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要注重学思结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要注重学思结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课堂教学要注重学思结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你们尽管提问J台下鸦雀无声。这样的场景,研究生导师再熟悉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幼儿园小班课堂热闹非凡。在幼儿园小班的课堂上,孩子们会争相恐后地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比较而言,中班的孩子“懂事多了”,虽然也会向老师提问题,但是变得“世故”了,会根据老师的脸色决定提问与否。到了大班,幼儿已经是准小学生,课堂上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活跃气氛。在小学阶段,敢于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少,教室中会出现一部分沉默的人。随着年级的增高,这一群体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初中阶段,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都为数不多,更不要说提问题了。由此我相到这样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在一所国际学校里
2、,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把“学”和“思”紧密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只重视“学”而忽视“思”,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思维迟钝,不会提出有创造性的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经验教学过程理论认为:书本知识具有不可教性,不能直接进行传授,而需要让学习者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即知识的学习需要经过还原与下沉、经验
3、与探究、反思与上浮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有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介入。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最容易造就一批只学不思、死记硬背的“书呆子二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把学和思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看到,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已不在于学生的“学”,而在于学生的“思”,因为“学”已经被广大教师发挥到极致,几乎每个教师都是传授知识的高手,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首先,要打破课堂教学“满堂灌”、教师“包办代替”的格局,把课堂还给学生,把
4、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裴斯泰洛齐认为:“不能滔滔不绝地对孩子讲话,而是应采用与儿童谈话的方式;不能对孩子讲很多话,而是应让他们自己表达某一件事情;不要详尽无遗地讲完这个题目,而是要向孩子提出有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再予以纠正J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时间;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权威,敢于对书本知识和老师进行质疑;同时,要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探究问题的乐趣。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
5、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导向事物的本原,在本原中把握安身立命之感。如果单纯把教育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每一门学科都有各自独立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也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从大的方面讲,理科重推理、重逻辑思维,文科重想象联想、重形象思维,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二者又有重叠交叉。除此之外,还有与培养创新精神相联系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灵感思维等等。教师要掌握一点思维科学的理论,根据学科特点,适时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一旦掌握了方法,形成了习惯,学生的“思”就不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向创
6、新的道路。再次,要坚持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是为了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要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一番分析、归纳和综合,因此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思结合的过程。新课程倡导开展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开阔学生的思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抓好考试和评价改革。客观地讲,中考和高考目前仍然是指导中小学教学的一根强有力的指挥棒。考什么,则教什么;怎样考,就怎样教,是教师的惯性思维。因此,要实现学思结合,就必须改革现有的中考和高考命题方式,除了考察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应当适当增加一些有思维含量的综合性试题。另外,中小学日常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要仅仅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要把学生的课外实践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以考试和评价的改革,引导广大教师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把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学思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