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康乐小学饶颖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科学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课程本身的要求,而且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思想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还要能够把教学内容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首先应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1 .分析学
2、生特点要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差异和人格差异。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年龄特点的分析,从而确定渗透的内容,调整渗透的深度和广度,将集体教育与个人教育的结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2 .分析教学内容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小学科学教材内容难度较低,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培养探究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要获取知识,更要获取技能。科学课程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体验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参观的地方
3、来讲解相关知识,因为这些地方是学生一直熟悉的,所以在学习上运用学生熟悉的内容,可以更好的了解知识的内容。通过课堂学习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一起,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植物与环境和身边的材料这两个单元时,学生在学习中除了获得相关知识以外,还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与生命的关系、人类从自然中获得丰富的资源,以及人类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的历史。让学生在学习中为人类文明感到由衷的骄傲,并认识到人与自然共存的道理。为了教育学生关于教育和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密切渗透教科书的内容,
4、从而充分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3 .重视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是从形象阶段到抽象阶段的发展,通过创设直观的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能够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的教学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谈论生活中的用水习惯,结合播放有关“水”的教育宣传片,让学生感受到淡水资源的珍贵与稀少,反思自己的行为。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习到水的知识,了解水的性质,还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节约水资源,有效渗透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教育中。此外,科学课堂还可以扩展到课外活动,使学生和家长能够感受到科学带来的生命价值。使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相应的科学内容,而且能够在学校里学习到家庭生活,甚至在社区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主题。通过学习与讨论、生活与实践,学生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懂得感恩,懂得创造与发展。