实消毒措施。4核实诊断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检查方法,包括X线、B超、内镜、CT及活体组织检查、病原学检查结果,判断医院感染暴发的病因,是否具有同源性。5流行病学调查1.1 查找感染源:对感染患者

5、、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陪护人员进行病原学检查。1.2 分析传播途径,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1.3 证实医院感染暴发:当医院感染发生率增高或在某一病区出现医院感染病例聚集现象,必须认真分析,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建立可行的诊断标准(注意避免因诊断标准失误夸大疫情或遗漏病例)。病例可分为“确诊”,“假定”,“可疑”等不同等级,“原发”和“二代”等不同水平。通过实验室资料分析,初步确定病原类型,计算人群感染率,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所占的比重,评价危险人群的免疫水平。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计算其罹患率,若罹

6、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判断有暴发。6控制措施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同时,随着调查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及时调整控制措施。最终通过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达到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目的。对于一些无法及时明确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因素的医院感染,也应根据暴发的特征当机立断采取可靠的控制措施。具体处置措施为6.1 控制感染源。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积极进行治疗,必要时进行隔离。6.2 切断感染途径。在确定感染暴发的感染途径如空气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液

7、制品传播,药品及药液传播,诊疗器械传播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传播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感染源污染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置,去除和杀灭病原体。如肠道感染病通过粪便等污染环境,因此应加强被污染物品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呼吸道感染病通过痰和呼出的空气污染环境,通风和空气消毒至关重要;而杀虫是防止虫媒传染病传播的有效途径。6.3 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必要时对易感病人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有条件时可以考虑对易感病人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6.4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除上述措施外,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

8、;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6.5 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医院今后的防范措施,调查结束后应尽快将调查处置过程整理成书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并分析此次调查的得失。7预防措施7.1 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早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趋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7.2加强临床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尤其是某些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7.3 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的监督监测。7.4 加强医务人员手的清洁与个人卫生,如指甲卫生等。7.5 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和管理,如消毒及无菌操作,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

9、理,器械设备等。7.6 严格探视制度和陪护制度。7.7 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7.8 及时总结和反馈临床上分离的病原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7.9 开展对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7.10 急响应终止终止条件:8.1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被消除。8.2 最后一例医院感染传染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终止程序:由负责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评估,提出终止卫生应急响应的建议,报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批准后宣布,并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9事件评估在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专家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和其他相关资料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处置情况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引起医院感染暴发原因,造成的危害,采取的卫生应急处置措施及经验、教训,以及该事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医院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